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餐網 李金枝
編輯|洪君
今年夏天,成都人不愛吃小龍蝦了?
據當地媒體報道,往年每到5、6月份,成都小龍蝦的銷量都會激增。比如2020年的5-6月,成都市水產產業協會相關數據顯示,成都每天消耗上百萬只小龍蝦;2021年的5月,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相關數據顯示,成都市場小龍蝦的日均銷量超40萬斤;2022年的5月,叮咚買菜數據顯示,成都一天便吃掉了近200萬只小龍蝦。
然而今年6月都已經過去了,成都小龍蝦市場仍未出現一波消費高峰。有成都的消費者直言,“我今年都想不起來要吃小龍蝦了。”
龍蝦館營收普遍下滑,有門店已倒閉
6月初的一個夜晚,成都天府廣場附近一條街道不少餐館都坐得滿滿當當,其中部分門店甚至大排長龍。對比之下,附近的幾家龍蝦館顯得格外冷清。
“今年成都小龍蝦市場的熱度,應該是這十年來最低的。”霸王蝦創始人袁燁告訴紅餐網,今年“變天了”,成都市場上的小龍蝦門店大都過得不太好,一些新開的龍蝦館更是連夏天都沒過完就關門了。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霸王蝦今年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了10個點左右。這是我們開店11年來,除疫情時期外,第一次出現同店銷售額負增長的情況。”袁燁直言。
營收下滑的不止霸王蝦。豪蝦傳創始人蔣毅透露,今年5月,豪蝦傳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0%左右,3-4月的銷售額同比下降得更多。
蔣毅直言,往年每到5-6月,成都都會出現小龍蝦消費熱潮,但今年截至目前,成都的小龍蝦市場仍絲毫沒有爆發的跡象。
蔣毅還告訴紅餐網,由于市場熱度沒有起來,成都有部分龍蝦館已經開始倒閉了。“一般餐飲店都是一季度或者半年交一次房租,6月正是很多餐飲店交房租的時候,那些營收不理想的龍蝦館交不出下個季度的房租,只能關門了。很多在3月份拿鋪子開店的,就可能會在6-9月之間倒閉。”
“很多顧客跟我說,‘我今年都想不起來要吃小龍蝦了’。”李小孬也明顯地感受到了市場的冷清,他經營的李小孬鹵煮小龍蝦已經在成都深耕了11年。
今年三月初,李小孬將去年新開業的第三家門店關了。這家店于2022年4月開業,8月開始歇業,實際營業的時間只有短暫的4個月。
與此同時,他還將現有的兩家店更名為“李小孬辣鹵江湖”,主打菜品由小龍蝦變成了小龍蝦、烤魚、江湖菜等。
“近幾年,小龍蝦品類勢能是下滑的,龍蝦專門店的生意也在下滑。小龍蝦專門店這條路暫時是沒有機會再重回早幾年的輝煌了。”李小孬表示,門店更名和升級是他基于對小龍蝦市場的預判,慎重考慮后做出的決定。
圖片來源:李小孬朋友圈截圖
他直言,往年5-6月,成都那些成立十多年的小龍蝦品牌,單個門店一天就能賣出上千斤小龍蝦,今年可能只能賣三四百斤。
龍蝦館的失落,也直接體現在一些美食榜單上。比如6月的成都大眾點評城市美食熱門榜,上榜的100個餐飲品牌中竟沒有一個是小龍蝦品牌。而往年這個時候,李小孬的品牌總能進入這一榜單。
消費意愿不足,旺季大概率不會來了
比起眼下的生意不好,成都小龍蝦商家們更擔憂的是,這一處境會持續多久?
