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如嘉
6月27日,*ST凱撒(000796.SZ,下稱“凱撒旅業”)披露公告,三亞商務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向三亞中院提出申請,對凱撒旅業進行重整及預重整,理由是凱撒旅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備重整價值。
根據公告,此次被債權人申請重整及預重整,是由于凱撒旅業拖欠的近90萬元債務未按期償還。凱撒旅業表示,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法院關于受理重整申請或啟動預重整程序的文件,公司是否進入預重整及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重整或預重整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確定性。
1993年華人企業凱撒旅游創始于德國漢堡,主要從事中國公民赴歐洲旅游接待服務。1996年,凱撒旅游設立北京代表處。2003年凱撒旅游對保利國旅實施重組,更名為北京凱撒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此后數年間,凱撒旅游開啟全國布局,相繼在天津、上海、巴黎等地設立分公司。
2015年,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易食股份購買凱撒同盛全部股權,公司更名為“海航凱撒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易食股份”變更為“凱撒旅游”。凱撒旅業借殼上市,成為國內繼眾信旅游之后的第二家上市的大型民營旅行社。
今年5月,凱撒旅業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凱撒”變更為“*ST凱撒”。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若2023年年報披露后,凱撒旅業出現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過半數董事保證真實、準確、完整的年度報告等情況,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風險。
對于今年“披星戴帽”的凱撒旅業來說,被申請重整未必不是一個脫困的機會。公告稱,如果法院正式受理申請人對公司的重整申請且重整順利實施完畢,將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推動公司回歸可持續發展軌道。
但即使法院正式受理重整申請,后續仍然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并被實施破產清算的風險。如果凱撒旅業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 公司股票也將面臨被終止上市風險。
此外,凱撒旅業重整還面臨其他難題。4月29日,公司披露《關于自查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存在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的提示性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控股股東凱撒世嘉旅游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與公司存在7.81億元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構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截至6月17日,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尚未歸還金額為7.65億元。
根據《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上市公司實施破產重整的,應當提出解決資金占用、違規擔保問題的切實可行方案;法院受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前未解決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問題或提出切實解決方案的,將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破產重整進程。因此,凱撒旅業能否進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確定性。
凱撒旅業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3.20億元,同比下降65.99%;歸母凈虧損10.22億元,同比擴大48.1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83億元,同比下降352.89%;基本每股收益-1.29元,同比下降49.83%。
5月19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向凱撒旅業發出2022年年報的問詢函。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報告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下滑且與凈利潤、營業收入變動趨勢差異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公司連續三年大額虧損的原因,是否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并說明公司將采取改善持續經營能力及盈利能力的具體措施。
凱撒于6月3日和6月17日兩次發布公告表示需延期回復深交所問詢函,截至發稿依然沒有進行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