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中國人民銀行周五發文稱,為貫徹落實6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決定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進一步加大對“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金融支持力度,發揮精準滴灌作用,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促進擴大就業,支持經濟內生動力恢復。
央行表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國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余額2.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本次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分別增加額度400億元、1200億元、400億元,調增后額度分別為8000億元、17600億元、7400億元。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界面新聞表示,這意味著繼6月政策性降息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全面下調后,貨幣政策繼續朝著穩增長方向發力。
他指出,由于支小、支農再貸款利率為2.0%,遠低于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這樣小微企業實際貸款利率也會明顯低于普通企業貸款利率。本次額度增加意味著,接下來小微企業可以獲得更多低成本融資,顯示政策面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強化。
“更為重要的是,該項政策措施可視為6月16日國常會圍繞著力擴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的又一最新進展,體現了穩增長政策的連續性,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王青說,接下來預計還會有其他促消費、擴投資、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進而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綜合效應,帶動經濟復蘇動能在三季度明顯轉強。
支農再貸款設立于1999年,發放對象為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央行對符合要求的貸款,按貸款本金的100%予以資金支持,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擴大涉農信貸投放,降低“三農”融資成本。
支小再貸款設立于2014年,發放對象包括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民營銀行。央行對符合要求的貸款,按貸款本金的100%予以資金支持, 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擴大小微、民營企業貸款投放,降低融資成本 。
4月20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在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階段將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將更多金融資源向民營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