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訂單量價齊升,中國船舶股價創7年新高,新一輪船舶周期啟動?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訂單量價齊升,中國船舶股價創7年新高,新一輪船舶周期啟動?

1-5月全國造船新承接船舶訂單量264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9.5%

圖片來源:圖蟲

記者 | 沈溦

伴隨著船舶訂單的量價齊升,中船系概念股6月20日迎來集體大漲。

千億造船龍頭中國船舶(600150.SH)早盤一度漲停,最終報收32.70元,漲幅8.46%,成交額75.61億,該股價也是公司近7年以來新高。

此外,中船系上市公司中,中國動力(600482.SH)漲4.40%,中船防務(600685.SH)漲4.17%,中船漢光(300847.SZ)、昆船智能(301311.SZ)、中船科技(600072.SH)等也集體上揚。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消息,2023年1-5月,全國造船完工量164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5.4%;新承接船舶訂單量264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9.5%。截至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179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5.5%。

此前,中船系多家上市公司在集體業績說明會時均表示,新船市場行情、訂單情況都處于上揚階段。

中國重工董事長王永良表示,公司手持訂單排期已至2027年,生產任務較為飽滿。

中船防務總經理陳利平也表示,公司在手訂單飽滿,目前手持造船訂單交船期最遠已排至2027年。

國動力董事長李勇表示去年公司船海產業新簽合同187.34億,同比增長將近20%,且新簽訂單價格也有所增長。另結合目前船廠訂單的排產情況來看,公司未來2—3年船海產業收入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中國船舶集團江南造船副總經理林青山則表示,到目前為止,民船訂單已經承接了大概300億元,2026年已經全部接滿,2027年接了快一半,甚至有些生產線已經排到2028年。

此外,4月6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在北京簽訂合作協議,協議包括建造2型1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金額達210多億元人民幣,創下了中國造船業一次性簽約集裝箱船最大金額的新紀錄。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008年起,受全球經濟和貿易量增速下滑影響,國際船舶需求近十幾年處于長期低迷期,中國船舶自2012年開始扣非凈利潤已連續虧損11年,股價從歷史高點下跌最多超過了90%。

不過,近兩年來,船舶制造周期逐漸回暖。

造船是典型的周期型行業,景氣度主要受宏觀經濟、全球貿易、大宗商品價格、舊船更新等因素影響,周期的盛衰更替往往長達20年之久。2021年,全球新船訂單量共計1746艘1.23億載重噸,合同價值總計1096億美元,創下過去10年來的次高紀錄。

到了2022年,新船訂單雖然增速放緩,但是造船的價格開始上升。據央視財經報道,當前船舶需求旺盛,疊加原材料漲價和設備升級帶來的綜合成本上漲,新船價格正在持續上漲。

根據克拉克森最新披露的數據,5月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突破170點,環比增1.7%,同比增6.3%,連續4個月增長,創2009年以來新高。

東莞證券近日研報認為,國際航運市場逐步回暖,新一輪船舶周期已經啟動,當前船舶板塊業績開始逐步改善,預計老舊能源船只退役更換將進一步推升行業景氣度。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指出,本輪船舶周期上行的起因是外部因素(疫情、俄烏沖突等)的沖擊使得下游航運公司經營情況大幅提升,帶動上游船舶板塊上漲,整體呈現船型輪動的特點。隨著船舶逐步進入拆解周期,內部因素將會取代外部因素成為船舶行業制造上行的主要動力。持續上漲的船價對船舶企業有助于改善船舶企業的盈利能力,建議關注船舶企業長期投資機會。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訂單量價齊升,中國船舶股價創7年新高,新一輪船舶周期啟動?

1-5月全國造船新承接船舶訂單量264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9.5%

圖片來源:圖蟲

記者 | 沈溦

伴隨著船舶訂單的量價齊升,中船系概念股6月20日迎來集體大漲。

千億造船龍頭中國船舶(600150.SH)早盤一度漲停,最終報收32.70元,漲幅8.46%,成交額75.61億,該股價也是公司近7年以來新高。

此外,中船系上市公司中,中國動力(600482.SH)漲4.40%,中船防務(600685.SH)漲4.17%,中船漢光(300847.SZ)、昆船智能(301311.SZ)、中船科技(600072.SH)等也集體上揚。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消息,2023年1-5月,全國造船完工量164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5.4%;新承接船舶訂單量264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9.5%。截至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179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5.5%。

此前,中船系多家上市公司在集體業績說明會時均表示,新船市場行情、訂單情況都處于上揚階段。

中國重工董事長王永良表示,公司手持訂單排期已至2027年,生產任務較為飽滿。

中船防務總經理陳利平也表示,公司在手訂單飽滿,目前手持造船訂單交船期最遠已排至2027年。

國動力董事長李勇表示去年公司船海產業新簽合同187.34億,同比增長將近20%,且新簽訂單價格也有所增長。另結合目前船廠訂單的排產情況來看,公司未來2—3年船海產業收入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中國船舶集團江南造船副總經理林青山則表示,到目前為止,民船訂單已經承接了大概300億元,2026年已經全部接滿,2027年接了快一半,甚至有些生產線已經排到2028年。

此外,4月6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在北京簽訂合作協議,協議包括建造2型1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金額達210多億元人民幣,創下了中國造船業一次性簽約集裝箱船最大金額的新紀錄。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008年起,受全球經濟和貿易量增速下滑影響,國際船舶需求近十幾年處于長期低迷期,中國船舶自2012年開始扣非凈利潤已連續虧損11年,股價從歷史高點下跌最多超過了90%。

不過,近兩年來,船舶制造周期逐漸回暖。

造船是典型的周期型行業,景氣度主要受宏觀經濟、全球貿易、大宗商品價格、舊船更新等因素影響,周期的盛衰更替往往長達20年之久。2021年,全球新船訂單量共計1746艘1.23億載重噸,合同價值總計1096億美元,創下過去10年來的次高紀錄。

到了2022年,新船訂單雖然增速放緩,但是造船的價格開始上升。據央視財經報道,當前船舶需求旺盛,疊加原材料漲價和設備升級帶來的綜合成本上漲,新船價格正在持續上漲。

根據克拉克森最新披露的數據,5月克拉克森新造船價格指數突破170點,環比增1.7%,同比增6.3%,連續4個月增長,創2009年以來新高。

東莞證券近日研報認為,國際航運市場逐步回暖,新一輪船舶周期已經啟動,當前船舶板塊業績開始逐步改善,預計老舊能源船只退役更換將進一步推升行業景氣度。

中信建投證券研報指出,本輪船舶周期上行的起因是外部因素(疫情、俄烏沖突等)的沖擊使得下游航運公司經營情況大幅提升,帶動上游船舶板塊上漲,整體呈現船型輪動的特點。隨著船舶逐步進入拆解周期,內部因素將會取代外部因素成為船舶行業制造上行的主要動力。持續上漲的船價對船舶企業有助于改善船舶企業的盈利能力,建議關注船舶企業長期投資機會。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青区| 东莞市| 寿阳县| 深泽县| 宣武区| 长兴县| 杭州市| 长宁区| 澳门| 乌拉特前旗| 达州市| 康平县| 襄垣县| 随州市| 栖霞市| 阳江市| 资溪县| 桐庐县| 会同县| 岫岩| 越西县| 隆回县| 鄂伦春自治旗| 屏南县| 介休市| 正阳县| 泰来县| 左贡县| 莆田市| 于田县| 鄢陵县| 保康县| 璧山县| 泸西县| 南京市| 崇仁县| 陆河县| 曲水县| 无锡市| 安丘市|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