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姍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根據全球毛坯鉆石價格指數(Zimnisky Global Rough Diamond Price Index),截至發稿前,全球毛坯鉆石價格在過去一年已經下滑13.6%,較2023年1月也下滑6.6%。
“全球毛坯鉆石價格指數”由全球鉆石產業和供應鏈分析師Paul Zimnisky呈現,其團隊還定期出去鉆石市場報告,為全球天然鉆石開采巨頭及零售商,以及實驗室培育鉆行業提供咨詢與信息服務。
根據Zimnisky研究與分析,2023年第一季度毛坯鉆石價格實際上略有回升,并在2月底至3月初達到今年迄今以來最高點位。這主要歸功于國際旅游恢復以及疫情影響逐漸消退后,中國市場需求在春節這一節慶節點的刺激下得以釋放。
不過,2023年二季度以來全球毛坯鉆價格又大幅回落。目前全球毛坯鉆價格較3個月前下跌8.3%,跌幅進一步擴大。整體上看,2023年全球毛坯鉆價格較2022年2月的最高位一路下滑。
美國財經媒體CNBC援引Paul Zimnisky采訪稱,“一年前,一顆質量略高于平均水平的1克拉天然毛坯鉆的價格為6700美元(約合48105.33元人民幣),現在等質等量天然鉆的價格是5300美元(約合38053.47元人民幣)。”
CNBC報道指出,部分美國鉆石珠寶從業者認為,全球毛坯天然鉆價格接下來還會進一步下跌。“天然鉆價格未來12個月可能預計會創下20%至25%的跌幅,這將比(2022年)2月最高價下滑約40%。”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毛坯鉆石價格在2019年和2020年曾連續兩年下跌,跌幅分別為7%和11%。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全球鉆石價值鏈遭遇不同時期、不同程度的中斷,受此影響,全球毛坯鉆石價格在2020年大跳水。
但進入2021年,全球毛坯鉆石價格大幅回升。根據全球管理咨詢公司貝恩在《2020/2021全球鉆石行業報告》,到2021年底,全球毛坯鉆石和拋光鉆石價格已經回升至接近疫情前水平以及歷史平均價格,雖然仍分別較歷史最高位低了26%和20%。
2021年天然鉆石價格大幅回升,主要得益于年初中國高端珠寶首飾消費的強勁表現,預計年底率先從疫情中恢復的美國市場在節日季的出色表現。高級鉆石珠寶首飾在疫情期成為高消費人群另類投資的標的,而無法進行的國際旅游消費也被迫轉移至奢侈品中,這些因素都造成了全球市場鉆石需求的增加,以及一段時間內的價格上漲。
2022年中國奢侈品消費面臨巨大挑戰,這對全球鉆石需求造成了巨大影響。全球鉆石開采巨頭戴比爾斯集團就在2022財年報告中表示,“中國鉆石珠寶零售從第二季度開始受加劇的疫情影響,導致全年(鉆石)需求呈現負增長。”
2023年以來,雖然中國市場珠寶首飾消費呈現復蘇之勢,但全球市場對鉆石需求持續疲軟。根據戴比爾斯集團近日公布的2023年第五次看貨會業績預期,本次訂貨交易額預計為4.5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了31.51%,比2023年第四次看貨會下滑了6.05%。一位從業者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隨著全球市場恢復至疫情前開放的局面,人們會進行其他消費,“鉆石價格開始下滑。”

另外,部分從業者認為,實驗室培育鉆市場的增長也間接影響了毛坯天然鉆價格。
行業媒體National Jewelry在2022年援引市場分析師預計報道,全球實驗室培育鉆市場規模約為90億至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5.84億至717.6億元),占全球鉆石珠寶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其中,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大培育鉆石消費市場,銷售額占比高達80%。
隨著技術逐年成熟和產量逐漸上升,全球實驗室培育鉆價格每年都在下滑。根據貝恩公司報告,2020年拋光實驗室培育鉆市場零售價和批發價格,從2020年占天然鉆價格的35%和20%,已經下滑至2021年的30%和14%。
而CNBC這篇報道援引數據稱,2023年實驗室培育鉆價格已經跌到甚至只有天然鉆石的75%至90%。由于天然鉆石和實驗室培育鉆石在物理特性上并無二致,加上國際鉆石鑒定機構針對實驗室培育鉆也有了質量鑒定標準,實驗室培育鉆已經成為不少消費者(尤其是美國消費者)的替代性選擇。
這也迫使眾多知名鉆石零售商加碼投資實驗室培育鉆。像戴比爾斯、Signet(美國最大鉆石珠寶零售商)這類原本主攻天然鉆石市場的企業,以及潘多拉Pandora、施華洛世奇等輕奢類品牌,都以各自的方式推出培育鉆石產品。
獨立鉆石市場研究機構首席執行官Edahn Golan對CNBC表示,“(毛坯天然鉆石)價格很有可能持續下跌,尤其是因為實驗室培育鉆零售商的利潤率特別高,大概60%左右,而天然鉆石的利潤率相比之下只有34%。”
不過,這位分析師也指出,考慮到高昂的勞工成本,天然鉆價格到一定程度會止跌。“勞工成本一直在上漲,而鉆石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天然鉆價格不會突破天然地板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