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雖然隨著氣候的變化和經濟快速發展,用電量存在大幅增長,但今年全國電力供應總體可控,是可以滿足的。但在局部地區、局部高峰時段,可能還會存在一些小的缺口。”6月27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在回答界面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
辛保安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國家電網一直承擔著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電力保供的重要任務。今年中國能源電力的供給形勢總體是穩定、可控的,也擁有足夠的電力裝機和生產能力。
“我們已經通過各種措施進行了電網調度的優化,相信一定有能力做好迎峰度夏保電的各項工作,也請大家放心。”辛保安稱。
國家電網是中國的最大的電力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公共事業企業。
辛保安同時介紹稱,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了33項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建成了最大的新能源云平臺,累計接入的新能源場站超過440萬座,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了7億千瓦。
國家電網同時也在大力發展儲能蓄能電站和促進終端能源消費的電氣化。
辛保安指出,電力是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提高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對于中國推動轉型至關重要。
“我們積極開展了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帶代氣的活動,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目前中國電能在終端能源的消費比重已經達到了27%。未來將會進一步提高。”辛保安表示。
辛保安同時強調,要在推動轉型的過程中,重視能源安全、可負擔和可持續。他表示,目前中國的平均電價水平始終在全球保持較低的水平,其中居民和農業用電電價保持在最低的水平。同時電網的安全運行水平和供電的可靠性大幅提高。
在談及中國煤電和低碳轉型的關系時,辛保安指出,中國的單位GDP能耗在大幅下降,要求煤電清潔、高效發展。
他同時表示,新能源具有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大力發展新能源,要消納和輸送新能源,也必須要有可靠穩定的、可調節的基礎電源做支撐。
“我們有限度地發展高效、清潔的煤電,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新能源。”辛保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