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出現劇烈波動。
6月15日,歐洲天然氣交易中心荷蘭產權轉移設施(TTF)7月期貨價格一度高達49.95歐元/兆瓦時(約合人民幣3.55元/立方米),較前一日飆升30%;最終收于39.3歐元/兆瓦時,較前一日上漲3.4%。
歐洲天然氣價格飆升,與荷蘭計劃今年10月關閉歐洲最大天然氣田的消息有關。
據彭博社等外媒報道,荷蘭政府計劃從今年10月1日起關閉格羅寧根氣田。
這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田,一旦關閉,將對歐洲天然氣供應產生影響。上述報道稱,關閉該氣田的正式決定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的內閣會議上做出。
該氣田位于荷蘭東北部,開發于1963年,曾經每年生產超過4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相當于歐盟年消費量的10%。
去年10月,荷蘭政府表示,格羅寧根氣田的產量將降至最低水平28億立方米,最遲將于2024年完全停止天然氣生產工作。
格羅寧根氣田的運營商是殼牌和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合資企業,曾被要求從2013年開始減少天然氣產量,以期最終關閉格羅寧根大氣田。
針對關閉格羅寧根氣田一事,界面新聞記者致電殼牌公司,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當地地震頻發,是荷蘭政府決定關閉格羅寧根氣田的主要原因。
2021年,歐洲能源危機開始之前,格羅寧根大氣田附近的地震活動增加。當時,荷蘭政府已經計劃逐步停止該氣田的生產。
一位荷蘭政府官員去年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出于安全問題,不會進一步開采更多天然氣,因為這意味著會增加地震的幾率。
據《金融時報》報道,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格羅寧根地區每年發生約100次地震,導致逾15萬起財產損失索賠。
根據格羅寧根礦業損害研究所的數據,在該地區約32.7萬所房屋中,至少有12.7萬所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壞。自2012年以來,因為地震原因,該地區已拆除3300多座建筑物。
今年6月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一直處在波動期。當地時間6月13日收盤,TTF7月合約的漲幅比上一日高達15.15%。
殼牌石油挪威公司在當天盤中公告稱,在清洗其下屬Nyhamna天然氣加工廠的水基冷卻系統時,意外發現里面有氫氣形成。出于預防的考慮,目前設施中所有的非重要工作已經全部停止。
Nyhamna是挪威的大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廠,主要負責處理Ormen Lange和Aasta Hansteen兩個天然氣田的產出。
該工廠此前已經處于停產維護的狀態,原本定于6月21日恢復生產,由于最新的變故停產時間延長至7月15日。
根據IEA的數據,2022年,歐洲天然氣消費量為5220億立方米,較上年的6090億立方米下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