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牛鈺
“不管是引進國有企業戰略投資人成為公司大股東及重要股東,還是債務重組重整,任何有利于公司化解流動性困境、回歸平穩健康發展的工作我都會全力支持。”金科股份實控人黃紅云在今年5月底的股東大會上曾表示。
如今時隔一個月后,金科股份引進戰投幫助公司化解流動性困境的關鍵一步終于有了眉目。
6月30日晚間,金科股份一口氣連發7份公告,進一步披露了債務情況、被債權人申請重整的進展以及購買資產預案等內容。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簽署戰略投資框架協議的公告,稱金科股份與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資管)之全資子公司長城國富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國富)簽訂《戰略投資框架協議》。

公開資料顯示,長城資管為中央金融企業,作為四家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之一,長城資管圍繞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化解、重點受困房企風險化解、服務實體經濟三大方向,聚焦中小銀行改革化險、實體經濟紓困重組、資本市場風險化解、房地產風險化解四大領域。
所謂“戰略投資”的合作內容為推動資產盤活、推進重整工作以及推進戰略整合,該戰投目前僅為框架,細則尚不明確且并非正式協議,不涉及實質性交易。
在推動資產盤活方面,同AMC機構紓困其它房企項目一樣,長城國富將充分發揮房地產領域的資源和能力優勢,提供必要資金支持,讓金科繼續地產開發、運營、工程管理推動項目盤活。但其中的項目并非全部項目,而是“符合條件”、且長城國富或投資聯合體認可的項目。
至于“重整”,涉及5月底金科股份因兩千多萬債務被債權人申請重整的訴訟,最新的進展是金科還未正式收到法院的通知。
如果法院裁定受理對金科股份的重整申請,長城國富有意向以重整投資人的身份參與金科的重整計劃,也有權自主決定是否與債權人引薦的其他財務投資人組成投資聯合體投資金科。
至于最終投資總額、投資方式及期限、具體持股比例、入股價格、股權和債權資金的切分額度等,根據盡調及/或債權人會議表決情況,還有待雙方協商并依據國家相關政策法規規定及/或相關審批機構審批及法院確定。
通過司法重整后,長城國富將成為金科的股東。據公告披露,在協商簽署正式協議時,雙方將協商確定具體的投資方案、投資形式、交割安排、公司未來經營管理事項、公司治理結構等核心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簽訂的戰略投資框架協議是基于雙方合作意愿和合作原則的框架性、意向性的約定,不構成承諾,因此在最終協議簽訂之前,仍然具有不確定性。
此次協議的簽訂,意味著金科股份在紓困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如果這宗戰投落地,將極大的改善金科的流動壓力,促進其回歸正常經營。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金科股份及下屬部分子公司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導致公司持續出現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情形。此后金科股份也一直在忙于尋求展期、與各金融機構合作積極化解各類債務風險。
截至目前,金科股份累計完成321.20億元有息負債的期限調整工作,其中包括公開市場債務12筆,涉及本金119.95億元,金科股份在交易所發行的公開市場債券已全部完成展期工作。
截至2023年6月末,金科股份各區域公司已累計獲批國家及地方政府專項借款資金額度超36億元,其中超過31億元可用資金已撥付至項目公司,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項目層面的短期資金流動性壓力。
在二級市場上,在不少房企倒在“1元面值”退市之下時,金科股份也一度站在了危險邊緣,曾因大盤的走弱以及一紙“被債權人申請重整”的公告,自5月22日以來股價一路下跌,5月26日曾觸及跌停、最低報0.77元,收盤價為0.95元/股。
此后,金科股份啟動了保殼計劃。大股東不僅宣布了增持股份以“護盤”,同時還宣布置入新資產,6月21日,金科股份復牌即漲停。
截至6月30日,金科股份以7.77%的漲幅收于1.11元/股,暫時避免了因股價低于1元/股而引發退市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