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龍力
又有私募將降費的“大刀”砍向了業績報酬!
據上證報報道,百億量化私募思勰投資旗下一只小市值股票精選策略產品,目前的收費方式為免收業績報酬,管理費率為1.8%。思勰投資相關人士表示,“發行此類產品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從歷史走勢來看,小市值量化多頭策略的超額表現較為亮眼,小市值風格中長期仍是量化策略發揮優勢的重要‘陣地’;二是近年來機構或專業投資者對配置工具的需求顯著提升,此類產品可以成為其配置小市值風格的重要工具,而且相比于公募ETF,量化私募的超額收益長期來看更具競爭力。”
思勰投資成立于2016年1月,同年8月完成登記備案,公司實際控制人陳磐穎曾任高盛集團有限公司Goldman Sachs Co.衍生品研究部副總裁以及德邵集團The D. E. Shaw Group投資研究部研究員。
好買基金網數據顯示,今年年初時,思勰投資旗下有多只產品曾出現過較大幅度的凈值回撤,不過近期公司相關產品凈值已經有一波快速修復。截至目前,思勰投資旗下在該網站有凈值更新的股票型產品年內的平均收益率為-1.20%,近一個月的平均收益率為2.01%。
雖然年初遭遇了一波凈值大回撤,但是思勰投資卻并沒有因此停下發行新產品的步伐。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思勰投資旗下今年以來已經備案了11只新產品。
事實上,近年來私募費率的問題曾多次引發爭議,特別是部分量化產品由于以超額收益為業績計提基準,導致部分產品在實際虧損的情況下卻還要計提業績報酬的情況讓很多投資者覺得難以接受。
在此背景下,此前也陸續有私募在降費方面做出讓步。
2023年6月,磐松資產宣布旗下指數增強策略產品免收業績報酬和申購費、多空對沖策略產品則免收管理費,而在降費消息公布后不久,磐松資產的管理規模也快速攀升。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公司旗下共備案有54只產品,其中30只備案于2023年7月以來,占比超過了五成。磐松資產官網介紹也顯示,公司于2023年7月管理規模突破20億元,至今年3月管理規模已經突破了50億元。
當然,除了降費以外,磐松資產管理規模的快速增長也離不開公司良好的業績表現。好買基金網數據顯示,公司旗下股票型產品2023年和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0.41%和3.07%;多空倉型產品2023年和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6.05%和11.45%。
2023年12月,徐星私募證券基金也發布公告稱,將于近期完成徐星成長一號業績報酬計提方案變更工作。其中,業績報酬計提方案由“產品收益部分的18%”,變更為“對標滬深300指數超額收益部分的20%”,并明確三個前提條件:一是產品必須是正收益,才能計提業績報酬;二是產品必須有超額收益,才能計提業績報酬;三是計提業績報酬后,客戶收益必須為正,否則不能計提。
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表示,一些量化私募免收業績報酬主要源于兩方面原因:一是滿足機構投資者的配置需求。拉長周期來看,業績報酬降為零后,指增策略私募基金的配置性價比顯著提升,機構捕捉貝塔機會的同時還能獲得一定阿爾法收益;二是部分私募的量化策略屬于低頻量化,策略容量較大,免收業績報酬可以將其打造為大規模資管產品,快速打開行業知名度。
除此之外,此前還有更多的私募曾選擇調降管理費。比如東方港灣投資曾宣布所有產品累計凈值在1元以下的管理費都不收了,回到1元以上再收;凱豐投資則曾將旗下所有產品的管理費率降低為1%/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