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吳容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檸檬茶品牌“檸季”加速擴張。近日這個品牌透露,計劃今年年底將門店數量拓展到2000家左右。
不久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檸季創始合伙人汪潔也表示,檸季現有門店已經超過了1500家,檸季今年的重心將放在華南和香港,目標是2023年開到2000家門店,明年目標則是5000家門店。
天眼查APP顯示,檸季所屬公司為湖南三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家門店于2021年2月在長沙開出。
與市場上大部分品牌的檸檬茶強調“爆打”不同的是,檸季采用“壓打”,即用小湯勺一樣形狀的工具,避開檸檬皮,在檸檬中心用力擠壓多下,以此來對檸檬茶味型進行本土化改良,定位為去油解辣,更符合大眾口味。

品牌誕生后的3年時間里,它曾獲得過兩輪融資。2021年7月,檸季完成A輪數千萬元融資,投資機構為字節跳動、順為資本;2022年1月完成A+輪數億元融資,投資機構為騰訊投資,老股東字節跳動、順為資本超額增持。
能夠加速拓店的背后,不僅得益于資本的青睞,也和近年來新式茶飲細分品類受到追捧有關。
按照檸季的計劃,今年的擴張重心將放在華南和香港。汪潔表示,華南市場檸檬茶眾多,今年要將重心放在華南的原因,一是檸季在口味上做了調整更適合年輕人喝,二是在營銷端、供應鏈和產品都有創新。
華南市場消費者一直有消費檸檬茶的飲食習慣,無需進行市場教育,而一年之中有超過80%時間可以作為茶飲消費旺季,早已是檸檬茶品牌扎堆的區域。而之所以向香港發展,和疫情后香港餐飲復蘇顯著,以及可以相對較低的租金抄底入場直接相關。
值得留意的是,同為內地檸檬茶品牌的“林香檸”最近以每月約13萬港元,承租香港旺角西洋菜一地下鋪位,面積約500平方英尺(約合46.5平方米),2019年時該鋪位的月租約為25萬港元。
城市線級方面,檸季希望門店店型能下沉到四線城市。
這符合檸季此前一貫的開店策略。在2021年開店之初,它也是聚焦下沉市場路線,進入新一線以下、縣級以上的城市。比如長沙之外,檸季在湖南的門店開到了益陽、株洲等地。
紅餐品牌研究院2021年一份數據表明,全國檸檬茶門店數在一線城市的占比(20.31%)要比二三線城市要低(二線:23.99%、三線:21.71%),側面反映出檸檬茶品類下沉屬性較強。
目前來看,新茶飲賽道競爭早已白熱化,除了已突破萬店的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滬上阿姨等品牌也在沖刺“萬店”。
而在品類垂直的檸檬茶賽道,同樣競爭激烈。
綜合紅餐大數據和窄門餐飲數據來看,擁有1522家門店的LINLEE和檸季,成為賽道領軍品牌,約1000家門店的鄰里緊隨其后,快樂檸檬、撻檸、林香檸、啊一、茶救星球門店數為300-600家之間。
對比兩個領軍品牌來看,檸季在大本營湖南有近500家門店,并圍繞其為中心,向外圍地區擴張。目前,它在一線城市門店占比14%,在新一線城市占比最高,達到了40%,其次是四線城市,占比達24%,采用高線城市和下沉市場的門店擴增并行的策略。
而從華南起家的LINLEE,在廣東的門店超過500家。除大本營廣東以外,其覆蓋的省份和進駐的城市相對最多。目前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占比接近60%,在四線城市城市占比不到7%。也就是說,在下沉市場,檸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躲開競爭對手LINLEE的威脅。
另據GeoQ Ana商業分析平臺數據,從各個品牌的優勢城市(門店數相對最多)來看,華中區域有不少城市為檸季的優勢城市,而近一個月它還在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不斷加密門店。而LINLEE的優勢城市多為華南珠三角沿海城市以及零散分布的北方城市,快樂檸檬的優勢城市多數分布在北方。
考慮到無論是飲食習慣還是季節狀況等制約因素,大部分檸檬茶品牌們還是遵循著“不越黃河”的擴張策略。
所以,為了擴張更多的地方,它們還要調整產品及擴充產品品類。
比如,點開LINLEE官網,立刻就能看到“拍冷星人的福音,熱檸茶來了”的宣傳廣告。檸季也仍在強調自身佐餐的定位,包括不同于廣東檸檬茶口味上具有酸、澀、苦的特點,味型鎖定在清爽解渴、去油解辣,適合吃火鍋等多場景。

此外,快速擴張的背后,也考驗供應鏈的穩定。
檸檬作為檸檬茶的必備食材,但檸檬的種植和供應體系并不完善,霜凍、倒春寒等天氣都會影響檸檬果的產量和質量,這會極大制約檸檬茶品牌的發展。
2021年初,今年年初香水檸檬的收貨價格就從原本3-4元每斤的收貨價格,漲到了15-17元每斤,漲幅達400%。
檸季兩次拿到融資后,都提到了供應鏈建設的問題,爭奪供應鏈的話語權也成為檸檬茶品牌們發展的重點之一。汪潔曾表示,目前檸季在全國已有十余個香水檸檬種植基地,能支撐其發展擴張。
而LINLEE官網也表示,香水檸檬及茶葉等原材料為LINLEE旗下自有農園種植,保證日供5萬斤供應至全國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