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巴斯夫上海創新園三期項目正式落成投用。
上海創新園是巴斯夫亞太地區最大的研發基地,也是巴斯夫全球研發中心之一。上海創新園在2012年投入使用,目前主要聚焦化學品及催化、先進材料、特種化學品等多個研發領域。2015年和2019年,上海創新園先后完成了兩次擴建。
2021年,巴斯夫正式啟動上海創新園三期建設,此次擴建內容包括新建一幢研發大樓和一幢研發技術大樓,其中的設施和實驗室將用于推進化學研究項目。
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樓劍鋒表示,通過在研發領域的持續投入,該公司將提高本土創新能力,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高端制造業和可再生能源等快速增長的領域。
三期項目投入使用后,巴斯夫在上海創新園的總投資累計達約2.8億歐元(約合22億元人民幣),其中三期項目投資1億歐元(約合8億元人民幣),占到總投資額的約35.7%。
巴斯夫集團研究院總裁克拉茨(Detlef Kratz)稱,“我們不斷提升并發展在亞太地區的研發能力,以滿足亞洲和全球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目前,巴斯夫在全球約有1萬名研發人員,大中華區占比約為10%。其中,上海創新園研發人員已超過700名,占大中華區研發人員的比例超過70%。
巴斯夫還與亞洲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并在2014年創辦了先進材料開放研究網絡(NAO),截至目前,巴斯夫在中國、韓國、日本和印度擁有12個戰略伙伴。
樓劍鋒稱,中國已占據全球化工市場的半壁江山,截至2022年這一比例為49%。去年,巴斯夫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約為116億歐元(約合915億元人民幣),相較于2017年增長了約59%,貢獻了巴斯夫集團約14%的銷售額。
目前,大中華區是巴斯夫全球第二大市場,僅次于美國。巴斯夫在國內的生產基地位于上海、南京、重慶和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