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燒錢的騎行,購車只是開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燒錢的騎行,購車只是開始

市場冰火兩重天。

圖片來源:Unsplash-Florian Kurrasch

文|燃次元 張 琳

編輯|曹 楊

這個夏天,騎行再次“火”了起來,“夜騎”也成為了年輕人熱衷的解壓方式之一。

小紅書上,和“夜騎”有關的筆記越來越多,“北京夜騎線路”“上海夜騎路線”和“成都夜騎線路”等相關筆記都有著較高的閱讀量。抖音上,與“夜騎”話題相關的視頻播放量已達28.7億次,“來北京總要夜騎長安街吧”更是成為一眾夜騎人士最常用的視頻開場白。

為了感受北京夜騎真正的魅力,燃次元在6月29日晚上來到了北京“夜騎”網紅打卡地長安街。暮夜時分,華燈初上,天安門城樓的燈光亮起,長安街也迎來了騎行高峰,山地車、公路車、小輪車、共享單車……各種車型魚貫而入,匯聚在長安街。晚上8點,由于騎行人數過多,長安街自行車道一度出現了“大堵車”的情況。

圖/長安街上“夜騎”的人,來源/燃次元拍攝

90后女生喬喬經常“夜刷”長安街,“白天悶熱,到了晚上熱氣漸漸退去。工作一天之后,到長安街騎上一圈,看著眼前閃過的北京夜景,聽著耳邊呼嘯的風聲,非常解壓。”

喬喬告訴燃次元,如果想要看到更多北京地標性建筑,可以從建國門彩虹橋出發,“如果出發得早,能在夕陽西下之時,在天安門廣場觀看降旗儀式。”

“現在的長安街上,不僅騎行的人越來越多,十幾萬的進口公路車更是越來越常見。”比起前兩年,喬喬感受到的最大變化就是,騎行的人越來越多,騎的車也越來越貴。

小紅書的調研數據“印證”了喬喬的感受。數據顯示,在參與調研的騎行人數里,超半數人是去年才加入騎行的,理由主要是健身、緩解壓力和社交。其中,29-33歲的人群增長最快,入坑時間越久,愿意花的錢也越多。騎行超過1年的騎手們愿意花費萬元以上,騎行3年的人中六成花費已超過5萬元。

資深騎行愛好者高磊直言,騎行是項燒錢的運動,“因為騎行是一項人車強交互的運動,所以玩騎行的人一般都會對車改裝升級,輪組、變速等等,以提升騎行表現。粗略計算,我花在買車和改車上的費用就超過了15萬。”

“但購買自行車不是終結,而是起點。”騎行生活方式品牌RE而意的聯合創始人兼CEO羅園表示,RE而意的復購中,用戶花多少錢買一輛自行車,基本上每年都需要會花費等額的“維護費”,或為愛車更換零部件,或為自己添置騎行裝備。

在社交平臺上,“運動”“健康”“社交”“解壓”成了伴隨騎行出現的高頻詞,消費者對自行車不止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也促使著自行車品牌們紛紛走上產品升級之路,沖刺中高端價格帶。

但部分國產自行車品牌的高端化之路并不好走。以鳳凰、飛鴿、永久等中國傳統自行車品牌為例,一方面,因為品牌長期定位幾百元的價格帶,進而形成大眾化的品牌印象,即便是用上頂尖的禧瑪諾的變速器攢出一些高端車型,消費者依然“不買單”。

另一方面,捷安特、美利達、閃電、崔克等品牌早已在自行車中高端市場發力,也因此成為了消費者的首選。

不難看出,對于中國傳統自行車品牌來說,只有同時在技術和品牌上發力,才能實現真正的高端化,進而在這波騎行熱中“掘金”。

01 年輕人瘋狂“氪金”

從2018年開始騎行的鐵人三項愛好者高磊,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在騎行上的花費,“我一共買過3輛自行車,現在常騎的有2輛。一輛是BMC的,花了5萬多元,另一輛是CERVELO的,花了3萬多元。我對每輛車都進行過改裝,加在一起僅‘硬件’上就花了大概15萬元,這還不包括騎行配套裝備及保養的費用。”

