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豹變 朱曉宇
編輯|劉楊
近日,抖音外賣業務被傳出全年GMV目標從年初的1000億元下調到了50億元。《豹變》就此事求證抖音的相關業務負責人,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下調目標,從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抖音外賣現階段的成績并不理想。
盡管如此,抖音外賣的野望仍在繼續。《豹變》獨家獲悉,抖音外賣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城試點的基礎上,將于6月底或7月初上線全國一二線城市的外賣業務,全面對標美團外賣,打起攻堅戰役。
對此,抖音生活服務相關負責人回復稱,目前沒有這個計劃。
不過,一位抖音供應商告訴《豹變》,他已經接到了抖音外賣將要在全國一二線城市上線的通知,并且不少供應商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而外賣功能具體什么時候上線是有考核的,正常情況下都會推進。
眼下,抖音外賣還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一位抖音的離職員工向《豹變》透露,由于外賣表現不及預期,原先制定的全國開城計劃或許會被推遲,但是外賣已經上線就不會隨意放棄,現在唯一不確定的就是時間問題。
01 抖音外賣的野望
抖音外賣上線數月,結果似乎不如預期。
據“晚點LatePost”報道,抖音外賣業務已放棄今年達成1000億元GMV的目標,并且將當前的重心轉為嘗試用更多方式跑通業務流程。
在脈脈平臺上有網友發帖稱,好多之前上線過抖音外賣的商家,都已經找不到外賣的入口。“去年年底,胡大飯店、便宜坊烤鴨等都在抖音做過外賣的廣告,我之前還點過,尤其是胡大開拓抖音外賣渠道還被宣傳過,但現在卻已經沒有外賣入口了。”
《豹變》在抖音上搜索發現,胡大飯店、便宜坊烤鴨、西少爺、金鼎軒等品牌商家,確實在抖音取消了“外賣到家”的選項,只保留了“優惠團購”。
其中一位商家負責人告訴《豹變》,保留抖音外賣的窗口,一方面也沒有太多單量進來,另一方面美團也能給到更多的流量扶持,整體來看還是美團的收入占據大頭,撤掉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而抖音正在試圖挽救局面,通過流量優惠的政策,把更多商家吸引過來。
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向《豹變》表示,大概從5月份開始,抖音開始對餐飲商家做流量扶持,營銷推廣費用的優惠力度很深,甚至比美團還便宜,吸引到很多品牌商家開通抖音外賣。
抖音的流量扶持似乎也小有成效。上述人士透露,也是從5月開始,抖音外賣三城日訂單總和就已經突破了10萬單,并且近一個月的日訂單量突破了20萬單,追趕美團外賣的勢頭非常猛烈。
而在今年1月到4月,抖音外賣的日訂單量還保持在1到2萬單量。
此外,據“Tech星球”報道,抖音APP正在內測獨立的外賣服務板塊,打造獨立的外賣“入口”和“商城”。點擊后會跳轉至外賣商城,外賣商家和信息會以從上到下依次排列顯示在商城中,便于用戶購買。
抖音把主動搜索才能找到的隱蔽入口,放在了非常明顯的同城板塊,這意味著抖音外賣在內部受重視的程度變高。同時,這樣也能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駐,并為商家帶來一些自然流量。
不過即便如此,抖音外賣想要追平1000億GMV的目標并不容易。按照平均客單價在110-130元之間推算,抖音外賣今年上半年實現的總GMV在15億左右,與1000億GMV的目標仍舊存在很大差距。按這個數字計算,相當于上半年抖音外賣只完成了全年GMV目標的1.5%。
02 美團抖音爭搶商家
美團內部早已將抖音外賣列為首要研究對象,一旦發現對手有新動作,會立即做出反擊。
據《豹變》了解,美團各地區的業務負責人為了留住連鎖品牌商家,會給出更大力度的優惠政策。比如,為了吸引更多的連鎖品牌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美團上,防止流量跳轉,會對商家進行流量扶持和競價排名的優化。
除此之外,4月初,美團在北京召集了全國300多家團購配送商,宣布將推出“團購配送”,雙方互相針對的態勢明顯。
4月18日,面對抖音在本地生活的競爭,美團又祭出大招——外賣直播,通過直播幫助更多餐飲品牌引流和銷售。而直播也將成為美團“神券節”的常規動作。據內部人士透露,此次美團直播推動的銷售數據,已經吸引不少品牌與美團接觸,并且主動參與并策劃接下來的美團直播。
抖音也在積極進攻,除了流量扶持之外,同樣在幫助連鎖品牌支持全國下單。
據了解,有部分餐飲商家開通抖音外賣之后,已經支持全國范圍內下單。以餐飲品牌“筆墨紙蝦”為例,用戶即便沒有刷到該品牌的廣告,但是通過搜索窗口找到鏈接下單,全國范圍內有商家覆蓋的地方,基本都提供配送服務。
以往抖音本地生活入口埋得很深,對商家來說,沒有自然流量自然需要買量推流,而推流下的沖動消費,才是用戶在抖音消費的主流心智。
不過,即便現在抖音已經上線獨立的外賣“入口”,自然流量相對較多,但是對比美團2022年在線營銷服務收入306.8億元的商業模式來看,不買量仍舊達不到商家的預期效果。
而據“晚點LatePost”報道,抖音在2022年上半年進行了多次測試,發現抖音展示的電商內容一旦超過8%,主站的用戶留存、用戶使用時長就會受到明顯的負面影響。同樣,抖音展示的本地生活服務廣告變多,用戶留存也會受到影響。
這說明,公域流量很難無止境地為電商、團購和外賣輸血。
從變現效率來看,外賣的商業模式是典型的臟活累活。雖然美團2022年報中,將外賣、到店酒旅、美團閃購、民宿及交通票務組成本地核心商業,并合并計算收入,但從2021年報來看,美團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收入為325億元,經營利潤率為43.3%;餐飲外賣業務的收入963億元,經營利潤率僅為6.4%。
在今年的財報電話會議中,美團管理層回答關于競爭問題時強調,美團今年將專注于創造外賣和到店的協同效應,并利用平臺能力鞏固現有優勢。
對于商家和供應商而言,巨頭之間相互競爭,反而是他們希望看到的情況。
“平臺多了,可提供的選擇也就多了,如果只有一方做大做強,上下游公司基本沒有話語權。”上述接近抖音的人士表示。
從美團對于抖音各種動作的積極回應,以及雙方對商家的爭奪來看,本地生活的激烈競爭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