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姍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6月20日,瑞士鐘表工業聯合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前五月瑞士腕表出口額已經超過100億瑞郎(約合人民幣801.07億元),較2022年同比增長11.3%。
其中,2023年5月瑞表出口額實現同比增長14%至23億瑞郎(約合人民幣184.25億元)。2023年5月瑞表出口量實現同比增長19.7%至23萬件,前五月瑞標出口總量則實現同比增長14.6%至84萬件。
延續2022年的市場走向,貴金屬材質腕表繼續廣受歡迎,5月出口量同比增長19.8%,出口額同比增長14.4%至8.5億瑞郎(約合人民幣68.09億元)。同時,金剛混合材料腕表增長也頗為亮眼,出口額同比增長27%至8.1億瑞郎(約合人民幣68.09億元)。貴金屬和合金材質極大的拉動當月瑞表出口的增長。
在高端腕表繼續領跑市場之際,低價和中高檔瑞表出口在當月也較2022年同期實現了大幅增長,只有定價在200至500瑞郎(約合人民幣1602至4005元)的腕表呈現負增長。該價格區間與智能腕表的價格比較接近。
2023年前五月大中華區繼續蟬聯全球最大瑞表出口市場,其中中國內地實現同比增長29.8%至11.36億瑞郎(約合91億元人民幣),中國香港特區實現同比增長26.1%至10.46億瑞郎(約會83.79億元人民幣)。
得益于內地和香港在2023年2月正式恢復通關,至香港的瑞表出口額連續數月實現增長。腕表、珠寶等高端零售品也成為兩地通關后恢復最好的零售品類。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6月數據顯示,近比較2023年4月與2022年4月(內地訪客人數幾乎為零)數據,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上升75.2%,大幅高于服裝類目38.6%的漲幅和藥物及化妝品類34.8%的漲幅。
另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前五月至中國內地的瑞表出口額仍未超過2021年前五月的表現。2021年中國內地高級制表市場創下了史上最好成績。
在各關鍵區域市場都表現出積極增長的情況下,出口至韓國瑞表額較2022年及2021年同期卻呈現雙負增長的情況。瑞士鐘表工業聯合會在報告中指出,這是由于“持續性的中國游客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