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支付百科 張浩東 徐不醒
7月5日,度小滿支付、新浪支付、先鋒支付等15家支付機構將迎來續展大考。
第六批支付機構共25家,在發展過程中,支付機構因不同境遇分別對支付牌照進行了詮釋,有的因違法被不予續展或注銷,有的進行了合并,有的選擇主動注銷。
01、10張預付卡牌照
截至目前,持牌支付機構由271張減少到191張,有些支付機構已經被曝光存在諸多問題,未來持牌支付機構總量或許仍會縮減。
臨近續展,廈門夏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動注銷支付牌照,據其公告顯示,注銷支付牌照主要是業務發展戰略調整,原本流通于多商戶的預發卡也縮小到僅公司內部使用。據了解,夏商集團旗下有包括百貨商超、生鮮超市、文化餐飲進口直營在內200多家商戶,支付牌照注銷并不會對集團內部的業務發展造成影響。
此外,「支付百科」發現,本次將要續展的一批支付機構里,經營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的有10家。從行業發展來看,單一的預付卡牌照只擁有區域經營資質,展業范圍受限,隨著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加速,預付卡機構盈利困難,有的機構選擇主動退出支付行業。
其中,有支付機構不僅有預發卡發行與受理資質,還能在全國進行互聯網支付業務,度小滿支付、新浪支付等都擁有經營全國互聯網支付業務的資質。在支付行業中,擁有全國范圍展業資質的支付牌照,價值會更高。
02、兩家機構“問題”纏身
從15家支付機構近年的發展來看,有兩家支付機構或許會在此次續展中“減分”。
先鋒支付雖然有一張含金量極高的全國互聯網支付牌照,但是近年來先鋒支付“問題”不斷,已被多次報道。在近期,先鋒支付曾因合同糾紛等原因遭到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等眾多銀行業金融機構起訴,未履行執行總額超16億元。
此前,同屬先鋒系的網信理財被爆出部分項目到期無法提現,之后先鋒支付母公司披露,先鋒支付被網信理財挪用14.95億元資金,挪用的資金大多來源于備用金、數個機構的資金以及銀行T+0資金,之后先鋒支付被央行責令整改。挪用資金事件后,先鋒支付的負面連不斷。
廣東信匯也曾多次被爆出資金凍結、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在近日,廣東信匯某個高管還被刑事拘留。據了解,廣東信匯曾傳出違反反洗錢規定,陷入一樁特大洗錢案中,成為跑分平臺背后的幫兇,之后還被曝有大量員工流失、欠薪等情況。
在經營過程中,廣東信匯這張支付牌照由于只有廣東省、福建省銀行卡收單資質,經營條件受限,之后被實控人王春江用來當作拉升某家公司市值的工具,但兩次都未成功,還因此被通報。
總的來說,先鋒支付、廣東信匯兩家支付機構目前不僅陷入諸多“問題”當中,而且這些問題大多沒得到實質性的解決。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影響兩家支付機構的發展,還會影響資本市場的青睞,屆時就算有資本需要收購支付牌照,也只會找“家世清白”的機構,先鋒支付、廣東信匯,也有可能會在此次續展中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