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這是一個全球問題,需要全球的解決方案,”6月27日,在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的一場論壇上,越南總理范明政在回應外界對越南外貿疲軟的擔憂時表示。
在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多重逆風因素的背景下,外向型經濟體均面臨外貿下滑局面。原本高速增長的越南也面臨貿易出口疲軟問題。
范明政表示不會支持破壞全球化的動作。從政府層面來說,他呼吁各國政府負起責任,比如需要盡快恢復就業機會,加速資本流通開放等。國際機構也需要參與其中,推出優惠性的政策解決方案。
中國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同一場論壇上指出,全球貿易壁壘有所增加,貿易政策協調不如以往順暢,還有一些脫鉤的做法,也會影響全球的經貿合作。他說,根據比較優勢貿易理論,誰在某個領域最有優勢,就會產生該領域的貿易交換行為,但是現在不是這樣,不是基于這樣的理論,這就會為經貿帶來阻礙和放緩。
另外,張玉卓還表示,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科技在促進增長方面發揮動力作用,但是在全球層面,推動科技成為增長動力方面面臨障礙。
張玉卓說,中國經濟恢復比較好,也為世界經濟復蘇提振了信心,不過中國經濟增長還面臨不少挑戰,希望通過世界經濟論壇這樣的交流平臺,最大限度凝聚共識,深化合作,以自身的確定性來應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共同為全球經濟增長做貢獻。
“全球貿易增長已經減速,如果再出現脫鉤,帶來的長遠經濟損失將更大,這對發展中經濟體影響最為糟糕,所以要充分避免脫鉤。”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在會上說。
另外,伊維拉還特別指出,無論發展中還是發達經濟體,均出現經濟增長潛力的疲軟,這是值得注意的另一個不利因素。
世界銀行在今年3月底的一份報告中警告,全球經濟增長潛力降至30年最弱,發展的黃金時代可能已經結束。該行預測,2023年至2030年期間,全球各國的平均潛在GDP增長(potential GDP growth)將降至每年2.2%的30年低點,與本世紀頭十年3.5%的年均水平相比大幅下降。
伊維拉表示,這可能反映了各國國內的結構性問題,比如老齡化帶來的影響,包括勞動力人口的下降。如何提高勞動力效率,各國需要提前籌劃。
在目前的全球貿易網絡中,供應鏈多元化是正在發生的事實。在此過程中,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是受益者之一。不過伊維拉同時認為,拉美和非洲等地區也需要被納入進來。
她表示,供應鏈多元化發展是打造經濟韌性的一部分。在此過程中,越南、印度尼西亞這樣的經濟體是不錯的選項,但是也要看到拉美和非洲這些在第一輪全球化浪潮中沒有充分參與的國家,在這些地區重新想象全球化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