另外,因為經常參加比賽,高磊還會不定期做Bike Fitting(即協助車手找到其所適合的各種配件規格,并將車輛調整到符合車手騎行目標與身體情況的設定)。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測量和數據分析,調整車的幾何設定、各項數據等,讓自行車更貼合個人身體。這個過程也經常伴隨配件改裝,有助于提高成績。”高磊告訴燃次元,目前國內比較普遍的價格是1500-2000余元。

因為練習鐵人三項的緣故,高磊開始科學系統地練習起了騎行,“我給自己定的計劃是每年參加6場比賽,包括3場鐵人三項和3場馬拉松,為的是以賽代練,強身健體。所以我需要完成一個月640公里的騎行訓練量。”

除了比賽,“社交屬性”也是高磊喜歡上這項運動的原因之一。“騎行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活動,既可以去郊區爬坡,邊欣賞美景邊鍛煉身體,也可以耍酷壓彎,享受耳邊生風的自由暢快。”

除了每周兩次騎行課程,高磊也會在周末約上朋友一起出行,“騎行既可以是個人行為,也可以是團隊運動,因此具備一定的社交功能,而且騎行不像跑步和健身那么枯燥,周末約上朋友一起騎行,既鍛煉身體又放松身心。”

同樣因為社交屬性而喜歡上騎行的還有Amy。在她看來,騎行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還是一種生活方式。

“2020年開始,我就陸續被身邊的朋友安利休閑折疊自行車領域中的‘頂流’——小布。但當時的我還無法理解,為什么要花一萬多元買一輛自行車,幾百元買的永久牌自行車不是一樣可以暢快騎行嗎?”

但隨著自己對騎行的熱愛越來越深,Amy發現,自行車早已不僅僅是一項交通工具,更成了人與人連接的媒介。

去年7月,Amy終于下定決心“拿”下了一輛高顏值的限量款小布,自行車到手后,Amy不禁發出“真香”的感慨。“北京是比較適合騎行的城市,而且地鐵友好,小布作為小輪折疊車進出地鐵很方便。”擁有了小布之后,半小時內的路程Amy都會選擇騎行的方式,再不會打車。

“騎行還是一項特別好的有氧運動,大家在一起騎車相當于一起玩,互相之間也有談資。”談起騎行的樂趣,Amy表示,自己平日里也會參與俱樂部的騎行活動或跟朋友約騎車,“因為騎行我認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這也是騎行給我帶來的附加值。”

自從買了小布之后,Amy已經為這項愛好投入了大概7萬元,“買車花了3萬元,改裝車花了4萬元。”

盡管花費不低,但對于在騎行上的投入,Amy認為非常值得,“我以前會花很多錢去買包包和衣服,但現在我會更多地把錢投入到可以悅己的愛好中來,騎行這項運動完全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

喬喬是從2022年5月開始接觸騎行的,此前她喜歡的運動是跑步、越野和攀巖等。“如果說跑步是尋找自己,那么騎行就是尋找自由。”喬喬告訴燃次元,在經過兩個月“共享單車”對通勤的習慣培養后,自己買了輛折疊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

圖/喬喬參與騎行活動,來源/喬喬供圖

喬喬表示,買了自行車后,身邊的朋友就開始約著自己一起騎行,“但很快我就發現,大部分朋友騎的都是山地車和公路車,我的折疊車勉強通勤還可以,但真要跟朋友約著一起騎行,長距離和爬坡都是折疊小輪車的阻礙。”

“而且不同車型需求不同的騎行姿勢,產生的感覺也不同。”在喬喬看來,騎大輪車的女生又酷又颯。

于是,她又花了2萬元換了輛公路車。

除了購車外,喬喬在騎行裝備的花銷也不少。“騎行有一定的風險,所以頭盔和騎行服等裝備的質量和舒適度也非常最重要,這方面的費用加起來也有一萬多元。”

02 騎行熱度持續高漲

事實上,近幾年國內騎行的熱度一直在持續發酵,并在去年迎來了大爆發。

原本因為出行安全和方便才選擇騎行的喬喬,在騎了一段時間之后徹底愛上了這項運動。一年多的時間,喬喬發現身邊買自行車參與騎行的朋友越來越多,更切身感受到了爆款自行車“一車難求”的景象。

