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oodaily每日食品 Sabrina Li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疫后健康意識的提升,消費者對營養補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據dmc《營養補劑洞察報告》調研,超半數消費者在疫后對營養補劑的關注度提升,維礦類產品在認知度和初購率上均表現最佳。
與此同時,Foodaily觀察到,過去一段時間,眾多新老品牌紛紛入局維礦補劑賽道,并在產品介紹中都將維礦成分的添加量作為主要亮點,大有“唯添加量論好壞”之勢。
然而Foodaily發現全球保健食品三大ODM企業之一的大江生醫在2023HNC健康營養展上推出的概念新品“加減乘除”系列則以“高吸收率”為亮點,強調維生素與礦物質(以下簡稱“維礦”)成分在體內的吸收效果,而高吸收率的實現則依賴于大江生醫全新的專有技術“Double Nutri Solid”。
那么在消費者追求功效成分含量的當下,高吸收率為什么值得單獨拿出來說說,可以為產品帶來什么樣的加成?“Double Nutri Solid”技術提升維礦產品功效表現的奧秘在哪里?維礦補充劑還有哪些發展的方向?
01 從卷含量到卷吸收率,千億維礦市場的風要變了?
1、維礦賽道開卷,功效和含量成為競爭風向標
據星圖數據《2023維生素行業發展分析報告》,2022 年中國維生素與膳食補充劑行業(VDS)零售總規模約為2002億人民幣,增速約為4.9%。伴隨眾多玩家的入局,維礦賽道也催生出同質化、價格戰等問題,基于此,比拼功效成分的添加量成為不少品牌尋求破圈的方向。
但另一方面,產品功效性體感不明顯是維礦類產品持續存在的痛點,dmc《營養補劑洞察報告》表明,影響再次購買營養補劑的原因之一就是效果差,這也說明單純增加添加量無法有效說服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在同質化競爭中,不少產品對此的解決方案仍是以提高功效成分含量為主,從其他方向解決的嘗試較少。
但是大江生醫指出,對于以功效說話的營養補劑,除了考慮添加量外,更應考慮的是與功效直接掛鉤的有效成分吸收率。
2、不止應該關注含量,更應該關注是否有效吸收
1)明確/糾偏:添加量≠吸收量
在傳統”吃啥補啥”觀念的影響中,“多吃多補”也被代入其中。伴隨消費者對于營養、健康的訴求,維礦補劑產品中功效成分的添加量也逐漸看漲,人們想當然的認為吃進去的越多對身體越好,這實際上是混淆了“添加量”與“吸收量”兩個概念。吃進多少不代表會被全部吸收,而最終會對人體起促進作用是實際吸收的分量。因此,與其盲求添加量,更應該關注的指標是吸收量。
2)維生素、礦物質的吸收是難點
就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度而言,其吸收效率受多重因素影響,除了個體腸道健康差異、使用量以外,維礦產品的成分、理化特性也影響著吸收效率。
以維生素C為例,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很容易被人體代謝并排出體外。根據研究表明,在高劑量 (單次大于200mg維生素C) 補充條件下,生物利用率反而較低。另外維生素C常以結晶型態口服攝取,容易在腸道中破壞降解,從而無法發揮全部效用。也就是說,如果對維生素C沒有經過適當的處理,采用合適的加工方式,人體無法高效利用高劑量的營養素。
圖片來源:katygastro
3)銀發和嬰幼兒維礦吸收更應被關注
銀發人群和嬰幼兒都存在吞咽能力有限,消化吸收力偏弱的處境,在服用傳統維礦補劑時面臨諸多挑戰,除去常見維礦產品的片劑或錠劑帶來的吞咽難題,維礦補劑的低吸收率也意味著消費者在選用這類產品時面臨增加服用劑量則加重消化吸收負擔,或劑量不變但功效不明顯的兩難境地。
