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吉利的豪車野心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吉利的豪車野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吉利一直相信這個道理。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融中財經

斥資20億增持阿斯頓·馬丁,鐘情于豪車品牌的吉利,繼續“買買買”。

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與英國超豪華性能品牌阿斯頓·馬丁進一步達成新的合作協議。作為合作內容一部分,吉利控股已完成對阿斯頓·馬丁的股份增持,增持后吉利控股所持股份約為17%,成為阿斯頓·馬丁第三大股東,僅次于持股比例21%的YewTree投資集團以及持股比例18%的沙特阿拉伯主權基金。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此次增持將花費20.43億人民幣,吉利會以每股335便士的價格從阿斯頓·馬丁董事會執行主席勞倫斯·斯特爾控制的YewTree中收購約4200萬股普通股,并以同樣的價格認購另外2800萬股。

該消息一出,刺激了阿斯頓·馬丁股票飆升22%。其實早在去年9月,吉利就已經曾斥資約5.7億人民幣,完成了對阿斯頓·馬丁7.60%的股份收購。

不僅僅是阿斯頓·馬丁,吉利這些年在全球頻繁收購知名汽車品牌,其中不乏一些知名豪車品牌,比如沃爾沃、路斯特、奔馳等。

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汽車集團,吉利通過并購方式擴充全球版圖,意在提升吉利自身的產品設計、性能,進一步推動品牌價值走向高端。

01 買買買,打不過就買了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吉利一直相信這個道理。打不過你,那就買了你,吉利這些年在全球車市扮演了收購狂人的角色。

2010年,吉利舉債花費18億美元收購了福特汽車公司旗下瑞典沃爾沃汽車的全部股權,獲得了包括工廠、專利權、完整的研發體系、零部件供應鏈以及全球銷售與服務網絡等能力。

這起收購案曾經令市場驚訝,借錢收購,難道吉利不考慮風險嗎?但正是依托沃爾沃的品牌效應及先進技術,吉利在之后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10年,不僅在2012年邁入世界500強的門檻,與沃爾沃合作開發的領克和極氪也成功躋身國內高端品牌陣營。同時,13年間沃爾沃市值暴漲了12倍,達到了200多億美元,吉利賺的盆滿缽滿。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面對記者采訪時也坦言道:對于吉利來說,造汽車完全靠自己探索,確實不那么容易。通過并購沃爾沃汽車,可以對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管理理念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整合及學習。

2017年,吉利再現收購豪車品牌案例,以5100萬英鎊的價格收購了英國奢侈品級跑車品牌路特斯51%股份。路斯特曾經與法拉利以及保時捷齊名,但已經虧損長達幾十年,但2017年被吉利收購后,路斯特活力煥發,不僅扭虧為盈,還在2018年發布了“Vision80”十年品牌復興計劃,宣布全面轉型電動化和智能化。2019年路特斯推出了首款純電超級跑車Evija,去年10月,路特斯首款純電智能Hyper SUV——Eletre上市。

今年2月1日,又曝出路斯特將赴納斯達克上市,估值約54億美元,這次吉利又賺大了。路斯特借助吉利雄厚的資本重生,吉利也借助路斯特給自身引入了新技術元素和煥然一新的車系,雙方實現了共贏。

2018年2月,吉利控股又以90億美元收購了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約9.69%股份,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并承諾長期持有其股權。

眾所周知,戴姆勒是全球第一大豪車生產商,旗下擁有世界著名豪車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吉利以入股方式與其合作,對吉利的技術創新與開拓全球市場有很大幫助。

而后,吉利和戴姆勒一起了領投歐洲飛行汽車公司Volocopter,雙方又合作了曹操出行和戴姆勒移動服務公司,共同布局高端出行。

2019年,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奔馳與吉利集團合資成立了smart品牌全球合資公司,雙方在研發、制造和供應鏈等領域發揮協同效應,致力于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輕奢智能純電汽車科技品牌。

正如吉利董事長李書福講的那樣,戴姆勒是全球汽車領導者,在電動化、智能化、無人駕駛與共享出行領域都是引導者,從戰略協同的角度看,戴姆勒和吉利、沃爾沃產生協同效應,這是吉利入股戴姆勒的第一原因。