喬喬告訴燃次元,2022年底,自己看中了一輛捷安特女王系列的山地車,價格大概在2萬元左右,但因為當時國內只有幾輛現貨,因此讓這輛車變得異常搶手,“我之所以看中這輛車,一是因為顏值高,二是因為它的車架對女性非常友好。”

但苦于遲遲等不到貨,喬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買了另外一輛同系列的山地車。

同樣的情況Amy在購買“小布”時,也遇到了,“店員告訴我要等4個月才能拿到車。但我實在不想等那么久,就從一名外地經銷商那里加價購買了兩輛限定款的小布,一輛是2023年發售的barbour合作款,另一輛是2022限定的暗黑土耳其綠,我和我老公一人一輛,共加價一萬多元。”

圖/Amy加價購買的2輛“小布”,來源/Amy供圖

北京一家捷安特線下門店的銷售人員告訴燃次元,比起去年同期,今年自行車的銷量有增無減,尤其是暑期開始后,自行車銷量更是有了一個明顯地增長,“盡管‘一車難求’的情況有所緩解,但主銷車型仍需訂貨和等待。”

購車難也讓二手自行車的“保值率”居高不下,甚至成為了一些人眼中的“理財產品”。Amy在最初被朋友安利“小布”時,對方就提到了“小布”的理財屬性,“我雖然沒有理財的想法,但也因此關注到了‘小布’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的溢價情況,2萬元入手的‘小布’,轉手賣到3萬元并非難事。”

對此,羅園告訴燃次元,自行車供不應求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增速超過了產能增速。

“供應鏈緊張的原因并非是供應量壓縮,相反,在近幾年,無論是配件、套件還是自行車本身,銷量和產能都是增長和擴大的狀態,但由于近幾年自行車在全球范圍內的火爆,需求增速遠遠超過了產能增速。另一方面,自行車受到自身工藝特點的影響,完整的自行車產業鏈需要世界范圍內多個國家參與才能組裝完成,這就需要協動協調,也會對產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對于這一情況,資深騎行愛好者高磊表示,“一方面是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的愛好者越來越多,現在北京的長安街上每天都擠滿了騎行的人。另一方面,因為騎行相關的從業者越來越多,也讓騎行俱樂部數量明顯增多。”高磊回憶,自己3年前加入的騎行社群,當時群成員僅有30人,但如今已經發展到300人的規模了。

如高磊所感知的,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自行車相關企業10.8萬余家;其中,僅2022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1.3萬余家,同期增長了14.7%。

在高磊看來,從業者的增加正是國內騎行市場蓬勃發展、消費者需求更加專業和細分的體現。“2018年,我剛開始騎行時,除了像我們一樣有賽事需求的人會改車,普通騎行愛好者改車的并不太多。但現在,改車在騎行愛好者中變得非常普遍,為了使自行車輕一公斤,花上幾百元到幾千元的大有人在。”

與此同時,高磊還對燃次元表示,很多人對騎行的熱愛已經從愛好轉變為專業,“這一點從參賽情況就能看出來,很多騎行相關比賽的參賽名額都是瞬間被秒光的。”

03 自行車品牌道阻且長

騎行運動的火熱正帶動整個自行車產業的發展。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為1940.7億元,到2027年預計可達2656.7億元。

然而,對于國內品牌來說,想在巨大的市場份額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非易事。美騎發布的《2021年中國運動自行車調查報告》顯示,31.13%的用戶在購買自行車時首選外國品牌,而首選本土品牌的用戶僅為13.29%。

“一輛車5000元,一輛車5萬元,外觀看起來一模一樣的車,性能卻可能有天壤之別。”高磊對燃次元表示,當騎行變成一種運動方式后,每天的騎行距離可能達到幾十到上百公里,因此對產品的性能就會有更高的要求。“從這一點來看,部分進口品牌的性能的確做得比國產品牌要好。”

除了產品性能,供應鏈產能也制約著自行車品牌的發展。羅園對燃次元表示,中國是騎行大國,也是自行車制造大國,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有完整的自行車產業鏈。

“說中國是騎行大國,是因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基本是全民自行車時代,只是那時候的自行車還是交通工具,而非場景。但如今,自行車成了時尚標配產品,騎行成為多場景、更時尚的運動,給人們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

