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慕澤
回撤容易修復難,好買基金網近日更新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知名量化巨頭鳴石私募旗下的兩只產品“鳴石春天2號”和“鳴石春天2號A”最新的復權凈值均再次回撤至僅為0.6811。
以“鳴石春天2號”為例,產品自2021年8月17日成立以后凈值便再也沒能成功站在1元上方,反而是一路波動回撤,至次年4月底復權凈值一度僅為0.6599。好在隨后該產品的凈值又開始逐步修復,截至2023年6月底復權凈值一度修復至0.8459。不過,之后該產品的凈值又再度步入了新一輪的大幅回撤,在今年1月單周回撤13.95%以后,產品的復權凈值創出歷史新低。
除了“鳴石春天2號”和“鳴石春天2號A”以外,鳴石私募旗下還有其他多只股票型產品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也不樂觀。
好買基金網數據顯示,鳴石私募旗下在該網站有業績更新的股票型產品今年以來的平均虧損率高達10.94%。具體來看,公司近期在該網站有業績更新的14只股票型產品中,僅有1只今年以來錄得正收益,同時卻有8只產品今年以來的虧損率在10%以上,“鳴石滿天星十號”今年以來的虧損率更是高達18.36%。
事實上,近年來鳴石私募旗下股票型產品的收益表現一直不樂觀,據好買基金網數據,2022年和2023年公司旗下股票型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分別僅為-13.52%和-0.61%。
鳴石私募創立于2010年12月,后于2014年12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備案,2015年3月開始發行私募產品,至2020年公司的管理規模正式突破了百億元大關。
不過,近年來鳴石私募可謂是風波不斷。
2021年10月,時任鳴石私募首席策略負責人袁宇與時任公司實控人、總裁李碩突然爆發控制權之爭,并牽扯出了公司背后的股權代持問題。最終李碩卸任公司總裁及市場部負責人,僅保留了通過上海松盟投資間接持有的鳴石私募8.5%的股權,袁宇則重新奪回了鳴石私募的控制權,合計持有公司71.625%的股權。
2022年12月,鳴石私募的另一位高管陳紅青在卸任該公司研發部合伙人/CTO后不久就“自立門戶”成立了寬輔私募。天眼查APP數據顯示,目前陳紅青依然通過上海松盟投資間接持有鳴石私募4.25%的股權,不過2023年陳紅青曾因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鳴石私募,顯然二者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分歧。
同樣是在2023年,鳴石私募與公司前股東王洋的民間借貸糾紛也一度鬧上法庭,最終公司原持股10%的股東王洋退出股東序列,相關股份由鳴石私募的實際控制人袁宇接手,而鳴石私募也選擇了撤訴。
近年來接連爆發的一系列的人事風波對鳴石私募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尚不好判斷,不過,可以確定的是,2021年10月之后鳴石私募曾經有一年多沒有備案新產品,直到2022年12月以后公司才再度開啟了新產品的發行。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鳴石私募旗下一共備案了366只產品,其中2021年-2023年備案的產品數量分別為91只、2只和55只,今年以來公司也已經備案了17只新產品。
與此同時,鳴石私募的管理規模卻在今年年初時回落至50-100億元,目前尚不知何時才能重回百億私募之列。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直在發行新產品,公司管理規模卻在減少,說明公司的存量規模有較大幅度的縮水,一方面可能是產品凈值回撤導致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客戶贖回所致,不管具體原因何在,對于私募來說都不算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