除了這幾個豪車品牌,吉利這些年還“瘋狂”收購了大量汽車品牌,包括寶騰、雷諾、倫敦電動車、遠程汽車、長途汽車、Polestar、幾何汽車等。

吉利如此布局的背后,是其全球化、高端化的野心。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大爆發的今天,吉利也必須將品牌的中低端定位提高到高端。

02 增持阿斯頓·馬丁,走新能源高端路線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5月11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前4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29.1萬輛和222.2萬輛,同比均增長42.8%。其中,4月份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64萬輛和63.6萬輛,同比均增長110%,市場占有率達29.5%。新能源汽車火爆持續,也意味汽車市場翻天覆地的變革不可阻擋,傳統汽車廠商只有在新能源賽道加速,才能不被市場淘汰。

吉利是國內第一批進入新能源領域的車企,很有超前意識。近期,其新能源產品尤其是純電動車型銷量飆升。吉利旗下包括吉利、領克、極氪、睿藍等品牌在內的新能源汽車,4月銷量29874輛,同比增長約112%,環比增長超6%,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2.71萬輛,同比增長148%。

雖然吉利新能源車銷量增長較快,但面對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等品牌以及傳統汽車廠商比亞迪、廣汽等品牌的圍追堵截,如果不能在產品品質上跨越式提升,吉利的市場份額有被蠶食的風險,這也正是吉利去年和今年大手筆入股阿斯頓馬丁的主要原因之一。

成立于1913年的阿斯頓·馬丁是豪華超跑制造商,以生產敞篷旅行車、賽車和限量生產的跑車而聞名世界。其品牌一直是造型別致、精工細作、性能卓越的運動跑車的代名詞。雖然阿斯頓馬丁經歷了7次破產和多次易主,但其依舊在設計風格與性能方面保持了獨特優勢。

近年來,阿斯頓·馬丁正在進行電動化轉型,計劃是在2030年時,旗下95%車型為電動化,其余5%的內燃機跑車將會是賽道專屬車型。

另外根據阿斯頓·馬丁去年4月宣布的Racing Green戰略,預計將在2024年初開始正式交付旗下首款插電式混動車型Valhalla,并在2025年推出該品牌首款純電車型,并于2030年推出全電動跑車和SUV產品組合。

雖然電動化轉型信心滿滿,但自2019年以來,阿斯頓·馬丁營業利潤又連續4年虧損。2022年由于供應鏈問題導致車輛交付延誤,阿斯頓·馬丁經營虧損高達1.18億英鎊,高于上年同期的虧損7430萬英鎊。今年第一季度,其經營虧損增長7%,虧損高達5 090萬英鎊,阿斯頓馬丁公司也承認2022是艱難的一年。

電動化轉型需要資本作為保障,吉利的入股等于讓阿斯頓·馬丁靠上了大樹,吉利的資本非常雄厚,這是阿斯頓·馬丁所看重的。

同時吉利控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其智能互聯技術已經較為成熟。這也可以為阿斯頓·馬丁的電動化轉型提供幫助。

而吉利亟需的是阿斯頓·馬丁這個百年豪車品牌卓越的車輛工藝和不斷創新的品牌實力,為自己的高端豪車來背書。

專業人士預計雙方協同發展后將在產品力、技術力、品牌力三個方面得到顯著提升,實現共贏。

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對于此次收購案公開表示,增持阿斯頓·馬丁的股份體現了吉利對其增長前景、技術實力和管理團隊的信心。自去年9月首次收購阿斯頓·馬丁少數股份以來,吉利一直與后者保持聯系,共同探索技術協同和新的增長機會。

03 國際化與高端化,吉利的夢想

首先來看國際化,2022年,吉利在海外市場表現出色,國際版圖進一步得到拓展。

新能源車市場的持續火爆,使得中國汽車出口勢頭強勁,2022年吉利出口銷量19.8萬輛,同比大增72.4%,高于行業56.7%的增長率。

深耕國際市場多年的吉利,目前已經在東歐、中東、亞太、非洲、拉美、歐洲等多個區域深入布局,全球共有開發銷售及服務網點379個,中東、亞太、拉美、非洲終端實銷同比增加均超48%。Coolray(繽越)、Azkarra(博越PRO)、Tugella(星越)占據各國細分市場排名前列。

