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龐宇
6月14日,通宇通訊(002792.SZ)發布關于籌劃轉讓湖北和嘉包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93%股權的提示性公告。
通宇通訊稱,為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和業務結構,推動公司聚焦主業長遠發展,公司擬籌劃轉讓湖北和嘉93%股權。目前該事項尚處于籌劃階段,本次交易方式、交易對方、交易價格尚未確定,待相關事項確定后,公司將按相關規定履行相應的審批程序,并及時進行信息披露。
湖北和嘉是通宇通訊今年3月份“溢價”收購而來,至今持股時間不足3個月。
6月15日,通宇通訊回復界面新聞稱,此次轉讓是“(公司)領導那邊的戰略調整,后續會披露相關進展”。
據了解,今年3月18日,通宇通訊公告披露,擬以自有資金7034.52萬元購買王濤、王臘春、楊淑武、李江鴻、李勇等 5 位自然人所持有的湖北和嘉93%股權。 公司與上述交易對手方不存在關聯關系。
通宇通訊收購湖北和嘉時選擇了估值更高的收益法評估作為評估結論。采用收益法評估的湖北和嘉股東全部權益于評估基準日2023年1月31日的市場價值為7759.68萬元,相對其于評估基準日的凈資產賬面價值3296.38萬元,增值4463.30萬元,增值率135.40%。2022年,湖北和嘉營業收入6285.64萬元,凈利潤1300.71萬元。
通宇通訊與湖北和嘉在業務上毫無關系。通宇通訊主要從事通信天線及射頻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而湖北和嘉是一家煙標公司,從事高端包裝印刷品及材料的研產銷,主要客戶為內蒙古昆明卷煙有限責任公司。
一家主營基站天線的上市公司突然跨界煙草包裝印刷領域。該筆交易在當時便引發了深交所的關注。對于二者主業差異較大這一情況,深交所曾要求通宇通訊結合主營業務協同性、戰略發展計劃等,說明公司收購湖北和嘉的主要目的及必要性。
根據通宇通訊回復的說法,近年來,受行業技術更替和通信基建投資大周期的影響,業內企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公司利潤波動較大。當前公司賬面現金充裕,部分閑置資金用來做存款理財,雖然收益穩定,但現金收益率偏低,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公司希望拿一部分現金儲備,參與到回報相對穩定、財務風險相對可控的領域,適當進行多元化嘗試。
通宇通訊認為,煙標行業利潤高于通信設備行業,本次收購有助于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增加現金流,更好地支持公司的發展。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通宇通訊擁有貨幣資金8.51億元和理財等交易性金融資產8.48億元。2022年、2023年一季度,通宇通訊分別實現凈利潤8153.06萬元、3429.5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98.27%和70.88%。
值得一提的是,通宇通訊與湖北和嘉老股東也有業績對賭。這一情況當時也曾受到深交所關注。
交易對手方王濤承諾,2023年至2025年,保障湖北和嘉每年在蒙昆公司的所有品類招標中,超過50%的品類中標,且湖北和嘉2023年銷售額不低于5000萬元。如果當年未達成,王濤應在次年1月15日之前按3400萬元的5%即170萬元補償給上市公司,但該補償額超過340萬元后,超過部分王濤先生可免于支付。
而根據最新公告,湖北和嘉2023年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數據顯示,其當期僅實現營業收入509.2萬元,凈利潤93.3萬元。也就是說,湖北和嘉今年一季度營收剛及全年承諾的10%。
且通宇通訊所看重的現金流這一指標與業績相差甚遠,2023年一季度,湖北和嘉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84.1萬元(未經審計)。2022年度這一數值為1195.01萬元。
不過,通宇通訊董秘辦相關人員6月15日向界面新聞表示,此次轉讓和湖北和嘉基本面表現無關,“主要是領導的決策。”至于業績對賭是否還作效,其表示,“會有一定的調整。出售出去之后,標的不再在公司報表范圍,肯定會有調整。”
通宇通訊的實際控制人為吳中林、時桂清,二者分別持有公司31.12%和21.92%的股份。吳中林時任公司董事長,時桂清任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通宇通訊發布了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馬巖辭職的公告。馬巖于2020年4月起任公司副總經理,2022年5月兼任董事會秘書。通宇通訊董秘辦相關人員表示,其辭職與交易湖北和嘉股權一事無關。
實際上,自收購湖北和嘉以來,不少投資者曾在互動平臺上對通宇通訊的收購意圖提出質疑。對此,上述通宇通訊相關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投資者的反應與此次籌劃轉讓“有一定的聯系,但不是主要原因。”
在ChatGPT及CPO概念帶動下,通宇通訊股價在今年2月份迎來一波強勢上漲后,股價從年初約11元/股左右一路沖至4月份的20元/股。6月15日,該股報收于16.67元/股,較年初累計漲幅超56%。
今年2月,通宇通訊曾公告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時桂清拋擬在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804.1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根據5月24日公告,時桂清提前終止股份減持計劃,截至公告日未實施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