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晨光
中天金融即將退市。
近日,*ST中天公告稱,中天金融股票在今年4月17日至5月18 日期間,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觸及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第9.2.1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的審議意見,深交所決定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同時,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 年修訂)》第9.1.15條、第9.6.10條第二款的規定,公司股票因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被本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不進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將于深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后十五個交易日內摘牌。
匯添富基金也指出,根據《中國證監會關于證券投資基金估值業務的指導意見》的有關規定,匯添富基金與基金托管人協商一致,決定自2023年6月16日起,對旗下證券投資基金所持有停牌股票“*ST中天”按照0.01元進行估值。
中天金融是貴州省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據其官網介紹,中天金融成立于1978年,1994年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貴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是省內規模大、綜合實力強的民營企業之一,擁有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經營范圍主要為房地產開發、保險、證券等業務。
2007年,羅玉平通過借殼入主貴州首家上市公司世紀中天,開啟了中天金融的擴張之路。羅玉平將公司名稱改成了“中天城投”,此后的幾年,中天城投就在房地產領域跑馬圈地。
2015年,中天城投開始全面往金融方向轉型。它先后以入股增資的方式控股中融人壽、?;C券、貴安銀行、貴山基金等金融行業各個業態的公司,成為了一家擁有包括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等金融牌照的金融公司。
2017年,羅玉平把上市公司的名字直接改成了“中天金融”。
不過正當中天金融想要不斷擴張金融版圖之時,一個未能成功的收購事項“套牢”了中天金融大量資金。
2017年,中天金融意欲“蛇吞象”拿下華夏人壽21%-25%股權,并支付了70億元的定金,不過此番收購并不順利。
2020年7月,銀保監會宣布對包括華夏人壽在內的6家機構實施接管,其中華夏人壽在到期后接管期限再延長一年,到2022年7月16日結束。
至今收購事項遙遙無期,70億定金也未能收回,中天金融也因此被“套牢”。
金融轉型不順,地產行業的盈利能力又逐漸減弱,中天金融的業績大幅下挫。Choice數據顯示,從2021年開始,中天金融出現巨額虧損。2021年凈利潤為-106.19億元。
2021年,中天金融開啟自救模式,進一步剝離地產業務。當年8月,公司與佳源創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源創盛)簽署《關于收購中天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擬將中天城投100%股權轉讓給佳源創盛(指其自身、聯合第三方或指定第三方)。本次中天城投100%股權轉讓價格為89億元,不過此事也未能成功,2022年10月宣布終止。
2022年,中天金融的業績進一步下滑。營收84.45億元,同比減少57.02%,歸母凈利潤減少160.49億元,同比及減少150.15%。
中天金融此前也在公告中闡述道,其存量地產項目去化不及預期,2022年結轉房地產銷售收入同比下滑。此外,金融類子公司2022年顧問、承銷等投行收入同比下滑,利潤降低。
5月5日,由于連續11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中天金融自該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 中天”。
退市是否會涉及投資者賠償的問題?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退市和投資者索賠二者并不完全等同,有些公司是由于自身運營不佳導致的“面值”退市,這種情形下的退市并不涉及投資者的索賠問題,投資者的損失屬于投資風險的一部分。
他表示,如果上市公司是因為重大違法違規導致退市,該等重大違法違規涉及到虛假陳述、內幕交易、市場操縱或者實控人、控股股東嚴重違背承諾四種情形的,投資者因此而遭受的損失就不再屬于投資風險,此時公司退市與否均不影響投資者索賠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