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能源監管辦官網消息,四川省去年遭遇了罕見氣象災害,經受住了歷史同期最高溫度、最少水電、最大負荷、最長時間“四最”疊加的挑戰,今年成都大運會舉辦時間正值四川電網迎峰度夏保供攻堅期,全省電力缺口約750萬千瓦,加之四川火電機組因長時間高負荷運行,非停及出力受阻頻發,保障電力安全穩定運行和可靠供應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在用電增速高而頂峰兜底電源提升有限的情況下,國能四川公司和華電四川公司作為四川主要燃煤火電企業,機組在關鍵時刻開得出、頂得上,發揮安全保供壓艙石作用尤為重要。為督促企業切實落實電力安全保供主體責任,四川能源監管辦去年迎峰度冬前完成對國能四川公司的專項檢查,在迎峰度夏和大運保供的關鍵準備期,啟動了對華電四川公司的專項檢查。
此次檢查,四川能源監管辦會同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水利廳、四川省能源局,首次采取省、市、縣三級聯動模式:省級層面,四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華電四川公司本部開展檢查,市縣層面,屬地電力安全監管部門組成檢查組,負責檢查華電四川公司所屬各發電廠站和電力建設工程。檢查情況及時通氣,材料問題相互印證。將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對華電四川公司分布在10個市(州)、18個區縣的49家發電廠站和在建項目全覆蓋,實現一次穿透式安全體檢。相關檢查結果匯總分析后,向華電四川公司整體交換意見。
這是四川省明確屬地監管責任,構建齊抓共管電力安全監管新格局后,一次監管方式的創新。49座發廠站,其中由經信部門履行監管職責的有24座,水利部門履行監管職責的有12座,發改能源部門履行職責的有13座。省級多部門橫向協同,省、市、縣上下聯動,既是落實國家能源局安全生產月“五個一”活動的具體舉措,又是凝聚監管合力,提升監管能力和監管質效的積極探索。推動檢查由點及面,由碎片化向系統化轉變,增強監管的廣度和深度,將監管觸角落到基層一線,切實把主體責任壓實到“神經末梢”,將壓力傳導至最小工作單元。同時,組織對各級檢查人員開展檢查前專題培訓,通過“領著干”,也解決了屬地電力安全監管部門“不會管”“管不好”的問題。
四川能源監管辦將會同省級部門凝心聚力,進一步鞏固齊抓共管工作格局,不斷探索更多更有效的工作舉措,努力提升行業本質安全水平,為四川電力行業安全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