與此同時,羅園提到,目前,中國是全世界自行車最大代工國,基本完成了全球70-80%的代工量,包括有名的公路車架在內的配件,均由中國代工。“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有完整的自行車產業鏈,因為一般自行車品牌只是指生產車架。”

羅園指出,但一輛完整的自行車,主要由車架、變速(套件)和輪組這三個重要部分組成。“當前車架主要在中國生產,但上游變速器的供應鏈則基本掌握在日本制造商禧瑪諾的手里。除此之外,車胎、車座、把立等自行車零配件來自全球不同國家,騎行運動所用的中高端運動自行車實際上還是一個全球組裝的產業鏈。”

正是因為自行車特殊的產業鏈模式,使得自行車的生意有了諸多掣肘。紅星資本局曾報道,去年,成都一家捷安特專賣店因為缺貨,基本沒有現車可以賣,這對車行生意影響很大,只能轉去賣電動車和修車保養等業務。

羅園也表示,而意全國共有6家門店,其中3家在北京,“從去年到現在,基本每家門店都是供不應求的現狀。”

盡管如此,在談到國內騎行發展前景時,羅園仍較為樂觀地表示,“歐洲騎行人群的滲透率在50-90%,目前國內的滲透率還遠遠不夠,因此市場潛力也很大。”

與此同時,國產自行車品牌也在紛紛發力中高端市場。材質越發輕量化、顏值更高的產品逐漸增多。中自協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自行車產品結構呈現優化趨勢,2022年中高檔運動自行車國內銷量增長在30%以上。

“在國內,騎行運動才剛剛興起,甚至在大部分人心中,自行車的概念還停留在代步工具階段,如果能讓越來越多地人感受到騎行多樣化的場景,改變對自行車的理解,那整個國內自行車市場的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大的。”羅園進一步表示。

*文中Amy、喬喬均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燒錢的騎行,購車只是開始

市場冰火兩重天。

圖片來源:Unsplash-Florian Kurrasch

文|燃次元 張 琳

編輯|曹 楊

這個夏天,騎行再次“火”了起來,“夜騎”也成為了年輕人熱衷的解壓方式之一。

小紅書上,和“夜騎”有關的筆記越來越多,“北京夜騎線路”“上海夜騎路線”和“成都夜騎線路”等相關筆記都有著較高的閱讀量。抖音上,與“夜騎”話題相關的視頻播放量已達28.7億次,“來北京總要夜騎長安街吧”更是成為一眾夜騎人士最常用的視頻開場白。

為了感受北京夜騎真正的魅力,燃次元在6月29日晚上來到了北京“夜騎”網紅打卡地長安街。暮夜時分,華燈初上,天安門城樓的燈光亮起,長安街也迎來了騎行高峰,山地車、公路車、小輪車、共享單車……各種車型魚貫而入,匯聚在長安街。晚上8點,由于騎行人數過多,長安街自行車道一度出現了“大堵車”的情況。

圖/長安街上“夜騎”的人,來源/燃次元拍攝

90后女生喬喬經常“夜刷”長安街,“白天悶熱,到了晚上熱氣漸漸退去。工作一天之后,到長安街騎上一圈,看著眼前閃過的北京夜景,聽著耳邊呼嘯的風聲,非常解壓。”

喬喬告訴燃次元,如果想要看到更多北京地標性建筑,可以從建國門彩虹橋出發,“如果出發得早,能在夕陽西下之時,在天安門廣場觀看降旗儀式。”

“現在的長安街上,不僅騎行的人越來越多,十幾萬的進口公路車更是越來越常見。”比起前兩年,喬喬感受到的最大變化就是,騎行的人越來越多,騎的車也越來越貴。

小紅書的調研數據“印證”了喬喬的感受。數據顯示,在參與調研的騎行人數里,超半數人是去年才加入騎行的,理由主要是健身、緩解壓力和社交。其中,29-33歲的人群增長最快,入坑時間越久,愿意花的錢也越多。騎行超過1年的騎手們愿意花費萬元以上,騎行3年的人中六成花費已超過5萬元。

資深騎行愛好者高磊直言,騎行是項燒錢的運動,“因為騎行是一項人車強交互的運動,所以玩騎行的人一般都會對車改裝升級,輪組、變速等等,以提升騎行表現。粗略計算,我花在買車和改車上的費用就超過了15萬。”

