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旅
端午假期臨近,有關出境游的搜索預訂量也呈現上漲趨勢。
來自飛豬平臺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端午假期出境游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5倍,出境游商品支付均價同比降低了約一半,相較于“五一”假期也下降了10%左右;另有來自航旅縱橫數據顯示,出境熱門目的地top10中排名前三位的是中國香港、韓國首爾和泰國曼谷。
而在7月暑期即將來臨之時,被搜索最多的國外目的地依然有泰國身影,一份來自民宿平臺愛彼迎的搜索數據顯示,中國用戶在今夏(7月1日-15日)十大熱搜目的地國家中,泰國位列第一位,且持續蟬聯榜首。
數據可見,下半年中國游客對于去泰國旅行的熱情依舊,從市場角度,經歷了近半年復蘇,再次等來中國游客回歸的泰國旅游市場也在發生新改變。
就在5月30日-6月2日,泰國最大旅游交易展TTM+在曼谷舉辦,來自中國不同城市的近百位旅行社業者參加了此次交易會,他們中有的業者是闊別疫情后首次回到泰國談資源合作,有的已經往返泰國多次,見證了當地資源方是如何一步步回到以中國游客為重心的服務狀態,還有為專門挖掘新高奢酒店資源而來的定制游機構業者,盡管覆蓋的客群存在一定差異,但作為洽談商來說他們的共同感受之一就是市場在變,從產品到服務,出境游資源需要重新梳理,市場也要重新做。
高凈值客群成“香餑餑”,目的地與旅行社都在期待
在疫情后到訪泰國的首批中國游客中,年輕化與高凈值成為最顯著的標簽。
泰國國家旅游局東亞司司長李文華在接受聞旅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尚未有更詳細的客群畫像,但是可以看到的明顯特征是,現階段來到泰國旅游的中國游客多為18-30歲,基本不超過35歲,他們很多是從事靈活工作的新媒體業者,時間自由,也有較高的收入,具備高消費能力,更喜歡親近自然以及深度體驗的產品。
從年初政策調整重新開放至今,已經有4個月時間,根據泰國國家旅游局官方公布的數據,截至5月27日到訪泰國的中國游客數量已經突破100萬,僅次于馬來西亞,位居泰國入境客源國的第二位。
而根據李文華分享的更詳細數據,目前每天入境泰國的中國游客大概在1萬人次左右,下半年因為暑期及十一假期等出游旺季的存在,對于能夠吸引的中國游客到訪人次有更高的期待,每天預計可達1.5萬至2萬。2023年泰國全年的目標,是希望能達到500萬人次。
在這500萬中國游客的目標中,泰國希望吸引的也是年輕化與高凈值客群,并借此機會實現客群結構的調整。這樣的調整并不是針對游客本身,而是早在疫情前就存在的低價團問題。一方面中國游客對于旅游產品的需求在變化,需要更好體驗的旅游產品,另一方面,低價團導致的不好體驗也會損傷泰國在中國游客心中的形象,不利于泰國旅游長期健康發展,走高品質發展道路是符合大趨勢的。
“我很高興看到近百家中國旅行社業者來參會,也希望向他們包括更多旅行社業者傳達,經歷疫情之后新的旅游趨勢已經形成,小團出游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目前泰國接待的旅行團中大多是3-4人的小團,最多的也就12-18人,此前三四十人的大團產品策略需要調整,從大改為小,從觀光式游覽到深度體驗,需要挖掘新資源,策劃新產品,如此才能更好服務游客。這是作為目的地及業者,都應該關注到的。” 李文華這樣講到。
而對于這一點,到場參會的國內定制旅行機構6人游東南亞&海島&郵輪總監高朦對聞旅表示認同,此次來泰國,除在TTM+上與當地業者的洽談外,她也約了一些酒店的實地探訪,以高星級酒店為主,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些高品質的新酒店資源,特別是擁有特色體驗項目的更是加分項。因為對于定制游客人來說,體驗感要比價格更重要,游客愿意為好體驗花錢,這次來泰國也在積極地拓展新的高端旅游資源,為下半年暑期及十一旅游業務的恢復做準備。
另一定制游業務為主的天津優游天下負責人也表示,三年時間,即便是之前常做的目的地現在也有很強烈的陌生感,各種資源以及對接人,都需要見面之后再熟悉,很多常用的酒店,也跟新資源一樣,需要重新熟悉,因為他們可能做了裝修升級,增添了新服務項目等等,因此參加線下面對面的交易會還是很有必要也很及時。
