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龍力
8月5日,亞太股市全線大跌,其中日經225指數大跌12.4%,創下史上最大跌幅,韓國KOSPI指數、臺灣加權指數等也都分別大跌8.77%和8.35%,在此背景下,A股三大指數亦全線收跌,跌幅均在1.5%以上。
事實上,近日以來全球多個市場的主流指數都已經出現了連續下跌的跡象。
全球資本市場為何突然遭遇重挫?后續是否繼續下跌?外盤的走勢對A股又會有著怎樣的影響?針對相關問題,界面新聞梳理了部分私募人士的最新觀點。
關于全球資本市場突然遭遇重挫的原因,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認為,今年以來,歐美各主要指數以及亞太的日本、印度等股市迭創歷史新高,在指數不斷上攻的過程中,風險也在加速積聚,隨時可能出現大幅震蕩,這幾天日本指數大幅回調印證了這點。
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表示,外盤暴跌可能由多個因素引起,包括美國降息遲遲未置,加息面臨歷史閥值承壓,軟著陸預期遭沖擊、日本央行加息以及中東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互相疊加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應造成外盤大跌。同時,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不及預期,失業率上升,增加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日本央行出人意料地加息,導致日元大幅走強,進而引發套利交易平倉,對全球風險資產產生連鎖反應。
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認為亞太市場的暴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金融市場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的體現。近期美股市場尤其是科技板塊表現疲軟,投資者對于科技股的估值泡沫和高增長前景的疑慮逐漸累積,而隨著市場情緒的惡化,大量資金開始從科技股中撤離,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拋售潮。這種拋售行為不僅迅速拉低了美股科技板塊的指數,還通過全球股市的聯動機制,對亞太市場產生了強烈的沖擊。
日股的暴跌除了美股的影響以外,另一重要因素是由于一段時間以來日元過度貶值導致日本央行進入加息周期,這一政策調整將導致未來日元匯率持續升值,對依賴低利率環境的套息交易造成重大打擊。許多投資者借入日元進行海外投資以獲取利差收益。隨著日元升值和利率上升,這些套息交易開始面臨虧損風險,投資者紛紛選擇平倉,進一步加劇了日元的升值壓力和股市的拋售壓力。
關于外盤后續的走勢,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認為,近日全球股市經歷了劇烈波動,主要原因是與日元等貨幣相關的套利交易出現了逆轉,預計短期內海外市場的波動性將持續。
具體到日股方面,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認為,走低趨勢很可能會繼續持續下去,首先日股本身存在虛高的現象,這一問題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中顯得尤為突出。其次日股在科技創新方面相對滯后,缺乏顯著的科技突破,這使得日股在科技股的帶領下難以獲得顯著的成長動力,從而限制了其整體估值水平的提升。加之日本央行加息政策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劇這種下跌趨勢,使得短期內日股并沒有好的投資價值。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胡墨晗也認為,對于日本股市而言,短期內或許會出現一些救市動作帶來的技術性反彈,但從中長期來看,下行趨勢似已初步確立。鑒于日本股市當前的估值水平相對偏高,短期內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態度。而未來日本股市的投資價值,取決于其股市估值回調到合理范圍內之后,日本國內的經濟情況是否樂觀。
至于A股方面,在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看來,外圍市場大跌對A股的影響是有限的。外圍市場的波動可能會影響A股市場,但A股市場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近期A股市場表現出震蕩分化的態勢,上證指數上漲,而滬深300指數下跌,市場風格偏向小盤成長。國內政策的積極信號,如“國九條”和“科八條”,以及政治局會議的表態,都為資本市場提供了穩定和強力提振作用。個股層面已經到了三年以來的歷史均值,普遍PE處于12倍左右,處于估值洼地,前期泡沫其實已經擠壓的比較充分了。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胡墨晗認為,短期內,A股市場可能繼續受外圍市場波動的影響,表現或將承壓,這主要是受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動性的雙重影響。然而,從中長期視角出發,考慮到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差異以及A股市場目前的整體估值水平,有理由相信A股市場有望展現出與全球市場不同的獨立上漲行情。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進一步指出,如果熱錢從海外撤出,那A股肯定會成為承接國際資本的重要市場。首先,A股市場自2021年2月18日見到階段高點以來調整了三年半,洗盡鉛華,褪去浮華,估值已到低位;其次,半年來監管部門在活躍市場、公平交易、保護投資者利益方面想盡辦法,讓市場在重新積累做多的動力;三是國內的經濟依然保持了足夠的韌性,復蘇的進度有些不如人意,但趨勢尚可。因此,一旦外圍市場動蕩,A股會成為一個比較好的避風港。
從外資的風格、偏好來看,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各行業龍頭,業績確定性強、流動性好的公司;二是估值低,具有良好的長期分紅能力的企業。這些標的主要集中在滬深300中,對于一些成長性的中等市值的公司也會有所關注,但比例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