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章宇璠
上海寶銀創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寶銀”)面臨“強制平倉”,其掌門人崔軍曾是私募行業的風云人物,旗下產品曾獲得私募冠軍稱號。
6月13日晚間,上市公司銀川新華百貨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百貨”)發布公告稱,當日下午收到股東上海寶銀郵件發來的《緊急通知函》,上海寶銀收悉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今年6月12日作出(2023)鄂01執895號之一的執行裁定書及向天風證券發出(2023)鄂01執895號之四的協助執行通知書。
公告主要內容為兩方面,一為根據執行裁定書,上海寶銀與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質押式證券回購糾紛一案,因權利承受人深圳景平投資企業(有限合伙)申請強制執行,現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強制賣出上海寶銀信用賬戶中的新華百貨股票2746.87萬股,并將變賣所得價款直接劃付至武漢中院指定賬戶。裁定送達后即發生法律效力。
第二方面的內容為根據協助執行通知書,在人民幣3.42億元債權范圍內,將上海寶銀信用證券賬戶內的新華百貨股票2746.87萬股采用大宗交易方式強制平倉,并將全部平倉所得及剩余資金劃扣至武漢中院指定賬戶。
上海寶銀的掌門人崔軍曾是私募行業的風云人物,自稱管理規模超百億元,且旗下產品曾獲得私募冠軍稱號。2016年后,崔軍管理的代表產品凈值暴跌,2019年他更是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職務侵占等罪名被判決有期徒刑14年。
公開資料顯示,崔軍于2012年成立上海寶銀。2014年,其旗下“最具巴菲特潛力1期”還曾奪得私募冠軍。2014年、2015年崔軍的“寶銀系”曾經舉牌了新華百貨,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2015年6月2日,上海寶銀在其網站突然發布《上海寶銀創贏投資公司致新華百貨全體股東的一封公開信》(下文簡稱《公開信》),打響了新華百貨管理層與崔軍寶銀系間的斗爭。崔軍在《公開信》中稱,新華百貨全體股東應合力將公司打造成中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與沃爾瑪的結合體。
2015年6月3日,新華百貨緊急發布公告稱,因上交所問詢函,要求上市公司及上海寶銀就《公開信》進行核實。上交所認為,崔軍旗下的上海寶銀于2015年6月2日通過其網站發布的《公開信》“涉嫌以新聞發布代替信息披露等違規行為”,為此上交所決定啟動紀律處分程序。
2015年11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寧夏監管局向上海寶銀和崔軍下發行政處罰通知書,認定其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構成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給予警告和罰款。
爭斗并未平息。2016年1月28日,新華百貨以寶銀系在購買股份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市場失信行為,違規增持、減持股份等行為,以及違法操縱股價的行為為理由,將其告上了法院。2016年12月,經過旗下子公司增持,物美控股合計持有新華百貨32.94%的股份,重新回到第一大股東的位置。
此后,崔軍管理的私募產品凈值暴跌,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2018年到2019年期間,崔軍還被合伙人舉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職務侵占。
2019年9月,虹口區人民法院發布的一審判決書顯示,崔軍因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職務侵占等罪名被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有期徒刑14年,處罰金30萬元,沒收財產100萬元;崔軍控制的上海寶銀創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罰金40萬元。
去年11月,法院判決上海寶銀向天風證券支付款項2.23億元及違約金;今年4月,上海寶銀管理的最具巴菲特潛力對沖基金3期賬戶持有的部分新華百貨的股份被司法凍結。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顯示,上海寶銀創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異常經營機構”。
伴隨著私募行業的發展,像崔軍這樣“跌落神壇”的大佬并不少見。今年2月,知名私募廣州基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巖資產”)被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資料顯示,基巖資產旗下曾涵蓋廣州基巖資產和廣州基巖投資兩家私募平臺,管理規模一度接近百億元,而且曾計劃赴美IPO,沖刺“美股私募第一股”。然而近3年來,基巖資產因挪用基金財產、未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職責等問題多次被監管處罰。
這也和私募行業監管不斷加強相關。從公開信息看,今年以來監管機構進一步規范了私募展業的各個環節。4月28日,中基協就《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擬對私募基金的募集及存續門檻、組合投資、總杠桿水平等方面予以規范;5月1日,《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辦法》正式生效,對私募基金的高管和股東等均有嚴格要求,被稱為“史上最嚴”備案登記新規。
中基協公示信息顯示,5月已注銷的私募基金逾70家,今年以來,已有179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銷。從年度數據看,今年以來被中基協注銷的私募數量創出歷史新高。
對私募業來說,大資管、嚴監管、快出清的改革之下,行業也被賦予了重新自我定位、規劃發展路徑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