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刻度 黎炫岐
編輯|高 智
“想開一家屬于你的Helens嗎?”
六月初,連鎖小酒館海倫司發布“嗨啤合伙人計劃”,試圖以“合作托管”的形式開放加盟。盡管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扭虧為盈”,但海倫司2022年的年度財報著實難看。在這一背景下開放加盟,很難不讓人猜測,這一動作是為了緩解巨額虧損的壓力與焦慮。
在資本市場,海倫司曾頭頂“小酒館第一股”的光環,在社交平臺,則坐擁“酒吧界的肯德基”、“酒吧界蜜雪冰城”和“窮大學生的快樂老家”等諸多稱號。這個靠著低價酒水、主打下沉年輕市場的連鎖小酒館品牌曾一度瘋狂拓店,并在年輕人中掀起社交狂歡。
然而,性價比既成為海倫司獲客的優勢,也閑置了其商業想象空間。無論是兩年虧損18億元的數據,還是年輕人轉身離去的“背影”,都讓海倫司不得不變換戰術。開放加盟,便是其一。
再啟加盟計劃,醉翁之意或不在拓店
根據海倫司官方公眾號發布的“嗨啤合伙人計劃”介紹,該計劃“采用托管合作模式,海倫司品牌公司為合伙人提供全方位支持”。具體來看,支持主要分為兩部分:開業前輔助選址、裝修營建、人員招聘和操作培訓;開業后運營督導、數據支持、營銷推廣和供應鏈賦能。
按照計劃,海倫司目前開放加盟的區域除了中國,也包括越南、新加坡、日本、泰國和馬來西亞等。而門店類型則分為80-120㎡的精品店、180-200㎡的優品店和240-260㎡的臻品店。
其中,以優品店為例,加盟合作費用包括600000元起的裝修裝飾費,200000元起的設備及桌椅費,50000元的保證金和150000元的品牌合作費。
鋅刻度留意到,關于門店裝修,海倫司在公開資料中提到,“基礎工程和安裝工程,由合伙人委托海倫司品牌公司認證的施工方實施。軟裝材料,由海倫司品牌公司指定的供應商統一供應。”
海倫司合伙人申請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倫司的合伙人申請資料中提到,“為了保障合伙人利益,在門店毛利(門店收入扣減產品成本)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海倫司品牌公司會將門店毛利100%返還給合伙人。”但“當門店毛利超過一定水平時,海倫司品牌公司會對超出的部分進行分成。”
其中仍以優品店為例,當優品店月毛利總額在0-6萬元時,毛利將全部返還給合伙人。而超出6萬不到10萬元的部分,海倫司分成10%;當月毛利超出15萬元時,超出的部分海倫司則分成40%。
并不算便宜的加盟合伙費,以及對各項費用的嚴格把控,不難讓人猜測,海倫司由全直營進一步向加盟模式轉變的背后,用意并不在于擴店本身,而在于緩解眼前的盈利壓力。
根據海倫司2022年年報,2022年海倫司的收入為15.59億元,較2021年的18.36億元減少15.05%。凈虧損16.01億元,經調整凈虧損為2.45億元。疊加上年同期年內虧損額,該公司兩年累計虧損18.31億元。
盡管其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海倫司收入約為3.55億元至3.56億元,凈利潤約為7400萬元至7600萬元,從短期來看實現了扭虧為盈,但短期的盈利仍難解海倫司的虧損之痛。
事實上,這已并非海倫司首次開放加盟。早在2022年,海倫司就曾啟動“事業合伙人計劃”,試水從全自營轉向加盟模式。其年報中提到,截至2023年3月19日,海倫司有126家特許合作酒館。其中在126家特許合作門店中,其中有26家是“純加盟”,即一開始就是加盟商開店;另外100家則是由直營轉向加盟。
而這一舉動的一個背景是,一直瘋狂開店的海倫司在疫情中遭遇了閉店危機。其年報中給出的數據是:2022年海倫司關閉了194家酒館,截至2022年12月31日,酒館數量為767家;截至2023年3月19日,酒館數量為749家,門店數量進一步減少。
另據界面新聞,在業績說明會上,海倫司的管理層提到,2022年光是在新開門店(180家左右)上就消耗了3億元 ,受到疫情影響單店收入有20%-30%的下滑。于是公司在2022年中開始向特許經營轉型,放棄了一些短期之內是扶持不上來的門店,做了閉店處理。
要知道,在2021年9月海倫司成為“酒館第一股”時,曾提出“2023年開出2200家店”的計劃。然而,如今要想完成這一計劃,自身負累重重的海倫司,除了開放加盟,似乎也別無他法。
“酒吧界的蜜雪冰城”,被性價比圍困
回看海倫司的瘋狂擴張路,不可否認其曾走出一條不同于傳統酒館的新路徑。
自2009年在中國創立第一間“Helen’s”酒館,到2018年,海倫司旗下酒館數量達到162家,隨后兩年公司酒館總數分別為252家及351家。2021年,借助上市融資,公司凈新開門店431家,2021年末中國內地門店數達到781家。
而其門店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吸客的一個主要優勢是高性價比。隨便點開一家海倫司酒館的菜單就能看見其定價足夠低。海倫司酒水產品主要分為自有產品和第三方品牌產品。其中,自有酒飲包括海倫司純麥精釀、海倫司精釀以及海倫司奶啤等,價格均在10元以下;第三方品牌產品包括百威、科羅娜、1664等,價格均為9.8元/瓶左右。而在社交平臺備受歡迎的威士忌可樂桶售價29元。全場產品單價沒有超出百元的。
