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全球大量地區。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顯示,農業是可能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嚴重影響的主要經濟部門之一。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暴雨、洪水、極熱或極冷的天氣條件,有可能導致動物疾病的暴發以及植物病蟲害和森林火災。
具體到啤酒方面,巴克萊分析師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將可能導致啤酒價格上漲。具體來看,厄爾尼諾現象會推高小麥和大麥價格,同時提高用于制造碳酸飲料的糖的價格。從歷史資料來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后16個月平均上漲。具體到品牌方面,巴克萊分析師表示,百威英博、喜力和軟飲料制造商Britvic或將感受到最大的通脹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啤酒面臨價格上漲,但消費需求端仍有提升空間,啤酒有望形成量價齊升局面。聚焦我國市場,開源證券分析師認為,4月以來,低基數疊加餐飲場景修復下需求提升,啤酒產量同比增 21.1%。就全年來看,由于餐飲場景修復、需求復蘇,啤酒仍有望保持較高景氣度。
另一方面,持續的厄爾尼諾現象也可能成為啤酒銷量的重要催化劑。每年6-8月氣溫走高,通常是啤酒傳統銷售旺季,加之夏季啤酒節、音樂節等活動的舉辦為民眾提供了消費場景。今年,持續的高溫天氣加之疫情開放以來的出行恢復,包括啤酒在內的飲料市場可能會處于高景氣度中。
雖然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影響釀酒原材料供給,從而導致啤酒價格上升,但酒企綜合成本支出卻相對樂觀,有望實現營收增長。華泰證券分析師指出,2023年以來,雖然大麥采購價仍處高位,但鋁罐、紙箱等包材價格呈下降態勢,酒企的綜合成本壓力相較22年有望明顯緩解,青島啤酒、重慶啤酒均預計23年企業噸成本同比持平至低個位數增長,相較22年顯著改善。
全球方面,啤酒市場仍被持續看好。灼鼎咨詢發布的《2023年精釀啤酒行業研究報告》表示,全球精釀啤酒市場規模未來8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1.2%,預計到2030年啤酒市場規模將超過17000億元。
整體來看,厄爾尼諾現象將有可能從原料端影響啤酒價格上漲,然而高溫天氣、市場復蘇加之成本改善共同作用,有望對旺季啤酒的銷量與利潤形成正向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