不少龍蝦館老板認為,今年成都的小龍蝦市場大概率不會出現和往年一樣的消費高峰了。
“如果五六月份小龍蝦的熱度都沒有起來,那七八月份更不可能起來了,有可能會比往年同期更差。”袁燁對市場接下來的發展并不樂觀。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蔣毅認為,消費需求下降,是消費疲軟的最直接原因。據他觀察,今年成都市場也出現了很多超低價的小龍蝦館,但這些館子的引流效果并不算好。
“即便是超低價,也沒有把消費熱度帶起來。外出的人多了,但是真正消費的人少了。”蔣毅說道,目前整個餐飲市場都面臨消費意愿下降這一大難題。
需求端的疲軟也直接讓小龍蝦的采購價“跳水”。
據了解,3、4月小龍蝦剛上市時,成都市場的采購價均同比往年上漲三四成,3月的采購價每斤在45元以上,4月每斤在30元以上。但進入5月后,小龍蝦的采購價格直接腰斬,一度跌破10元/斤,比往年的最低價還要低上2-3元。
小龍蝦采購價跳水后,各種低價的小龍蝦套餐開始涌現。在美團、抖音等平臺,118元5斤、98.8元6斤、139元10斤的低價龍蝦套餐比比皆是,最夸張的套餐甚至低到99元9斤。
圖片來源:抖音成都小龍蝦低價團購截圖
推出這些低價套餐的門店,有的是專門的龍蝦館,有的則是火鍋、燒烤等其他類型的餐飲店。
“小龍蝦進價很便宜的時候,他們推出龍蝦套餐的成本也不高。”李小孬表示,近幾年,很多餐飲店開始在夏季推低價小龍蝦套餐引流,給龍蝦專門店的生意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蔣毅告訴紅餐網,他并不認可低價競爭的行為,“一些低價的小龍蝦在原材料和調味方面都不怎么好,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對成都小龍蝦市場傷害很大。現在很多龍蝦專門店還沒有很好的措施來應對這類情況。”
回到小龍蝦消費低迷的問題上,除了需求疲軟外,不少餐飲老板認為,成都小龍蝦市場熱度下降,也與龍蝦館有關。
“從全國市場來看,武漢、長沙等城市的小龍蝦市場已經迎來了消費熱潮。武漢有肥肥蝦莊、靚靚蒸蝦等,長沙有天寶兄弟、聚味瞿記、文和友等,這些頭部品牌在當地的影響力非常大,帶動了市場的消費熱度。”李小孬說道。
在李小孬看來,成都缺乏這樣既有廣泛影響力,又能代表城市特色的小龍蝦品牌,去持續帶動市場的發展。
龍蝦館奮力突圍
眼下,一些龍蝦館正在奮力突圍。
比如,增加更多品類,弱化小龍蝦在門店營收中的占比。
不少龍蝦館不再刻意強調“小龍蝦專門店”的標簽,品牌名也加上了各種各樣的后綴。比如李小孬辣鹵江湖、紅蝦社·江湖菜大排檔、重慶盆盆蝦·香辣蟹、蝦腦匯·爆炒江湖菜……
典型如李小孬辣鹵江湖。李小孬辣鹵江湖,由原來的“李小孬鹵煮小龍蝦”更名而來。
據李小孬介紹,前幾年開始,他就已經著手調整門店的產品線,先是增加了烤魚、肥腸等產品,近兩年又補充了江湖菜、香辣蟹、牛蛙等產品。門店的產品擴充后,小龍蝦不再是絕對的營收大頭,整體的盈利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目前,兩個店的小龍蝦銷售額只占總銷售額的45%左右。雖然今年小龍蝦的銷售額下降得比較厲害,但它占比有限,整體來看我們門店的總銷售額同比并沒有下降特別多。”李小孬表示。
同樣是增加菜品,一些龍蝦館也開辟了另一條不同的路子,即夏季經營小龍蝦,冬季則經營其他適合“過冬”的互補品類,延長門店的營業時間,同時增加淡季時的抗風險能力。
比如叁尋冬羊夏蝦·小龍蝦·江湖菜,夏天主營小龍蝦,冬天則主營羊肉火鍋;小紅袍龍蝦館,夏天主打小龍蝦,冬天則主打花膠雞。
此外,還有一些小龍蝦品牌嘗試開辟新業務,以此增強品牌的盈利能力。
小結
對成都的龍蝦館老板而言,眼下“夜宵頂流”小龍蝦的市場熱度雖然確實有所下滑,但這并不意味著小龍蝦這門生意徹底不能做了。
“我相信成都消費者還是愛吃小龍蝦的。等市場度過冷靜期,小龍蝦生意還是空間的。”李小孬如是說道。
來源:紅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