從目前她服務的游客需求來說,感受深刻的是大家確實更追求體驗感,特別是希望能有本地化的深度體驗,比如酒店高品質的下午茶,河畔瑜伽,療愈體驗等等,而不是單純趕行程逛景點。而且客人的自主意愿表達的更清晰和強烈,會為了自己想要體驗的項目增加成本,對于服務者而言,只需要找到好的產品,呈現給游客,這也是她目前參加旅游交易會以及實地考察目的地時最關注的。
從大旅行社角度,對于出境游市場的感知也是如此。來自眾信旅游旗下竹園國旅酒店資源負責人對聞旅講述,參加TTM+旅游交易會已經是她疫情之后第二次來泰國。泰國是竹園國旅最重要的出境游目的地之一,早在大年初二,她就已經率先來泰國看資源,疏通供應鏈。彼時印象最深的,就是很多酒店甚至連中文銷售都沒有,資源鏈缺失,即便有游客想要跟團來旅行,都沒有充足的地接服務可供匹配。如今隨著中國出境游的恢復,大部分酒店及服務資源方都配備了中文銷售,也更加重視中國市場份額。
據悉,目前竹園國旅每個月有多團赴泰,其中很多旅游團不乏商務會議及團建。從跟團游角度,成團體量確實也沒有疫情前那么大,游客對于住宿標準,游玩體驗的要求是更高的,這是國內游就可以看到的趨勢,到了出境游依然如此。因此在她洽談和續約的酒店中,很多也都是高星級酒店,不僅僅是考慮客房規模,更重要是能保障游客住的安心,玩的開心。畢竟當下赴泰旅游的跟團游產品價格,也比疫情前要高出許多,一方面是交通等硬性成本增長,另一方面,就是游客對于產品品質的期待需要更好產品來匹配。
更精致和挑剔了?泰國當地業者眼中的中國游客新變化
相較于中國2023年才宣布調整出入境政策,重新啟動出境旅行,泰國于2021年11月1日起就已經宣布打開國門,迎接國際游客的回歸。
在中間一年多時間里,泰國旅游市場從客源接待上也發生了許多趨勢變化,據多位曼谷酒店業者表示,其接待入住的客人以馬來西亞、印度、日韓以及歐美旅客居多,中國游客截至目前恢復的程度依然十分有限。
泰國知名酒店品牌盛泰樂酒店及度假村集團(Centara Hotels & Resorts)亞洲銷售總監馬旭在接受聞旅采訪時表示,當前到泰國旅游的中國游客還是以自由行為主,純觀光的團客恢復數量有限,跟團客人更多是大型會議團,獎勵旅游團等,但相較于疫情前,目前其旗下泰國酒店的同比2019年恢復情況大約在35%左右,恢復力度有限。
據了解,盛泰樂酒店及度假村集團(Centara Hotels & Resorts)于1983年成立,總部設在泰國曼谷,是泰國最大酒店管理公司之一,在曼谷、清邁、芭提雅、普吉島、蘇梅島等中國游客熱衷的泰國旅游目的地有42家酒店在經營。無論是商務旅行、休閑度假還是家庭度假等不同需求的客群,都能滿足住宿游玩需求,且業務已經拓展至日本、阿聯酋、馬爾代夫、卡塔爾、斯里蘭卡、越南以及阿曼等國。
“中國出境游重啟后,我們就第一時間與中國的旅行社業者做了信息互通,也發現在經歷了三年時間之后,中國游客的出游需求及偏好是已經發生變化的,我們的酒店從奢華到經濟可以滿足不同消費客群,但整體來看,奢華酒店的恢復要更強勁一些。率先出境旅行的客人,更希望體驗安全、高品質的住宿,價格并不是第一考慮要素,這個趨勢非常明顯。”
但他同時也提到,這不僅僅是中國游客的變化,來自其他國家的客人也有同樣的需求表現,目前在泰國高奢酒店資源還是比較搶手的,未來更多中國游客回歸之后,其實是要面臨和其他國家游客“搶”好酒店的現實情況。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游客不重要,相反,中國游客對于泰國而言依然十分重要,是最主要的客源市場之一,這其實也在倒逼泰國旅游服務業者,包括酒店經營者,不斷去提升產品品質及服務體驗。
這一點,來自曼谷另一高奢酒店雅典娜豪華精選酒店的銷售經理也表示認同。作為一家獨具歷史人文,由皇家住宅坎德哈瓦斯行宮改建而來的酒店,雅典娜豪華精選酒店在泰國恢復入境旅行之后受到了來自多國游客一如既往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高端典雅的建筑風格與居住環境,更在于用心打造的深度體驗項目,讓客人不出酒店也能開心度過一整天。比如沐浴及汗蒸、水療護理、泰式按摩、Fight for Fit 泰拳體驗課程、泰餐烹飪體驗、泰國服飾體驗及拍照留念等,入住的客人都可參與體驗。
“我們是萬豪旗下品牌,不久前也跟隨萬豪集團旗下其他酒店品牌一起到中國主要城市進行了路演推廣,目的就是希望讓更多中國旅游業者以及游客認識雅典娜,包括此次參加TTM+旅游交易會,也與很多中國旅行社業者做了洽談,特別是高端定制機構,從產品品質及性價比來說,我們的產品供給與他們的需求匹配度非常高。也期待通過同業推廣及在中國新社交媒體小紅書上的C端推廣,未來可以迎接更多中國游客入住。”
上半年出境游市場恢復有限,下半年值得更高期待嗎?
