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苗藝偉
近日,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在獲得國家金融監管部門批準后。今年6月,小康人壽的注冊地址、總部已由北京正式遷址至上海虹口區,成為最新一家落戶上海的人壽保險公司。
據悉,小康人壽前身是中外合資的中法人壽,成立于2005年,由法國最大的壽險公司法國人壽和全球第二郵政局中國郵政合資創建,但由于中外股東存在重大戰略分歧、經營不善等原因,中法人壽常年在經營狀況中排名倒數,甚至無法正常展業,發展基本停滯。雖然其成立于中國人身險發展的黃金時期,16年間的保費收入卻僅有8億元,持續虧損長達13年。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此次總部遷址到上海虹口北外灘金融區,除了當地金融業布局較為密集、有著良好的金融網絡協同效應之外,也與其新任控股股東有密切關聯。
在2021年7月更名為小康人壽并由新股東接手后,公司的注冊資本金由2億元新增至30億元。目前,小康人壽的股東包括鴻商集團(33%)、寧德時代(30%)、青山控股(30%)和貴州貴星(7%)。
其中,小康人壽的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是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國際性的產業投資及控股集團,業務涵蓋礦產資源、數據通信、生物制藥、金融保險等多個產業領域,鴻商旗下上市公司洛陽鉬業,是全球前五大鉬生產商及最大鎢生產商、全球第二大鈷、鈮生產商和全球領先的銅生產商。
據了解,小康人壽定位于“精品”人壽保險公司,在保險公司風險評級方面,2022年第三、第四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均為 BB 類,較此前有大幅改善;產品方面,小康人壽主推兩款增額壽險、萬能險等儲蓄理財型保險產品;在銷售渠道方面,兩大主力渠道,分別為銀行保險渠道和互聯網經代渠道,代理人渠道目前仍處于較為空白階段。
報告顯示,自2021年重啟業務發展后,2022年小康人壽保險業務收入迅速增長至31.1億元,當年度凈虧損2755.6萬元,累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536.04萬元。2023年一季度,小康人壽保費增長再次提速,實現保費收入15.65億元,當季凈利潤達550萬元。但目前,助力其營收增長迅猛的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也為其帶來了不小的經營問題。
早在2022年末,原銀保監會就通報指出,小康人壽的兩款增額終身壽險,因存在利潤測試的投資收益假設與經營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的問題,被銀保監會要求立即停止銷售有關產品,并進行全面排查整改。此外,隨著今年以來我國利率不斷下行的背景下,增額壽險產品帶來的利率風險也隨之增加,利差導致的虧損可能性也逐步增加。
從小康人壽官網披露來看,近兩年,公司已停售4款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具體包括“小康滿溢人生終身壽險”“小康鴻富人生(悅享版)終身壽險”“小康康滿溢終身壽險”和“中法臻愛永承B款終身壽險”。4款產品均有較高的增額比例,分別達3.5%、3.5%、3.6%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