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6月20日,在首爾舉行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韓國現代汽車集團的CEO張在勛向外界表示,現代計劃出售在中國的兩家工廠,使合資公司北京現代的生產工廠數量降低至2家。
此外,由于現代汽車6年來在中國市場銷量出現銳減,現代計劃削減在華銷售車型,由目前的13款降至8款。
現代汽車2002年與北京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北京現代,2016年,北京現代銷量達到巔峰期的114萬輛,此后便持續下滑。2022年,現代汽車(包含起亞)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跌到34.3萬輛,僅占到現代集團在全球銷量的5%。同期,中國市場占據全球汽車市場份額的25%至30%之間。
北京現代的合資工廠分別設立于北京市、河北省滄州市和重慶市,數量共計5家,產能達到165萬輛。2021年,現代出售了北京現代第一工廠,理想接盤成為新的主人?,F代計劃再出售兩家工廠,其中一家是去年關閉的,另一家計劃今年關閉。
張在勛指出,近年來,現代汽車中國業務面臨著各種負面因素的困擾,現代計劃進行結構改革——余下的兩家工廠將提升生產效率,并作為新興市場的出口基地。在中國市場,現代汽車銷售的車型將從目前的13款減少至8款,并計劃以上海為中心銷售高檔車型“捷尼賽思(Genesis)”和SUV等高價位車型。此外,為了提升已受損的品牌形象,現代汽車將專注于高性能車型。
有分析認為,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困境可能不僅僅是由于政治因素和新能源轉型的緩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產品競爭力的不足?,F代汽車在中國設立真正意義上的研發中心要比其他合資品牌晚了很多,而且其在引進車型和適應性改進方面很少采納中國方面的建議。與中國品牌相比,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現代汽車都無法占據優勢。
另一方面,盡管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表現持續退步,但現代似乎并不著急。2022年,現代汽車集團以688萬輛銷量超過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通用、Stellantis集團,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豐田和大眾集團。
根據三星證券的預測,豐田和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將分別減少一半,而現代汽車在美國和印度市場的產量可能會增加160萬輛。“現代汽車集團(包括起亞在內)到2026年將以920萬的銷量成為全球第一的整車集團?!?三星證券在《2026年,全球第一企業將發生變化》報告中預測。
這顯然意味著現代正在逐步將自己的重心從中國市場抽離,不過北京現代負責人在近日在最新車型Musa沐颯的發布會上說道:“我們希望北京現代能夠重新回到合資企業領導者的位置上去?!?/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