從與國內一線旅行社業者及泰國當地業者的交談中可以感知到,盡管中國重啟出境游已經將近半年時間,但市場的整體恢復進程是相對較慢的。有業者將其比喻為擱置許久的機器想要運轉,不僅僅需要檢測各種零件,生銹、壞掉的部分還要重新替換、修復。
不論是游客還是服務于游客的業者,需要時間來重新梳理資源,跑通市場。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已經是率先跑在面前的目的地,不論是從政策支持還是航班運力恢復,要明顯優于歐美及中東目的地,但盡管如此,東南亞國家的旅游復蘇也還要經歷一段爬坡期。
“我們樂觀預期,暑期到來后赴泰旅游的中國游客將會迎來一波增長,從接待能力而言目前的泰國旅游業者已經做好準備,但整體游客量與疫情前相比,仍會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更多時間來等市場完全恢復。出游成本來說,目前大交通成本,當地用車及景區項目等已經在逐步恢復服務能力,價格也會隨之歸回正常,而酒店價格從市場重啟至今,整體并沒有太大漲幅,所以是利好游客下半年出游的。因此相信隨著中國往返泰國航班的增加,以及更多業者的回歸,到泰國旅游的花費有望進一步降低。”有業者這樣分析道。
這一趨勢在端午小長假就已經開始顯現,來自攜程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出境游預訂同比增長超12倍,且出行成本進一步降低,目前攜程平臺上,端午假期出境單程機票含稅均價比“五一”期間價格降低約6%。而從航班運力恢復的情況看,泰國民航局已經與10多家中國航空公司洽談增加航班事宜,自6月1日起,中國飛赴泰國航班預計增加到每周約430班。
影響出境旅行旅客規模的除了航空運力,還有來自簽證的便利程度。出境游重啟之后,辦理簽證的復雜程度升級成為出境去往大部門目的地國家時面臨的現實問題。包括泰國在內,簽證需要準備的資料種類變多,出簽時間變長的現象十分常見,對于游客出游的熱情也造成一定的影響。
對此,李文華司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2021年9月開始,泰國對中國就開始試點電子簽證,無需向泰國駐華使領館遞交護照和相關紙質版簽證資料,只需在線申請即可。這個系統是一個新系統,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還存在一些需要優化的地方,但本意是希望能更方便赴泰旅行的中國游客申請辦理簽證,隨著系統不斷完善以及中國游客習慣于提前申請電子簽證,相信簽證問題會得到有效的解決。另一方面,簡化簽證材料以及縮短出簽時間,也是泰國政府各相關部門正在努力推動落實的。
根據最新消息,泰國外交部領事司于6月17日邀請了涵蓋旅游和安全領域的9個政府部門的代表,就中國游客入境泰國的篩選和處理方法進行了討論并得出結論,領事司將強調與駐中國的大使館和領事館就統一的簽證審批標準進行協商,以確保簽證審批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除非需要進行補充材料的情況。目前,電子簽證系統的第一階段已經準備就緒,每年可以處理500萬人的簽證申請。而在將于2024年啟動的第二階段,該系統將能夠處理1500萬人的簽證申請。
從市場及政策的雙向利好消息可以預測,今年下半年中國赴泰國旅游的游客規模將會迎來更大的好轉,500萬入境游客的目標也更有望順利實現。據了解,有旅行社已經計劃7月份有重啟赴泰旅游的包機,不過與疫情前的包機團隊游產品會有顯著區別,會更注重高品質團,且以小團為主來操作,但畢竟是疫情后的第一個暑期,大眾的出境游需求究竟能恢復到何種程度還不敢下定論,加之目前國內旅游的恢復勢頭也很強勁,如果包機不及預期,隨時也可能會再停掉。站在企業角度,不虧還是大前提。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出境游的快速恢復期應該是在2024年,今年下半年出境市場會好一些,但也不會太理想,還是跟市場大環境以及消費者心態有關,能走出國門旅行的仍會是高凈值消費的小眾客群,大眾出境游需要以更多耐心來等待。”該業者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