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鳥資本
近日,上交所網站發布關于終止對舒普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舒普智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滬市主板上市審核的決定,舒普智能也成為全面注冊制下主板第二單IPO終止案例。
據了解,舒普智能和保薦人財通證券于2023年6月7日,分別向上交所提交了申請撤回申請文件的報告。
作為曾入選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舒普智能發生了什么?
曾因口罩機毛賺4000萬
資料顯示,舒普智能的前身是成立于2006年12月寧波舒普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而舒普智能則成立于2015年05月28日,主要從事服裝、鞋帽、箱包、汽車縫制零配件等行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縫制設備及相關軟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以及提供時尚產業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據招股書顯示,2019-2022年上半年,舒普智能的營收分別為5.29億元、4.87億元、6.2億元和3.4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1億元、5465.63萬元、8243.78萬元、5011.37萬元。
其中,2020年公司業績出現下滑,對此,舒普智能稱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響,特種縫制設備和自動縫紉單元兩類產品收入下滑。
舒普智能在2020年推出了自動化口罩機,當年實現收入7424.47萬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其他產品收入的下滑,銷售口罩機毛利率達到56.44%,舒普智能也因此實現毛賺4190.57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從舒普智能營收數據來看,2021年的收入相比2019年有了大幅提升,但凈利潤卻出現下滑,似乎有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從數據上來看,似乎與舒普智能的毛利率有關。
招股書顯示,2019-2022年上半年,舒普智能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7.49%、42.11%、38.32%和39.62%,2019年后便出現逐年下滑現象,其中貢獻收入超一半的特種縫紉設備毛利率降幅達到7.11%,另一大主力產品自動縫紉單元毛利率降幅高達10.97%。
專利糾紛長達數10年
作為國內較早從事特種縫紉設備的企業,舒普智能曾入選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舒普智能共擁有境內專利權467項,其中發明專利112項、實用新型專利301項,擁有境外專利16項,還主持或參與起草了14項國家標準、輕工行業標準及團體標準。
雖然企業一直在穩步發展,但舒普智能似乎一度陷入到專利糾紛之中。
資料顯示,在舒普智能成立之時,羅千、浙江舒普、浙江智普、陳偉希分別出資900萬元、8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發起設立舒普智能。
其中,浙江舒普是舒普智能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37.79%,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羅千直接持有公司6.16%的股份,并通過浙江舒普、浙江智普、浙江裕普、浙江恒普控制公司80%的股份的投票權,合計控制公司86.16%的投票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此外,羅千父親羅才升持有浙江智普66.24%出資額,合計持有公司20.66%的股權,羅千的前配偶李海燕通過浙江舒普間接持有公司7.56%股權。
另外,浙江舒普還將自身業務承繼給舒普智能。2017年初前浙江舒普陸續將特種縫制設備業務轉移至舒普智能,同年12月,浙江舒普業務變更為股權投資。2018年11月,浙江舒普將其投資的電機業務(紐新克電機)注入公司。
從2010年開始,浙江舒普與日本兄弟圍繞430電子套結機 (以下簡稱“430機型”)(專利號:200410095796.X、200510056264.X)、1310、2210、3020花樣機(專利號:200510056229.8)、9820 圓頭鎖眼機(以下簡稱“9820 機型”)(專利號:200610054932.X)進行了多起專利侵權的民事訴訟、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以及與之相關的專利行政訴訟。2013年日本兄弟在德國提起針對浙江舒普的不正當競爭糾紛訴訟。
據招股書介紹,2021年6月,舒普智能、浙江舒普與日本兄弟簽署和解協議。
根據協議約定,舒普智能和浙江舒普需于2025年2月26日前向日本兄弟分期支付和解費合計1600萬元,另外,協議限制舒普智能的430機型、花樣機的OEM客戶范圍,并限制舒普智能在德國銷售刻有“SUPREME”標牌的430機型、1310、2210、3020花樣機、9820機型。
另外,招股書顯示,舒普智能在2019-2022年上半年的境外收入分別為1.66億元、1.51億元、1.8億元以及1.33億元,主要集中在越南、印度、印尼、孟加拉等東南亞和南亞地區。
該筆和解費以及限制銷售或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對此,舒普智能稱,“雖然本公司、浙江舒普與日本兄弟之間針對歷史上的專利糾紛訴訟已作出妥善安排,但不排除未來本公司和日本兄弟之間、以及其他方之間就知識產權產生新的糾紛,如發生知識產權糾紛,將會對本公司的業務發展和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不過,這部分產品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對公司的經營發展影響有多大,目前尚不可知,還需要舒普智能進一步披露。
大筆分紅卻募資補流
據了解,舒普智能現金流似乎比較充足,2019年-2022年上半年,舒普智能經營性現金流分別為5914.12萬元、8316.46萬元、1.04億元和4140.42萬元。
截至2022年6月末,舒普智能擁有貨幣資金1.43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為26.88%,短期借款分別僅為2001.79萬元和1162.09萬元。
資料顯示,舒普智能本次IPO擬募資6.71億元,其中3.57億元用于年產3萬臺智能化縫制設備建設項目、1.48億元用于智能物流搬運及倉儲系統產業化項目、6566.85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智能化縫制設備建設項目已于2021年開工,截至2022年6月末,其對應的在建工程金額1777.12萬元。
令人覺得矛盾的是,舒普智能在運營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卻計劃將此次IPO募資中的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2019-2022年上半年,舒普智能連續四次進行了利潤分配,現金分紅的金額分別為1480萬元、2220萬元、4500.9萬元、3000.6萬元,累計達1.12億元。通過簡單計算可知,2019-2021年公司分紅總額0.97億元,占同期凈利潤總額2.38億元的40%。其中,2021年公司現金分紅比例占當期凈利潤超五成。
一邊大手筆分紅,一邊通過IPO募資填補,舒普智能募資補流合理性需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