此前,海倫司甚至還推出過1.99元早場套餐,包含6瓶啤酒、一份撲克牌和一份小吃。
“要知道隨隨便便去一家雞尾酒吧,一杯雞尾酒69元起步,百元左右的也很常見。去精釀啤酒館,一瓶啤酒價格動輒二三十。”大學生敏怡時不時會和室友去打卡小酒館或清吧,在她看來,“海倫司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堪稱酒吧界蜜雪冰城。”
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也能看到諸多類似的評價,比如 “海倫司本來就定價便宜,還經常送券,搞買一送一的活動,簡直是貧窮大學生的快樂老家”、“海倫司真的好便宜,點了一大桌酒人均才三四十,讓我實現了真正的酒精自由”……
也正因此,當海倫司在2021年10月決定提升部分產品售價,即便漲額均不到1元,甚至部分漲額僅9分錢,官方也發布了道歉信表示,“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我們要漲價了。”
不過,低價打法也有利有弊,雖然的確吸引了年輕人客流,但也讓不少消費者對海倫司的酒水質量心存問號,限制了其客群層次。從社交平臺來看,不少年輕消費者對海倫司的要求是,“9.9元,還要什么自行車,隨便是真酒假酒吧”。而對于消費能力更強的消費者而言,海倫司往往不會成為首選,正如有網友評價,“酒可以廉價,但品牌不能打上廉價的標簽。”
“酒水雖然便宜,但是幾分錢幾分貨。”習慣于在獨立酒館喝酒聚會的Andrew告訴鋅刻度,“讀大學時因為經濟能力有限,海倫司確實是不錯的選擇,滿足了最簡單的喝酒需求。但是畢業工作后就很難再走進海倫司了,因為酒水確實一般,品類少,也沒有專業調酒師。”
而從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的相關投訴來看,海倫司也的確在酒水產品上面臨過爭議。鋅刻度留意到,有消費者投訴稱在酒水中發現異物,另有消費者表示,“在5月9號晚上準備去海倫司喝點酒消遣一下,當時點了一扎牛氣沖天大扎和百香果大扎,在喝百香果的時候就覺得里面一股辣條味道,當時詢問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說就是這個味道……后續喝完回家在5月10號凌晨就開始拉肚子,直到現在還有腹瀉腹痛的情況,作為一個忠實的老顧客,這一次我不管是喝酒還是玩的體驗感都非常不好。”
而早在2021年,就曾有媒體報道指出,“一女士在濟南一家海倫司小酒館的可樂扎中喝出大量蠕蟲,隨即報警處理。而該門店調查后認為不存在異物混入來源,品牌方表示會等待執法部門的調查結果。據悉,歷下區市場監管局目前已取證并立案。”
瘋狂擴張的“海倫寺”,想靠販賣“社交”守住江山?
從某個角度來看,海倫司的模式確實賣的不是酒本身,而是一種社交文化。
鋅刻度留意到,在社交媒體平臺,海倫司往往調侃為可求桃花運的“海倫寺”,根源正是其濃郁的社交文化。從各方面透露的信息來看,社交一直是海倫司的核心品牌屬性。
在海倫司拓店初期,其對自己的定位就一度是“年輕人的線下社交平臺。”走進不少海倫司酒館,你也能在店內墻上看到類似的標語。
各種線下主題活動是一大重點。以中秋節為例,海倫司此前通過公眾號推出了月餅配酒“中秋表白計劃”,邀請用戶留言,并贈送定制月餅;公眾號還會定期發布區域酒局組局信息,增強用戶間的互動;最近的活動是愚人節“熄燈三分鐘”的停電派對,而在“5.20”期間,部分門店還推出了“隨機匹配交友”的活動等。
此外,不久前,海倫司還正式推出了社交小程序“海帶碰”,消費者只需要在“海帶碰”上創建拼桌,就可以線下實現陌生人拼桌交友,快速進行社交。
如果你打開社交媒體軟件搜索海倫司,不難看到許多與“社交”相關的筆記,其中有不少年輕人選擇在社交平臺發布海倫司約酒信息,和陌生網友拼桌,也有不少相關的營銷推廣,以段子的形式強調海倫司的社交屬性,比如“朋友怕我找不到男朋友,要我去海倫寺求姻緣”、“在海倫司停電的三分鐘里,你想和我接吻嗎?”、“脫單,海倫寺是專業的”等等。
不可否認的是,“社交”是酒館的天生屬性之一,海倫司在“販賣社交”上做文章也在情理之中,但想要靠這一點走出瓶頸期,或許并不容易。
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述,海倫司目前在“規模化”模式上面臨轉型期,從全自營到開放加盟,而能否吸引加盟商,以及在加盟模式中能否保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還有待觀察。正如“界面新聞”寫道,“除了吸引消費者外,這些品牌還需要說服加盟商,即用成熟可驗證的商業模式告訴他們賺錢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海倫司的模式其實并沒有太高的商業壁壘,所以在這條賽道上正逐漸出現與他相似的競爭者。據專注于新餐飲的大數據研究與測評機構NCBD(餐寶典)發布的“2022中國餐飲金饕獎”系列榜單,除海倫司之外,貳麻酒館、COMMUNE、胡桃里、貓員外等小酒館也紛紛入席十大最受歡迎酒館行列之內。其中,海倫司受歡迎指數僅領先排位第二、第三的貳麻酒館和COMMUNE不足1分。
在如此背景之下,“酒館界的蜜雪冰城”能否守住自己的江山,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