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龐宇
6月28日,浪潮信息(000977.SZ)開盤一字跌停,截至收盤該股封單仍超39萬手,當日股價報收50.73元/股,跌10.01%。
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上榜營業部席位全天成交8.54億元,占當日總成交金額比例為66.53%,合計凈買入1.29億元。有知名游資現身龍虎榜,國泰君安證券上海新閘路證券營業部、長江證券上海分公司分別賣出1.02億元、7783.00萬元;章盟主(國泰君安證券上海江蘇路證券營業部)、深股通專用分別買入3.04億元、7765.24萬元。
作為國內服務器龍頭,浪潮信息無疑是今年A股市場上典型的AI大牛股之一。今年以來,隨著以算力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概念持續火爆,浪潮信息一時間風頭無兩,股價自年初以來急速躥升,漲幅曾一度超200%。
不過,自6月22日浪潮信息股價創下66.04元/股(前復權)的歷史新高后,該股近4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21%,截至目前其股價年內累計漲幅136%。
公開資料顯示,浪潮信息是全球領先的IT基礎設施產品、方案和服務提供商,擁有8個研發中心、10個生產基地、26個分支機構,業務遍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695.25億元,同比增加3.70%;歸母凈利潤20.80億元,同比微增3.88%。
具體產品來看,“服務器及部件”是浪潮信息一直以來的核心業務,2022年共實現收入689.48億元,同比增長7.16%,占公司占公司總營收比重高達99%。
從市占率來看,根據全球權威市場咨詢機構IDC發布的《2022H1中國加速計算服務器市場報告》,浪潮信息人工智能服務器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50.3%,同時保持31%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下游互聯網、公共服務、金融等行業客戶需求的持續增長。
不過,界面新聞注意到,浪潮信息“服務器及部件”毛利率較低,2022年該業務毛利率僅11.07%,且已經連續三年出現下滑,這導致公司凈利潤率常年徘徊在3%左右,2022年凈利率僅僅2.96%。公司方面曾表示,盈利水平主要受市場競爭及客戶結構影響。
客戶方面,2022年,浪潮信息前五大客戶的銷售占比進一步集中,公司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金額達223.75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也由22.81%提高至32.18%。其中,第一大客戶銷售額為37.39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的5.58%。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4月份發布的2022年年報中,浪潮信息首次提及“供應鏈風險”,公司稱,“目前國內服務器行業原材料以進口為主,雖然目前供應相對穩定,但在目前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地緣政治越發復雜的背景下,我國服務器生產商將面臨核心零部件供應風險。”
浪潮信息服務器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CPU、硬盤、內存等,受行業長期所形成的供應鏈生態環境影響,行業服務器生產商所使用的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商集中度較高,“如果核心零部件廠商發生重大變化,將對公司經營造成一定影響”。據了解,浪潮信息是英偉達在國內最大的AI服務器分銷商之一,其AI服務器產品對英偉達GPU高度依賴。
至于備受關注的AIGC業務方面,浪潮信息曾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于2021年發布的‘源1.0’是面向中文的超大規模預訓練自然語言模型,模型結構與GPT-3類似,與GPT-3相比參數量增加40%,訓練數據集提升10倍,達到了2457億參數,訓練使用了5TB的高質量中文數據。”
此后在深交所的發問下,浪潮信息曾回復稱,其基于“源1.0”大模型研發了對話、問答、翻譯和古文四個技能模型。在源平臺工作人員的技術指導下,開發者獨立開發了“AI劇本殺”、“反詐AI”、“心理咨詢師的AI陪練”、“社區數字員工助理”等少量創新應用。不過,目前API服務免費開放,尚未產生實際收入。
浪潮信息也明確表示,在用戶意圖理解方面,其與ChatGPT還存在差距,“源1.0”大模型表現的能力距通用智能的差距也較大,存在短期內無法大規模落地行業應用的風險。
2023年一季度,浪潮信息業績出現下滑,當期實現營業收入94億元,同比下降45.59%;歸母凈利潤為2.10億元,同比下降37.04%。公司此前提示稱,受通用服務器客戶需求節奏變化、全球GPU及相關專用芯片供應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公司半年度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存在下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