另外,吉利的歐洲、亞太戰略部署已獲得初步成功,其功臣是吉利與沃爾沃合資成立的新時代高端品領克。領克集歐洲技術、歐洲設計、全球制造、全球銷售為一體,基于由沃爾沃汽車主導,吉利與沃爾沃聯合開發的CMA基礎模塊架構建立,是吉利出口歐洲等發達地區的利器。

領克一直把國際國內市場同步作為品牌發展經營的主戰場,是中國品牌成功出海的經典案例。自2020年開啟歐洲戰略至今,兩年多的時間,領克已出口至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洲七國,并陸續進入科威特、以色列、沙特等國家市場,并計劃陸續布局阿曼、卡塔爾、阿聯酋、巴林等國家市場;此外,開拓東南亞新市場同樣已被提上日程,越南、菲律賓、蒙古、中國澳門是領克布局的新版圖。

從產品輸出到技術輸出的策略,吉利已實施多年。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吉利技術授權共實現16.57億收入,同比增長29.9%。

吉利2017年收購寶騰后,“寶騰模式”被視為吉利全球化戰略的新名片,也是中國車企出海的新標桿。吉利將“產品、技術、人才、管理”全產業鏈輸出到海外,也開創了中國車企國家化的先河。

2022年5月,吉利入股雷諾韓國,持股比例34.02%,首次將技術輸出到韓國這樣的汽車工業發達國家。吉利和雷諾將在韓國市場推出節能、高效的燃油和智能混動車型,同時計劃將該系列產品投向其他海外市場。

吉利在國際化風生水起的同時,高端化一樣令人刮目相看。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表示,吉利目前全面向新能源轉型的戰略非常清晰,各品牌都有各自明確的定位分工。其中,成立不到兩年的極氪,目前已取得亮眼表現,其作為吉利新能源布局的先行部隊,主攻豪華電動車市場,將帶領集團加速轉型;領克主攻中高端電動車和新能源市場,吉利品牌則主要覆蓋大眾化電動車和新能源市場。

從上述表述中,我們看到吉利旗下極氪品牌成為了吉利高端化的旗幟,極氪從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高端品牌,面向全球市場。

極氪的首款車型極氪001在2022年的平均訂單金額超過33.6萬元,一舉超過了寶馬三系的客單價,可以說是要多豪有多豪。2022年極氪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 317.9 億元,同比增長 10 倍多,2022 年累計交付 71,941 輛。值得一體的是,去年12月極氪001月份交付量持續破萬,達到了11,337臺,持續蟬聯“30萬以上中國品牌純電車型銷量冠軍”。

去年1月,極氪歐洲團隊成立,目前在做產品驗證階段,今年四季度,極氪計劃進入歐洲發達國家市場。同時,極氪與Waymo聯合開發的無人駕駛純電汽車已經亮相,該車將于2024年量產。

極氪為啥這么強?吉利這些年瘋狂收購帶來的優勢體現在了極氪身上,作為吉利與沃爾沃合作SEA浩瀚架構的首款車型,極氪001繼承了沃爾沃的安全基因,也被叫做新能源界的“沃爾沃”。

也可以這樣說,極氪001代表的是吉利控股最高的造車水準,同時無論是設計、內飾,還是搭配的配置,例如搭載了雙Q5芯片、空氣懸架等,以及比競爭對手更合理的價格等等。

吉利“買買買”得到的先進技術和高端品牌理念,成就了極氪,也是吉利豪車夢的開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吉利的豪車野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吉利一直相信這個道理。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融中財經