3、消費者越來越專業理性,“有效”成為賽道下一個突圍關鍵
從沖動消費到理性消費,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埃森哲發布的《2022中國消費者洞察系列報告》提出,“新理性主義”成為消費趨勢之一,疫情以來,消費者更加嚴格地審視需求,關注商品的本質,在多種品牌和渠道之間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選項。
以益生菌產品為例,消費者不再單純追求益生菌的添加量。據中國營養學會數據顯示,功效、安全性、益生菌在腸道內的存活量是消費者選擇益生菌產品時優先考慮的三種因素。
相較于花式營銷,現在的消費者需要更權威、更專業的數據、報告、體驗等證據來證明產品本身的專業性。就維礦產品而言,“有效”是驅動消費者做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營養補充的重點在于吸收利用,打造“易服用,高效吸收,高生物利用度”的維礦補劑勢在必行。
02 Double Nutri Solid技術加持,維礦補劑開啟“高吸收”紀元
也正是洞察到這一賽道痛點,大江生醫自主研發了“Double Nutri Solid技術”,旨在解決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劑的吸收率問題。
圖片來源:大江生醫
1、專利技術加持脂質體,雙Buff護力功效物質
那么Double Nutri Solid技術是如何實現維礦產品的高效吸收?深入挖掘其作用機理后,我們發現這離不開“包覆技術”與“脂質體”的強強聯手。
脂質體也稱微脂粒,是由磷脂和膽固醇組成的脂質雙分子層所構成的封閉囊泡,具有類生物膜結構,具有高度的靶向性、緩釋性和親膚性,不僅可用于醫學,還可用于食品行業、化妝品行業等方面。
大江生醫使用專利技術制備的脂質體,具有比傳統脂質體更高的包封率和更好的穩定性,可以滿足同時包含油溶性和水溶性維礦且成分間互不干擾。
與傳統脂質體相比,專利技術打造的磷脂聚合體,會形成親水-疏水介面結構,可有效降低維礦物質在消化道內的降解率;在高劑量情況下,微脂體有助于幫助緩釋,不僅延長了功效的持續時間,還提高了腸道細胞對營養成分的吸收率,并減輕胃腸道功能可能出現的功能紊亂。
2、高倍吸收,實現維礦成分高度利用
在專利制備工藝下,采用Double Nutri Solid技術的維礦成分在臨床實驗中的表現也相當亮眼。
仍是以維生素C為例,一項針對Double Nutri Solid Vit.C 粉末在人體吸收率的實驗結果表明,經Double Nutri Solid技術處理的維生素C比未經處理的在人體內吸收效果較佳,吸收量顯著增加近2倍,并且在體內的停留時間可持續達8小時。
這一實驗結果也充分說明,Double Nutri Solid技術在提高維礦成分生物利用率方面具備充分的優勢。
圖片來源:大江生醫
3、固液兼備,推動維礦產品高“效”吸收范式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技術也正是大江生醫依托于此前推出的“雙營技術”針對維礦產品的專有迭代升級。與“雙營技術”只能用于液態體系不同,升級的Double Nutri Solid技術專用于與維生素、礦物質相關的固態產品中,從而革新以片劑、錠劑為主要劑型的維礦補劑的產品升級。
Foodaily也了解到,在對雙營技術體系的持續研發中,大江生醫已陸續投入1.2億元資金,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和澳大利亞申請多項發明專利。并在2018-2020年期間榮獲“日本東京發明獎”銀獎、“加拿大國際發明獎”金獎、“倫敦國際發明獎”金獎等多項殊榮。
03 擺脫千篇一律,維礦補劑還能如何升級?
