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龍力
10月24日,經過數個交易日調整之后的前期大牛股華力創通(300045.SZ)再度雄起,強勢20CM封板,全天成交51.77億元,截至收盤依然有2.37萬手封單。
盤后披露的龍虎榜數據顯示,華力創通買方前五個席位合計的買入金額高達6.92億元,占該股當日總成交額的比例為13.37%。
具體來看,深股通專用席位以高達2.86億元的買入額高居華力創通買方榜首,同時賣出該股2976.88萬元;占據該股買方第二位的則是一個機構專用席位,買入金額為7597.69萬元,同時賣出783.03萬元;另有甬興證券北京分公司、知名游資作手新一的常用席位國泰君安證券南京太平南路以及知名游資陳小群的常用席位中國銀河證券大連黃河路分列該股買方第三至第五位,買入金額分別為6872.41萬元、6491.9萬元和5863.15萬元。
華力創通深耕國防及行業信息化領域,主營業務涵蓋衛星應用、仿真測試、雷達信號處理、無人系統等方向,在衛星應用領域,公司基于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和衛星通信核心芯片技術,形成“芯片+模塊+終端+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的較全產業鏈格局,提供全方位的衛星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
隨著8月29日華為商城宣布推出“HUAWEI Mate60Pro先鋒計劃”,Mate60Pro成為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衛星通信板塊獲得了市場資金的熱烈追捧,在該領域布局已久的華力創通也因此備受關注。
8月29日華力創通大漲14.93%,隨后開啟了一波凌厲的上漲行情,至10月12日盤中一度觸及36.83元/股,相較于本輪上漲之前的股價區間漲幅高達233.3%。此后華力創通的股價又有所回落,10月20日盤中一度跌至24.24元/股,不過截至10月24日其最新收盤價已經重新回到了30.66元/股。
在此期間,華力創通曾于9月5日公告稱,公司2023年與某客戶(作為買方)簽署了《采購主協議》,合同標的主要為芯片類產品。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在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收到該客戶采購訂單總金額約為2.1億元(含稅),超過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的50%。
10月23日華力創通再度公告稱,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在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收到某客戶采購訂單總金額約為人民幣4.95億元(含稅)〔注:含前次已披露的2.1億元(含稅)〕,超過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的100%。本合同標的主要為芯片類產品。本合同的簽訂有利于進一步推進公司衛星應用領域的產業化進程。
在此背景下,華力創通今年的業績表現也有明顯改善。2021年和2022年公司分別虧損2.28億元和1.1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則成功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664.6萬元,同比增長123.16%,業績變動的原因主要是公司衛星應用產業化順利推進,衛星應用行業收入實現同比較快增長,以及公司持續深入開展降本增效工作,經營效益穩步提升。
不過,華力創通短期內的股價漲幅已經不小了,即便是有基本面的轉好以及多路資金的積極豪買,其后續的股價走勢依然充滿變數,投資者還需謹慎抉擇,注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