斥資20億增持阿斯頓·馬丁,鐘情于豪車品牌的吉利,繼續“買買買”。

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與英國超豪華性能品牌阿斯頓·馬丁進一步達成新的合作協議。作為合作內容一部分,吉利控股已完成對阿斯頓·馬丁的股份增持,增持后吉利控股所持股份約為17%,成為阿斯頓·馬丁第三大股東,僅次于持股比例21%的YewTree投資集團以及持股比例18%的沙特阿拉伯主權基金。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此次增持將花費20.43億人民幣,吉利會以每股335便士的價格從阿斯頓·馬丁董事會執行主席勞倫斯·斯特爾控制的YewTree中收購約4200萬股普通股,并以同樣的價格認購另外2800萬股。

該消息一出,刺激了阿斯頓·馬丁股票飆升22%。其實早在去年9月,吉利就已經曾斥資約5.7億人民幣,完成了對阿斯頓·馬丁7.60%的股份收購。

不僅僅是阿斯頓·馬丁,吉利這些年在全球頻繁收購知名汽車品牌,其中不乏一些知名豪車品牌,比如沃爾沃、路斯特、奔馳等。

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汽車集團,吉利通過并購方式擴充全球版圖,意在提升吉利自身的產品設計、性能,進一步推動品牌價值走向高端。

01 買買買,打不過就買了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吉利一直相信這個道理。打不過你,那就買了你,吉利這些年在全球車市扮演了收購狂人的角色。

2010年,吉利舉債花費18億美元收購了福特汽車公司旗下瑞典沃爾沃汽車的全部股權,獲得了包括工廠、專利權、完整的研發體系、零部件供應鏈以及全球銷售與服務網絡等能力。

這起收購案曾經令市場驚訝,借錢收購,難道吉利不考慮風險嗎?但正是依托沃爾沃的品牌效應及先進技術,吉利在之后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10年,不僅在2012年邁入世界500強的門檻,與沃爾沃合作開發的領克和極氪也成功躋身國內高端品牌陣營。同時,13年間沃爾沃市值暴漲了12倍,達到了200多億美元,吉利賺的盆滿缽滿。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面對記者采訪時也坦言道:對于吉利來說,造汽車完全靠自己探索,確實不那么容易。通過并購沃爾沃汽車,可以對其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管理理念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整合及學習。

2017年,吉利再現收購豪車品牌案例,以5100萬英鎊的價格收購了英國奢侈品級跑車品牌路特斯51%股份。路斯特曾經與法拉利以及保時捷齊名,但已經虧損長達幾十年,但2017年被吉利收購后,路斯特活力煥發,不僅扭虧為盈,還在2018年發布了“Vision80”十年品牌復興計劃,宣布全面轉型電動化和智能化。2019年路特斯推出了首款純電超級跑車Evija,去年10月,路特斯首款純電智能Hyper SUV——Eletre上市。

今年2月1日,又曝出路斯特將赴納斯達克上市,估值約54億美元,這次吉利又賺大了。路斯特借助吉利雄厚的資本重生,吉利也借助路斯特給自身引入了新技術元素和煥然一新的車系,雙方實現了共贏。

2018年2月,吉利控股又以90億美元收購了奔馳母公司戴姆勒約9.69%股份,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并承諾長期持有其股權。

眾所周知,戴姆勒是全球第一大豪車生產商,旗下擁有世界著名豪車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吉利以入股方式與其合作,對吉利的技術創新與開拓全球市場有很大幫助。

而后,吉利和戴姆勒一起了領投歐洲飛行汽車公司Volocopter,雙方又合作了曹操出行和戴姆勒移動服務公司,共同布局高端出行。

2019年,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奔馳與吉利集團合資成立了smart品牌全球合資公司,雙方在研發、制造和供應鏈等領域發揮協同效應,致力于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輕奢智能純電汽車科技品牌。

正如吉利董事長李書福講的那樣,戴姆勒是全球汽車領導者,在電動化、智能化、無人駕駛與共享出行領域都是引導者,從戰略協同的角度看,戴姆勒和吉利、沃爾沃產生協同效應,這是吉利入股戴姆勒的第一原因。