隨著人們對整體健康狀態的愈發關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嘗試通過維礦補劑滿足健康需求。面對市場中涌入的龐大客群,不少品牌也開始從功效、人群、劑型等方面開始創新突破。
1、多管齊下,全方位支撐實際功效
對消費者而言,服用維礦補劑只是實現健康功效的手段而非目的。當單一營養成分的補劑沒有辦法滿足功能需求時,消費者會選擇多樣的補劑同時補充。然而,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和專業意見指導,這種方式有可能造成其中的功效成分間“打架”,不僅吃了沒有效果,還加重了體內消化吸收的負擔。
復合型營養補劑則省去了消費者購買產品時專業問詢、選擇和拼配的時間,可一步到位的滿足消費者的特定需求。
以針對免疫支持的“體質加法”為例,其中包含LIPO VC膠囊、TCI007 益生菌膠囊、適應原草本組合、酵母鋅四種作用不同的免疫相關補劑。而這種在同一體系下生產出的配方,則不用擔心成分間的不相容,反而是會發揮出“1+1>2”的功效,相較于消費者的非專業搭配,這一復合補劑的解決方案可無負擔的全方位照顧到消費者對特定功效的需求,并且極大的簡化了購買流程。
2、精細化人群,滿足花樣需求
傳統的營養補劑功能偏向滿足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伴隨消費者的養生年輕化趨勢,各細分人群對營養補劑也有獨特的需求。在產品創新時,針對不同人群的營養需求作出更多的升級劃分,從細分賽道切入,開拓適配不同消費場景的專業化營養補劑。
比如營養補劑品牌Hum Nutrition,深耕美容營養場景,針對消費者的不同訴求開發出針對皮膚、情緒、毛發和身體四個方向的多款營養補劑,其產品線非常精細的詮釋了女性健康美容的一些關注需求,例如Kill Nails針對指甲和頭發健康,Mighty Night針對皮膚細胞在夜間的更新。
圖片來源:Hum Nutrition
GNC健安喜洞察到打工族和熬夜人群越來越多,大家在熬夜前后對于養生、進行補救的意愿不斷加深的心理,推出復合輔酶q10軟膠囊,一顆搞定“護心、護肝、護免疫”三效合一的目的。德國 Fembites 的創始人長期受經前綜合癥(PMS)的困擾,在得知約有85%的經期人群患有PMS后,她聯合營養學家和婦科醫生共同開發了一款可以緩解PMS帶來的身體不適、情緒低落等不良癥狀的Fembites femgums Fruit Gum,具有改善經期荷爾蒙健康的功效。
3、劑型升級,營養補劑更宜吃
在維礦產品中,片劑和錠劑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然而,作為一種廣受歡迎的劑型,錠劑和片劑也一直存在劑型較大、適口性較差等困擾,影響著消費者堅持服用營養補劑。因此,對片劑錠劑的升級勢在必行,同時開發更多新鮮劑型也將成為升級方向之一。
基于常規片劑的這些痛點,“小而精”成為營養補劑的發展方向。Double Nutri Solid技術可以使脂質體內的營養素高倍富集,顯著提高營養成分在體內吸收效率,實現維礦產品的高功效表現。也正因此,可以大幅度減少片劑、錠劑的體積,實現維礦產品“小小一片包含大大效果”,從源頭改善消費者服用體驗。
在補劑類型上,維生素軟糖也成為近年來廣受歡迎的類型。此外,噴霧、口腔速溶條等新劑型也逐漸出現在維礦產品中。SpectraSpray Global洞察到消費者對于營養補劑便攜性的需求,開發出一系列裝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噴霧型補劑,隨走隨噴,不需要用水含服,更適合戶外場景。
圖片來源:SpectraSpray Global
04 總結
歐睿數據表明,在中國維生素與膳食補充劑行業的滲透率上,我國與美國、日本等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存在較大的的增長空間,美國、日本45歲以上人群日常服用維生素與膳食補充劑的占比超過60%,在中國該人群占比僅約20%。
從追求產品含量高添加到功效成分的高吸收率,比拼內容的改變不僅是消費者更加理性務實的選擇,也是新產品對自身質量的強烈認同。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剝去包裝的外殼,功能性產品的比拼內核始終以技術說話。
在發展前景廣闊的營養補劑市場,期待在新技術的驅動下,營養補劑迎來更大的市場規模。
參考鏈接:
[1] 股價暴跌40%,這個龍頭迎來拐點!
[2] Nutrients 2013, 5, 4284-4304; doi:10.3390/nu5114284.
[3] Michels, A. and Frei, B., 2013. Myths, artifacts, and fatal flaws: identifying limit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in vitamin C research. Nutrients, 5(12), 5161–5192.
[4]《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發布會圖文實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5]跳出“爆品反噬”陷阱,掀起營養補劑長銷新革命,Foodaily每日食品
[6]行業預覽!2022年中國維生素行業發展環境(PEST)分析「圖」,智研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