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日持久的大眾汽車“柴油門”事件傳出最新進展,多名奧迪前高管受到法院判決。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6月27日,奧迪前首席執行官魯珀特·施泰德(Rupert Stadler)因“柴油門”中的欺詐行為,被德國慕尼黑法院判處21個月緩刑,這也是第一位因柴油丑聞欺詐而被判刑的前大眾集團董事會成員。
根據認罪協議,施泰德上個月承認,他在知曉相關情況后仍允許繼續銷售已安裝欺騙軟件的車輛。當地法院稱,施泰德還將被罰款110萬歐元,這筆罰款會上繳國庫和非政府組織。
施泰德現年60歲,自2020年以來一直因欺詐而受審,不過他此前曾一直否認指控,稱自己受到了工程師的誤導。法官上個月早些時候表示,施泰德將面臨1.5至2年的監禁,如果認罪,刑期將被緩期執行。
其它兩名被控操縱汽車的被告也于周二被作出有罪判決。其中,奧迪前發動機開發主管沃爾夫岡·哈茨(Wolfgang Hatz)面臨兩年緩刑,并處以40萬歐元罰款;奧迪前首席柴油工程師喬瓦尼·帕米奧(Giovanni Pamio)則面臨一年零九個月監禁,以及5萬歐元罰款。
大眾汽車“柴油門”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時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發現,大眾在2014年至2015年期間銷售的柴油車內安裝了所謂的“減效裝置”,以掩蓋汽車在測試期間的實際排放量。
隨后大眾汽車承認,他們使用軟件對柴油發動機進行了操縱,在排放測試中作弊,使汽車在測試中的污染程度看起來比實際道路上的污染程度要低。
據統計,全球約有1100萬輛大眾旗下不同品牌汽車安裝非法軟件,故意規避汽車尾氣排放規定。這起丑聞也引發了全球多個國家長時間的調查、各種罰款以及和解。迄今為止,大眾汽車集團因為該起丑聞已損失約330億歐元。
該事件還導致德國檢察官在2019年對大眾汽車前首席執行官馬丁·文德恩 (Martin Winterkorn) 提出欺詐指控,不過因為被控人身體健康原因,該案件的審理被無限期推遲。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眾“柴油門”丑聞發生后,包括寶馬、奔馳以及FCA(已更名為Stellantis集團)也相繼被曝出柴油發動機車型存在特調程序標定等問題。
德國最高法院近日裁定,大眾和奔馳等汽車制造商有義務向“柴油門”事件受害車主給予賠償,具體賠償標準為車主購買價格的5%至15%。
頻繁發生的“柴油門”丑聞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各國政府和各大汽車制造商開始重視并加快電動化轉型的步伐。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不足百萬輛,而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已經突破了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