除了這幾個豪車品牌,吉利這些年還“瘋狂”收購了大量汽車品牌,包括寶騰、雷諾、倫敦電動車、遠程汽車、長途汽車、Polestar、幾何汽車等。

吉利如此布局的背后,是其全球化、高端化的野心。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大爆發的今天,吉利也必須將品牌的中低端定位提高到高端。

02 增持阿斯頓·馬丁,走新能源高端路線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5月11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前4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29.1萬輛和222.2萬輛,同比均增長42.8%。其中,4月份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64萬輛和63.6萬輛,同比均增長110%,市場占有率達29.5%。新能源汽車火爆持續,也意味汽車市場翻天覆地的變革不可阻擋,傳統汽車廠商只有在新能源賽道加速,才能不被市場淘汰。

吉利是國內第一批進入新能源領域的車企,很有超前意識。近期,其新能源產品尤其是純電動車型銷量飆升。吉利旗下包括吉利、領克、極氪、睿藍等品牌在內的新能源汽車,4月銷量29874輛,同比增長約112%,環比增長超6%,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2.71萬輛,同比增長148%。

雖然吉利新能源車銷量增長較快,但面對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等品牌以及傳統汽車廠商比亞迪、廣汽等品牌的圍追堵截,如果不能在產品品質上跨越式提升,吉利的市場份額有被蠶食的風險,這也正是吉利去年和今年大手筆入股阿斯頓馬丁的主要原因之一。

成立于1913年的阿斯頓·馬丁是豪華超跑制造商,以生產敞篷旅行車、賽車和限量生產的跑車而聞名世界。其品牌一直是造型別致、精工細作、性能卓越的運動跑車的代名詞。雖然阿斯頓馬丁經歷了7次破產和多次易主,但其依舊在設計風格與性能方面保持了獨特優勢。

近年來,阿斯頓·馬丁正在進行電動化轉型,計劃是在2030年時,旗下95%車型為電動化,其余5%的內燃機跑車將會是賽道專屬車型。

另外根據阿斯頓·馬丁去年4月宣布的Racing Green戰略,預計將在2024年初開始正式交付旗下首款插電式混動車型Valhalla,并在2025年推出該品牌首款純電車型,并于2030年推出全電動跑車和SUV產品組合。

雖然電動化轉型信心滿滿,但自2019年以來,阿斯頓·馬丁營業利潤又連續4年虧損。2022年由于供應鏈問題導致車輛交付延誤,阿斯頓·馬丁經營虧損高達1.18億英鎊,高于上年同期的虧損7430萬英鎊。今年第一季度,其經營虧損增長7%,虧損高達5 090萬英鎊,阿斯頓馬丁公司也承認2022是艱難的一年。

電動化轉型需要資本作為保障,吉利的入股等于讓阿斯頓·馬丁靠上了大樹,吉利的資本非常雄厚,這是阿斯頓·馬丁所看重的。

同時吉利控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其智能互聯技術已經較為成熟。這也可以為阿斯頓·馬丁的電動化轉型提供幫助。

而吉利亟需的是阿斯頓·馬丁這個百年豪車品牌卓越的車輛工藝和不斷創新的品牌實力,為自己的高端豪車來背書。

專業人士預計雙方協同發展后將在產品力、技術力、品牌力三個方面得到顯著提升,實現共贏。

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對于此次收購案公開表示,增持阿斯頓·馬丁的股份體現了吉利對其增長前景、技術實力和管理團隊的信心。自去年9月首次收購阿斯頓·馬丁少數股份以來,吉利一直與后者保持聯系,共同探索技術協同和新的增長機會。

03 國際化與高端化,吉利的夢想

首先來看國際化,2022年,吉利在海外市場表現出色,國際版圖進一步得到拓展。

新能源車市場的持續火爆,使得中國汽車出口勢頭強勁,2022年吉利出口銷量19.8萬輛,同比大增72.4%,高于行業56.7%的增長率。

深耕國際市場多年的吉利,目前已經在東歐、中東、亞太、非洲、拉美、歐洲等多個區域深入布局,全球共有開發銷售及服務網點379個,中東、亞太、拉美、非洲終端實銷同比增加均超48%。Coolray(繽越)、Azkarra(博越PRO)、Tugella(星越)占據各國細分市場排名前列。

