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據新華社消息,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無障礙環境建設法。
這部法律將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共8章,包括總則、無障礙設施建設、無障礙信息交流、無障礙社會服務、保障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權益保障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社會融合和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是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必然要求,是切實提高無障礙環境建設質量的有力保障。
此前,2022年10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對草案進行了首次審議。2023年4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對草案進行了二次審議。
6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臧鐵偉在記者會上介紹,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的草案三次審議稿擬作如下主要修改:一是,增加規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應當與適老化改造相結合。二是,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有針對性的無障礙設施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此外,草案增加關于鼓勵編寫和出版盲文版、低視力版教學用書的規定,將提供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的場所范圍擴大至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場所。草案還完善了商品生產經營者提供無障礙格式版本標簽、說明書的規定。
近年來,在城鎮老舊小區無障礙設施和適老化改造中加裝電梯,受到社會普遍關切。對此,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二審稿予以專門回應。草案提出,“國家支持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為殘疾人、老年人等提供便利”“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創造條件,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房屋所有權人應當弘揚中華民族與鄰為善、守望相助等傳統美德,積極配合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
臧鐵偉6月25日介紹,草案三審稿繼續完善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等無障礙設施的規定,將加裝電梯等無障礙設施的住宅范圍明確為“城鎮老舊小區既有多層住宅”,同時增加規定“發揮社區基層組織作用”以及房屋所有權人“加強溝通協商”。
另據法治日報報道,有的常委委員提出,統籌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與適老化改造,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重要舉措,本法應該有所體現。據此,草案三審稿增加規定,明確無障礙環境建設應當與適老化改造相結合,遵循安全便利、實用易行、廣泛受益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