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晚,smart全球品牌公司就網絡流傳的“奔馳和吉利退出smart股東行列”的不實信息發布澄清聲明。聲明稱,目前smart品牌全球公司仍是由奔馳和吉利按同等股比共同持有的合資公司。
不過,這份官方聲明并沒有進一步對奔馳和吉利是否已經退出智馬達汽車進行解釋。智馬達汽車是smart在華合資公司,由吉利和奔馳聯合出資成立,雙方各自持股50%。
近期,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發生了工商變動。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吉利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于6月25日退出了智馬達汽車的投資人行列,梅賽德斯-奔馳股份有限公司則在更早的6月5日也退出了投資人行列。
SMART MOBILITY PTE.LTD.和SMART MOBILITY INTERNATIONAL PTE.LTD.成為了智馬達汽車新的控股股東,兩家公司分別持股50%。公司企業類型則由此前的中外合資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了外商投資非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對此,smart官方向界面新聞回應稱,智馬達汽車就是聲明中的smart品牌全球公司,而兩家新晉持股公司均注冊于新加坡,奔馳與吉利對上述兩家公司均有持股且注資對等,雙方目前仍共同持有智馬達汽車。此外,在進行股權變動后,公司的架構也會進行相應調整。
作為奔馳旗下主打輕奢的微型車品牌,奔馳與吉利在2019年達成合作,在國內成立了smart的合資公司。此后,smart由奔馳全球設計部門負責產品設計,吉利全球研發中心則提供工程研發支持。
借助合資公司的成立,smart近年來的電動化轉型相對比較順利。目前已有兩款新車上市,全球唯一一家奔馳smart生產基地也落戶西安,年產能在12萬輛上下。
按照smart的品牌規劃,到2024年后,每年都會有一款新車面世,這也意味著吉利加入后的第三款新車將在明年進行預熱。
不過,無論是在小型新能源SUV市場還是中高端新能源市場,smart都在國內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smart國內累計交付輛為19711輛,5月銷量更是不足3000輛。
目前,smart正在著重推進全球市場布局,新車已在歐洲多國市場開啟交付。smart精靈#1已在今年3月和6月分別開啟了在德國與法國市場的交付。按計劃,該車也將陸續在意大利、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士國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