另外,吉利的歐洲、亞太戰略部署已獲得初步成功,其功臣是吉利與沃爾沃合資成立的新時代高端品領克。領克集歐洲技術、歐洲設計、全球制造、全球銷售為一體,基于由沃爾沃汽車主導,吉利與沃爾沃聯合開發的CMA基礎模塊架構建立,是吉利出口歐洲等發達地區的利器。

領克一直把國際國內市場同步作為品牌發展經營的主戰場,是中國品牌成功出海的經典案例。自2020年開啟歐洲戰略至今,兩年多的時間,領克已出口至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洲七國,并陸續進入科威特、以色列、沙特等國家市場,并計劃陸續布局阿曼、卡塔爾、阿聯酋、巴林等國家市場;此外,開拓東南亞新市場同樣已被提上日程,越南、菲律賓、蒙古、中國澳門是領克布局的新版圖。

從產品輸出到技術輸出的策略,吉利已實施多年。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吉利技術授權共實現16.57億收入,同比增長29.9%。

吉利2017年收購寶騰后,“寶騰模式”被視為吉利全球化戰略的新名片,也是中國車企出海的新標桿。吉利將“產品、技術、人才、管理”全產業鏈輸出到海外,也開創了中國車企國家化的先河。

2022年5月,吉利入股雷諾韓國,持股比例34.02%,首次將技術輸出到韓國這樣的汽車工業發達國家。吉利和雷諾將在韓國市場推出節能、高效的燃油和智能混動車型,同時計劃將該系列產品投向其他海外市場。

吉利在國際化風生水起的同時,高端化一樣令人刮目相看。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表示,吉利目前全面向新能源轉型的戰略非常清晰,各品牌都有各自明確的定位分工。其中,成立不到兩年的極氪,目前已取得亮眼表現,其作為吉利新能源布局的先行部隊,主攻豪華電動車市場,將帶領集團加速轉型;領克主攻中高端電動車和新能源市場,吉利品牌則主要覆蓋大眾化電動車和新能源市場。

從上述表述中,我們看到吉利旗下極氪品牌成為了吉利高端化的旗幟,極氪從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高端品牌,面向全球市場。

極氪的首款車型極氪001在2022年的平均訂單金額超過33.6萬元,一舉超過了寶馬三系的客單價,可以說是要多豪有多豪。2022年極氪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 317.9 億元,同比增長 10 倍多,2022 年累計交付 71,941 輛。值得一體的是,去年12月極氪001月份交付量持續破萬,達到了11,337臺,持續蟬聯“30萬以上中國品牌純電車型銷量冠軍”。

去年1月,極氪歐洲團隊成立,目前在做產品驗證階段,今年四季度,極氪計劃進入歐洲發達國家市場。同時,極氪與Waymo聯合開發的無人駕駛純電汽車已經亮相,該車將于2024年量產。

極氪為啥這么強?吉利這些年瘋狂收購帶來的優勢體現在了極氪身上,作為吉利與沃爾沃合作SEA浩瀚架構的首款車型,極氪001繼承了沃爾沃的安全基因,也被叫做新能源界的“沃爾沃”。

也可以這樣說,極氪001代表的是吉利控股最高的造車水準,同時無論是設計、內飾,還是搭配的配置,例如搭載了雙Q5芯片、空氣懸架等,以及比競爭對手更合理的價格等等。

吉利“買買買”得到的先進技術和高端品牌理念,成就了極氪,也是吉利豪車夢的開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四川省| 甘洛县| 隆尧县| 太湖县| 措美县| 纳雍县| 嘉兴市| 开化县| 呼伦贝尔市| 漠河县| 清水河县| 霍城县| 凌源市| 汽车| 桂平市| 德格县| 祁门县| 弥勒县| 永顺县| 崇礼县| 长治县| 剑阁县| 北安市| 晋宁县| 东安县| 西城区| 云浮市| 山西省| 水城县| 鄂托克前旗| 仙游县| 青海省| 宁化县| 云梦县| 城市| 谷城县| 中西区| 固镇县| 元谋县| 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