界面新聞記者 | 慕澤
知名百億巨頭保銀私募又把前員工告上法庭了。
天眼查app披露的一條開庭公告顯示,一則案號為(2023)滬0115民初106889號的勞動合同糾紛案將于11月16日開庭審理,該案件的原告正是知名百億私募保銀私募,被告為郭強。
雖然上述案件目前尚未披露更多的信息,但是界面新聞注意到此前保銀私募就曾和郭強因為勞動合同糾紛而對簿公堂,當時由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出具的案號為(2022)滬0115民初30803號的民事裁決書中,也曾暴露出了雙方的矛盾。
裁決書顯示,2020年7月1日,郭強入職保銀私募,雙方簽訂履行期限自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的勞動合同,約定郭強工作崗位為投研,工作地點在上海,月工資18000元(含津貼)。
2020年12月30日,雙方又簽訂一份《勞動合同補充協議之長期合作協議》,約定保銀私募將某各類資源對郭強進行系統化、完整性投資研究能力相關的業務培訓,郭強參加培訓,應保證自用工轉正之日起,在保銀私募繼續工作2年以上。若違反關于工作期限的約定,郭強應當償還及支付保銀私募歷年培養成本,金額參考保銀私募發放給郭強歷年獎金的總和或公司因提供培訓所付出的各類費用計1000萬元中更高的一項。
2021年9月25日,郭強正式向保銀私募提出書面離職申請,以保銀私募拒絕其停止進行虛擬貨幣工作,停止其門禁,導致其無法進入辦公室正常工作為由,解除了雙方的勞動合同。
郭強在職期間,保銀私募曾聘請專業人員對郭強等研究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并向授課的專業人員支付了相應的勞動報酬。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郭強在保銀私募實習,后者共支付63000元,2020年7月至2020年9月支付郭強勞動報酬共計340458.97元。
2021年11月1日,保銀私募向上海市浦東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郭強支付競業限制違約金1000萬元,但上海市浦東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22年1月14日作出裁決,未支持保銀私募的相關主張。
隨后保銀私募訴至法院,認為郭強違反了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補充協議之長期合作協議》,要求判令郭強支付未履行服務期而產生的違約金人民幣3808219.2元。
郭強則在答辯中表示,《﹤勞動合同﹥補充協議之長期合作協議》是被保銀私募脅迫簽署的,并非自己真實意思,保銀私募利用其強勢地位,且威脅通過開除,不提供背調讓員工無法找到新工作等方式要挾員工,以此來實現簽署上述協議的目的。另外保銀私募也并未對自己進行過專業技術培訓,因此自己無需向保銀私募支付任何費用。
最終法院判決郭強支付保銀私募服務期違約金120000元,但駁回了保銀私募的其余訴訟請求。
值得注意的是,郭強提出離職申請的原因中曾提及保銀私募拒絕其停止進行虛擬貨幣工作,在答辯中郭強也表示《﹤勞動合同﹥補充協議之長期合作協議》簽署后,保銀私募強制安排其從事虛擬貨幣挖礦、套利的研究和交易工作,沒有按照約定培養其成為基金經理。由此可見,虛擬貨幣或是雙方矛盾的導火索。
不過,對此保銀私募表示,從未從事過法律法規禁止的虛擬貨幣業務,也沒有任何監管部門認定公司從事過涉及虛擬貨幣的違法違規行為。對虛擬貨幣進行研究和學習并不違反法律規定。
法院最終也因為郭強并未充分舉證,保銀私募對此不予認可,相關執法部門未對保銀私募進行過查處而未采納相關主張。
保銀私募成立于2014年11月,目前管理規模逾百億元。
截至目前,保銀私募對郭強提起新一輪訴訟究竟有著何種訴求,又將會面對怎樣的結果,尚不得而知,界面新聞也會繼續關注相關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