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奇銳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彭博社近日援引消息人士報道,歐洲私募基金Permira正在考慮以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3億元)估值出售意大利高端鞋履品牌Golden Goose。該消息人士同時表示,Permira也在為Golden Goose尋求上市機會。
Golden Goose此前已數次易手。品牌最初由Alessandro Gallo和Francesca Rinaldo于2000年成立,并在2015年被比利時私募基金Ergon Capital Partners以約8000萬元收購75%的股權。根據當時披露的數據,Golden Goose在2014年收入4800萬歐元,亞洲市場業績主要由韓國和日本貢獻。
到了2017年,美國凱雷集團接手購入Golden Goose所有股權,這是其進入時尚賽道的首個收購案例。被凱雷集團收購后,Golden Goose隨即開啟全球擴張,在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市場步伐尤其迅速。
到2020年被Permira收購時,Golden Goose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市場已經開設有超過100家門店,其2019年凈銷售額達2.6億歐元,與2017年1億美元相比翻了兩倍以上。而在2021年,Golden Goose增長45%至3.856億歐元,相較2019年增長46%。
伴隨著業績增長,Golden Goose近年也開始整合上游供應鏈企業。其在2022年宣布收購意大利供應商Italian Fashion Team,后者主要業務為設計、生產和營銷高端鞋履產品。對于Golden Goose這樣的中等規模品牌來說,確保供應鏈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而快速發展的步伐也讓Golden Goose多次入圍由由意大利咨詢公司Pambianco Strategie di Impresa發布的“最具上市潛力公司”榜單,并在2021年排名第一。但從Golden Goose到Permira,它們均未就上市安排透露過太多內容。
雙方同樣也沒有對出售傳聞進行回應,但消息人士表示更具體的行動或將在2023年下半年出現。而跟2015年時相比,如今Golden Goose規模更大。根據《女裝日報》報道,鞋履貢獻了Golden Goose近80%的業績,但為了依賴單一品類,它也在近年開發成衣和其它配飾產品。
和許多過去10年走紅的鞋履品牌類似,Golden Goose的上升之路離不開時代潮流的助力、明星效應的推動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其最著名的Superstar款式使用高端面料制作,專門把鞋面做舊,契合了街頭潮流時代追逐休閑和寬松的趣味。
相當長時間里,韓國都是Golden Goose在亞洲最大的市場之一,并一度是其全球第三大市場。2015年后隨著街頭潮流共同走紅的還有K-Pop潮流,“人腳一雙”的Golden Goose乘著兩股潮流東風,不僅在線下擴張迅速,線上也因粉絲關注獲得大量曝光。
但隨著市場趨勢變化,Golden Goose也面臨著挑戰。最核心的問題在于,作為以銷售鞋履為主業的品牌,Golden Goose并沒有在小臟鞋之外創造出更多標志性形象。人們是否會審美疲勞暫且不論,除了面料之外,小臟鞋的風格和設計極其容易復制,電商上的盜版并不算少。
更何況,穿著故意做舊的運動鞋來展示酷感從來就不是件新鮮的事,在Golden Goose誕生和走紅之前已經有無數前人進行過嘗試。而當它要將業務擴展到要求更高的成衣品類時,便會發現要將鞋履代表的單薄精神和形象承接起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這也解釋了為何母公司Permira會選擇在這樣的時期考慮出售Golden Goose股權或推進上市。
在擴張步伐加速的趨勢下,Golden Goose或將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實現增長,這是確保賣出好價格的關鍵。但在潮流轉變后,Golden Goose的“酷”能否仍能跟上卻是未知數。新的操盤手或能為其帶來更多指導,而上市則能吸收更多資金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