“但購買自行車不是終結,而是起點。”騎行生活方式品牌RE而意的聯合創始人兼CEO羅園表示,RE而意的復購中,用戶花多少錢買一輛自行車,基本上每年都需要會花費等額的“維護費”,或為愛車更換零部件,或為自己添置騎行裝備。

在社交平臺上,“運動”“健康”“社交”“解壓”成了伴隨騎行出現的高頻詞,消費者對自行車不止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也促使著自行車品牌們紛紛走上產品升級之路,沖刺中高端價格帶。

但部分國產自行車品牌的高端化之路并不好走。以鳳凰、飛鴿、永久等中國傳統自行車品牌為例,一方面,因為品牌長期定位幾百元的價格帶,進而形成大眾化的品牌印象,即便是用上頂尖的禧瑪諾的變速器攢出一些高端車型,消費者依然“不買單”。

另一方面,捷安特、美利達、閃電、崔克等品牌早已在自行車中高端市場發力,也因此成為了消費者的首選。

不難看出,對于中國傳統自行車品牌來說,只有同時在技術和品牌上發力,才能實現真正的高端化,進而在這波騎行熱中“掘金”。

01 年輕人瘋狂“氪金”

從2018年開始騎行的鐵人三項愛好者高磊,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在騎行上的花費,“我一共買過3輛自行車,現在常騎的有2輛。一輛是BMC的,花了5萬多元,另一輛是CERVELO的,花了3萬多元。我對每輛車都進行過改裝,加在一起僅‘硬件’上就花了大概15萬元,這還不包括騎行配套裝備及保養的費用。”

另外,因為經常參加比賽,高磊還會不定期做Bike Fitting(即協助車手找到其所適合的各種配件規格,并將車輛調整到符合車手騎行目標與身體情況的設定)。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測量和數據分析,調整車的幾何設定、各項數據等,讓自行車更貼合個人身體。這個過程也經常伴隨配件改裝,有助于提高成績。”高磊告訴燃次元,目前國內比較普遍的價格是1500-2000余元。

因為練習鐵人三項的緣故,高磊開始科學系統地練習起了騎行,“我給自己定的計劃是每年參加6場比賽,包括3場鐵人三項和3場馬拉松,為的是以賽代練,強身健體。所以我需要完成一個月640公里的騎行訓練量。”

除了比賽,“社交屬性”也是高磊喜歡上這項運動的原因之一。“騎行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活動,既可以去郊區爬坡,邊欣賞美景邊鍛煉身體,也可以耍酷壓彎,享受耳邊生風的自由暢快。”

除了每周兩次騎行課程,高磊也會在周末約上朋友一起出行,“騎行既可以是個人行為,也可以是團隊運動,因此具備一定的社交功能,而且騎行不像跑步和健身那么枯燥,周末約上朋友一起騎行,既鍛煉身體又放松身心。”

同樣因為社交屬性而喜歡上騎行的還有Amy。在她看來,騎行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還是一種生活方式。

“2020年開始,我就陸續被身邊的朋友安利休閑折疊自行車領域中的‘頂流’——小布。但當時的我還無法理解,為什么要花一萬多元買一輛自行車,幾百元買的永久牌自行車不是一樣可以暢快騎行嗎?”

但隨著自己對騎行的熱愛越來越深,Amy發現,自行車早已不僅僅是一項交通工具,更成了人與人連接的媒介。

去年7月,Amy終于下定決心“拿”下了一輛高顏值的限量款小布,自行車到手后,Amy不禁發出“真香”的感慨。“北京是比較適合騎行的城市,而且地鐵友好,小布作為小輪折疊車進出地鐵很方便。”擁有了小布之后,半小時內的路程Amy都會選擇騎行的方式,再不會打車。

“騎行還是一項特別好的有氧運動,大家在一起騎車相當于一起玩,互相之間也有談資。”談起騎行的樂趣,Amy表示,自己平日里也會參與俱樂部的騎行活動或跟朋友約騎車,“因為騎行我認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這也是騎行給我帶來的附加值。”

自從買了小布之后,Amy已經為這項愛好投入了大概7萬元,“買車花了3萬元,改裝車花了4萬元。”

