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餐網
“烘焙第一股”,全面閉店、賣樓抵債。
近日,港股上市餐企克莉絲汀發布的一則公告顯示:為了償還拖欠的店鋪租金、供應商貨款、員工薪酬,已經變賣掉了上海的兩處物業。
而這,并不是克莉絲汀唯一一次“賣樓抵債”。今年三四月份,克莉絲汀曾兩次嘗試拍賣一棟辦公樓,起拍價分別為1.53億余元和1.2億余元,最終均因無人競買而遭遇流拍。
因為拖欠天價債務,今年3月時,克莉絲汀也已經陷入停工、斷供的泥潭,總部被曝人去樓空,大門緊鎖。同時,旗下所有線下門店均已關閉,依賴股東貸款維持運營。
01 長期拖欠租金、員工工資、供應商貨款,2022年已負債5.8個億
公告顯示,克莉絲汀這次出售的兩處物業,一處位于上海西藏南路1431號1、2層整層,建筑面積為257.96平方米、作辦公用途;另一處位于上海惠南鎮人民東路2693、2695、2729弄4號202室,建筑面積為214.32平方米,為住宅用途。
兩處物業最終賣得人民幣1689萬元。
克莉絲汀在公告中表示,這次賣房的所得款項將用于員工成本、原材料及配料及租金、公用設施及雜項開支。
今年3月,克莉絲汀曾發公告表示,公司在支付店鋪租金、供應商貨款、員工薪酬方面出現延誤,截至2023年2月28日,拖欠金額約為人民幣5700萬元。
由于拖欠貨款,若干供應商已通過法律程序,凍結了克莉絲汀集團的銀行賬戶,被凍結金額約人民幣350萬元至人民幣400萬元。
拖欠租金、員工工資、供應商貨款,就是克莉絲汀賣樓抵債的主要壓力源。
但是,從賬面上來看,即便是連賣兩套物業,對克莉絲汀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彌補其債務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2年,克莉絲汀發布的2022年中期報告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團的流動負債凈額已高達人民幣5.87億元。
如今,2023年已經過半,但克莉絲汀仍未披露2022年的年報,最新的負債數字無人得知。但可以想見,這個數字大概率只增不減。
據了解,目前,上??死蚪z汀食品有限公司已經被法院列為失信公司,公司法人朱永寧名下的多家公司股權也已經被凍結。
02 從千店連鎖到一地雞毛,“烘焙第一股”窮途末路
克莉絲汀成立于1993年,一度是上海灘的“頂流”面包店。
彼時,中國的烘焙行業整體還是以作坊形式經營,高端的西式點心難得一見,因此,走高端路線的克莉絲汀就顯得尤為“高大上”。
2000年時,克莉絲汀就成為了烘焙行業唯一一家接近千家連鎖店的企業,旗下光是直營門店就有800多家,且大都位于城市商圈的黃金地段,風頭無人能及。
2012年,克莉絲汀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烘焙第一股"。上市第一年,克莉絲汀實現營收13.88億元,而這也是克莉絲汀成立至今唯一的高光時刻。
上市僅兩年后,克莉絲汀的發展態勢開始急轉直下。
2014年起,克莉絲汀門店數開始減少,相比2013年,該年其門店減少了100家,僅剩下952家店。
2019年、2020年、2021年,克莉絲汀又相繼關閉門店117家、99家、55家。
截至去年6月底,克莉絲汀門店僅剩下246家左右。
門店減少的同時,克莉絲汀的業績也每況愈下。
財報顯示,從2013年至2021年,克莉絲汀連續9年虧損,虧損金額分別為:0.37億元、1.51億元、1.48億元、1.21億元、1.29億元、2.32億,2.07億,1.1億,1.7億。
業績、門店規模雙雙持續“滑鐵盧”后,克莉絲汀又被曝出了更大的雷。
去年7月,有上海消費者向媒體投訴,稱自己的克莉絲汀預付卡無法正常兌換,撥打客服電話也得不到回音。進而,上海廣播電視臺等不少媒體發現,克莉絲汀或已陷入閉店潮,并且出現中央廚房停工、門店拖欠房租等跡象。
而后,來自消費者、供應商、員工和房東的欠款追討之聲愈演愈烈。
有媒體報道稱,有供應商透露自2022年上半年起,克莉絲汀就開始拖欠貨款,由于貨款始終未結清,有供應商從2022年10月起選擇停供,另有供應商已開始提起訴訟。
克莉絲汀不少員工也向媒體爆料稱公司欠薪,并稱南京工廠從2022年起就拖欠工資。
今年3月,克莉絲汀總部被曝人去樓空,大門緊鎖。3月10日,克莉絲汀發布公告稱,因疫情原因導致公司經營困難、現金流緊張,拖欠金額約5700萬。同時表示所有線下門店均已關閉,依賴股東貸款維持運營。
4月3日上午9點,“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于港交所暫停買賣,且至今仍未復牌。
03 高層狗血內斗,“烘焙第一股”恐難體面退場
持續不斷的高層內斗,也讓克莉絲汀這出漫長的“謝幕戲”變得更為“狗血”。
2017年11月,克莉絲汀創始人羅田安遭到股東洪敦清、林煜等人罷免下臺,改由執行董事、南京銀杏湖山莊董事長林銘田擔任主席,一出“宮斗大戲”正式揭開序幕。
不料,林銘田上任兩個月后就閃電請辭,公司只好再推舉新主席朱永寧。
2019年,羅田安“二進宮”并啟動罷免董事行動,要求罷免公司當時的8名董事,但罷免議案最終因反對票達到55%未能通過,羅田安重回上市公司董事會的計劃就此擱淺。
但羅田安并未就此罷手,“憋屈”三年后,其終于找到了回擊的機會。
今年3月12日,羅田安向新京報稱,自己對克莉絲汀2022年6月配股所得資金是否用于公司一般營運“鄭重懷疑”。
“克莉絲汀一直以來財務緊張,甚至被報道拖欠租金、原材料費用及員工薪金,為什么會將上述資金匯款到Zhang Bin及朱永寧持有的華能?若集團匯款后仍有足夠運營資金,則不會出現資金拖欠?!绷_田安這樣說道。
此外,其還進一步表示:“中期報告顯示,克莉絲汀于2022年6月30日的銀行結余及現金約為人民幣2145.2萬元,但在7月、8月間作出轉賬,涉及金額約16451641.5港元,與配股所得款凈額非常接近?!?/p>
針對羅田安的一系列質疑,當時克莉絲汀的執行董事朱永寧回應稱,“他舉報好幾年了,欠我們錢(股權轉讓款)到現在都沒給,這個人瞎搞?!?/p>
除了上述質疑,羅田安還稱克莉絲汀及其董事一直沒有對公司情況作出適時的披露,“克莉絲汀一直拖欠(包括但不限于)店秿租金、供應商貨款及員工薪金等等,但是直到克莉絲汀收到股東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之要求的要求書后,才在2023年3月7日才公告披露相關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紅餐網發稿前,克莉絲汀確實仍未披露其2022年財務報告。
對此,羅田安還表示,自己去年已經向香港警務處進行了報案,還將到港交所進行投訴舉報。
截至目前,克莉絲汀董事會的利益糾葛仍未收場。針對全面關店、停產斷供、賣樓抵債等事,董事會至今仍無進一步的回應。
從一系列信息來看,“烘焙第一股”想要體面“退場”恐怕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