盡管花費不低,但對于在騎行上的投入,Amy認為非常值得,“我以前會花很多錢去買包包和衣服,但現在我會更多地把錢投入到可以悅己的愛好中來,騎行這項運動完全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

喬喬是從2022年5月開始接觸騎行的,此前她喜歡的運動是跑步、越野和攀巖等。“如果說跑步是尋找自己,那么騎行就是尋找自由。”喬喬告訴燃次元,在經過兩個月“共享單車”對通勤的習慣培養后,自己買了輛折疊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

圖/喬喬參與騎行活動,來源/喬喬供圖

喬喬表示,買了自行車后,身邊的朋友就開始約著自己一起騎行,“但很快我就發現,大部分朋友騎的都是山地車和公路車,我的折疊車勉強通勤還可以,但真要跟朋友約著一起騎行,長距離和爬坡都是折疊小輪車的阻礙。”

“而且不同車型需求不同的騎行姿勢,產生的感覺也不同。”在喬喬看來,騎大輪車的女生又酷又颯。

于是,她又花了2萬元換了輛公路車。

除了購車外,喬喬在騎行裝備的花銷也不少。“騎行有一定的風險,所以頭盔和騎行服等裝備的質量和舒適度也非常最重要,這方面的費用加起來也有一萬多元。”

02 騎行熱度持續高漲

事實上,近幾年國內騎行的熱度一直在持續發酵,并在去年迎來了大爆發。

原本因為出行安全和方便才選擇騎行的喬喬,在騎了一段時間之后徹底愛上了這項運動。一年多的時間,喬喬發現身邊買自行車參與騎行的朋友越來越多,更切身感受到了爆款自行車“一車難求”的景象。

喬喬告訴燃次元,2022年底,自己看中了一輛捷安特女王系列的山地車,價格大概在2萬元左右,但因為當時國內只有幾輛現貨,因此讓這輛車變得異常搶手,“我之所以看中這輛車,一是因為顏值高,二是因為它的車架對女性非常友好。”

但苦于遲遲等不到貨,喬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買了另外一輛同系列的山地車。

同樣的情況Amy在購買“小布”時,也遇到了,“店員告訴我要等4個月才能拿到車。但我實在不想等那么久,就從一名外地經銷商那里加價購買了兩輛限定款的小布,一輛是2023年發售的barbour合作款,另一輛是2022限定的暗黑土耳其綠,我和我老公一人一輛,共加價一萬多元。”

圖/Amy加價購買的2輛“小布”,來源/Amy供圖

北京一家捷安特線下門店的銷售人員告訴燃次元,比起去年同期,今年自行車的銷量有增無減,尤其是暑期開始后,自行車銷量更是有了一個明顯地增長,“盡管‘一車難求’的情況有所緩解,但主銷車型仍需訂貨和等待。”

購車難也讓二手自行車的“保值率”居高不下,甚至成為了一些人眼中的“理財產品”。Amy在最初被朋友安利“小布”時,對方就提到了“小布”的理財屬性,“我雖然沒有理財的想法,但也因此關注到了‘小布’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的溢價情況,2萬元入手的‘小布’,轉手賣到3萬元并非難事。”

對此,羅園告訴燃次元,自行車供不應求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增速超過了產能增速。

“供應鏈緊張的原因并非是供應量壓縮,相反,在近幾年,無論是配件、套件還是自行車本身,銷量和產能都是增長和擴大的狀態,但由于近幾年自行車在全球范圍內的火爆,需求增速遠遠超過了產能增速。另一方面,自行車受到自身工藝特點的影響,完整的自行車產業鏈需要世界范圍內多個國家參與才能組裝完成,這就需要協動協調,也會對產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對于這一情況,資深騎行愛好者高磊表示,“一方面是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的愛好者越來越多,現在北京的長安街上每天都擠滿了騎行的人。另一方面,因為騎行相關的從業者越來越多,也讓騎行俱樂部數量明顯增多。”高磊回憶,自己3年前加入的騎行社群,當時群成員僅有30人,但如今已經發展到300人的規模了。

如高磊所感知的,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內自行車相關企業10.8萬余家;其中,僅2022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1.3萬余家,同期增長了14.7%。

在高磊看來,從業者的增加正是國內騎行市場蓬勃發展、消費者需求更加專業和細分的體現。“2018年,我剛開始騎行時,除了像我們一樣有賽事需求的人會改車,普通騎行愛好者改車的并不太多。但現在,改車在騎行愛好者中變得非常普遍,為了使自行車輕一公斤,花上幾百元到幾千元的大有人在。”

與此同時,高磊還對燃次元表示,很多人對騎行的熱愛已經從愛好轉變為專業,“這一點從參賽情況就能看出來,很多騎行相關比賽的參賽名額都是瞬間被秒光的。”

03 自行車品牌道阻且長

騎行運動的火熱正帶動整個自行車產業的發展。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為1940.7億元,到2027年預計可達2656.7億元。

然而,對于國內品牌來說,想在巨大的市場份額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非易事。美騎發布的《2021年中國運動自行車調查報告》顯示,31.13%的用戶在購買自行車時首選外國品牌,而首選本土品牌的用戶僅為13.29%。

“一輛車5000元,一輛車5萬元,外觀看起來一模一樣的車,性能卻可能有天壤之別。”高磊對燃次元表示,當騎行變成一種運動方式后,每天的騎行距離可能達到幾十到上百公里,因此對產品的性能就會有更高的要求。“從這一點來看,部分進口品牌的性能的確做得比國產品牌要好。”

除了產品性能,供應鏈產能也制約著自行車品牌的發展。羅園對燃次元表示,中國是騎行大國,也是自行車制造大國,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有完整的自行車產業鏈。

“說中國是騎行大國,是因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基本是全民自行車時代,只是那時候的自行車還是交通工具,而非場景。但如今,自行車成了時尚標配產品,騎行成為多場景、更時尚的運動,給人們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

與此同時,羅園提到,目前,中國是全世界自行車最大代工國,基本完成了全球70-80%的代工量,包括有名的公路車架在內的配件,均由中國代工。“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有完整的自行車產業鏈,因為一般自行車品牌只是指生產車架。”

羅園指出,但一輛完整的自行車,主要由車架、變速(套件)和輪組這三個重要部分組成。“當前車架主要在中國生產,但上游變速器的供應鏈則基本掌握在日本制造商禧瑪諾的手里。除此之外,車胎、車座、把立等自行車零配件來自全球不同國家,騎行運動所用的中高端運動自行車實際上還是一個全球組裝的產業鏈。”

正是因為自行車特殊的產業鏈模式,使得自行車的生意有了諸多掣肘。紅星資本局曾報道,去年,成都一家捷安特專賣店因為缺貨,基本沒有現車可以賣,這對車行生意影響很大,只能轉去賣電動車和修車保養等業務。

羅園也表示,而意全國共有6家門店,其中3家在北京,“從去年到現在,基本每家門店都是供不應求的現狀。”

盡管如此,在談到國內騎行發展前景時,羅園仍較為樂觀地表示,“歐洲騎行人群的滲透率在50-90%,目前國內的滲透率還遠遠不夠,因此市場潛力也很大。”

與此同時,國產自行車品牌也在紛紛發力中高端市場。材質越發輕量化、顏值更高的產品逐漸增多。中自協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自行車產品結構呈現優化趨勢,2022年中高檔運動自行車國內銷量增長在30%以上。

“在國內,騎行運動才剛剛興起,甚至在大部分人心中,自行車的概念還停留在代步工具階段,如果能讓越來越多地人感受到騎行多樣化的場景,改變對自行車的理解,那整個國內自行車市場的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大的。”羅園進一步表示。

*文中Amy、喬喬均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兴市| 岐山县| 阳原县| 清徐县| 洪江市| 孟津县| 彰化市| 临沭县| 泸定县| 麻栗坡县| 阜宁县| 乐山市| 睢宁县| 安庆市| 宜州市| 镇安县| 白沙| 海城市| 临邑县| 江安县| 保山市| 泾阳县| 名山县| 来凤县| 阳春市| 兴义市| 田阳县| 阳朔县| 武平县| 淳化县| 河南省| 汉沽区| 潼关县| 商河县| 甘南县| 平谷区| 天水市| 个旧市| 漳平市| 乌拉特中旗| 伊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