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隨著德國、瑞典和丹麥繼續對去年9月的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展開調查,越來越多西方媒體開始指向了烏克蘭。
上月,德國媒體稱德國當局調查顯示至少有兩名烏克蘭公民參與了爆炸案,其中一人或為烏克蘭現役士兵。
美國媒體的最新爆料則指出波蘭或是襲擊行動的后勤和資金據點,襲擊者在安放水下炸彈時曾前往波蘭補給。除此之外,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早在爆炸案之前三個月就收到情報顯示烏克蘭軍方計劃對北溪管道發動襲擊,但襲擊計劃被擱置。
而對CIA的爆料正是來源于今年4月美國“泄密門”事件中流出的機密文件。現役美國空軍士兵特謝拉(Jack Teixeira)在聊天平臺Discord上放出了上百份軍事情報文件,此事也成為美國繼“維基泄密”以來的最嚴重的泄密事件。
相關鏈接:美國“泄密門”00后嫌犯:不滿美國政府,聊天小組意見領袖
波蘭牽扯其中?
德國媒體上月的調查指出,德國聯邦總檢察長將調查重點放在了一艘名為“仙女座”(Andromeda)的游艇上。
在北溪管道遇襲前數周,一家在波蘭注冊的公司在德國北部港市羅斯托克租用了“仙女座”游艇。游艇最終停靠在丹麥的克里斯蒂安島,該島位于北溪管道發生爆炸區域附近。德國當局事后對游艇進行搜查,發現了軍事級別的爆炸物痕跡。
德國調查人員認為襲擊可能是由六人小組實施,這六人使用了偽造的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護照并駕駛“仙女座”從羅斯托克前往爆炸點。
《華爾街日報》上周末援引來自七個歐洲國家的知情人士報道,德國調查人員復盤了“仙女座”游艇的整個航程,發現該船搭載爆炸物在海上航行了兩周,期間曾前往波蘭海域。
消息人士透露,襲擊者先駕駛“仙女座”游艇在“北溪1號”管道所在海域安放水下爆炸物,之后并沒有繼續前往“北溪2號”所在海域,而是改道駛向波蘭。
調查人員尚不清楚“仙女座”是停靠在波蘭海岸還是在波蘭海域與其他船只接頭。在波蘭海域停留后,“仙女座”重新向北航行前往“北溪2號”管道所在海域并在海下安放爆炸物。
調查人員認為,襲擊中使用的爆炸物之一為高能炸藥奧克托今(HMX)。這種炸藥爆炸力強、爆速高、穩定性好,非常適合破壞水下設施。德國當局認為制造襲擊的六人小組中有至少一人為烏克蘭士兵,目前仍在軍隊服役。
該嫌犯的前女友居住在德國東部邊境城市奧得河畔法蘭克福,調查人員于上月采集了嫌犯之子的DNA以與“仙女座”上留下的DNA進行比對。
除了“仙女座”的航線,德國當局還在調查為何租用“仙女座”的空殼公司選擇在波蘭注冊。這家在波蘭注冊的公司是一家旅行社,成立于2016年,注冊人為兩名烏克蘭公民。但公司沒有官網,多年來也沒有大額銷售記錄。正值新冠疫情初期的2020年,旅行社突然收到了280萬歐元的轉賬。
調查人員還發現,監控視頻顯示一輛白色面包車曾在德國港口為襲擊小組提供補給,而面包車使用的車牌是波蘭牌照。
美國媒體認為,德國調查人員的發現將導致德國和波蘭的關系進一步緊張。與美國一樣,波蘭也曾堅決反對德國啟用“北溪2號”管道,認為此舉將加深歐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波蘭特勤部門協調員扎倫(Stanislaw Zaryn)則火速在社交媒體發文,否認波蘭政府與北溪爆炸事件有關。他指責聲稱烏克蘭或波蘭參與爆炸案的做法是為了扭曲事實,給俄羅斯做宣傳。
美國早就知道
今年4月的“泄密門”事件中,美國空軍士兵特謝拉在Discord上放出的文件涉及了去年到今年初的情報文件,包括美國對盟友和對手實施了大規模監聽、美國對俄羅斯政府的深度滲透、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彈藥即將耗盡。
《華盛頓郵報》獲得的一份流出文件則與北溪爆炸案有關。該文件是歐洲情報機構在2022年6月與CIA分享的一份報告,也就是北溪爆炸案之前三個月。
報告指出烏克蘭軍方準備對北溪管道實施襲擊,參與襲擊的小組直接向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尼(Valerii Zaluzhnyi)匯報,扎盧日尼將負責指揮整個行動。
烏克蘭軍方不準備將襲擊計劃告知總統澤連斯基,目的是事后能讓后者發自內心否認烏克蘭參與襲擊,以避免此事影響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北溪管道項目是俄羅斯與歐盟國家的合作項目。除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外,德國油氣公司Wintershall DEA、法國能源集團Engie等都是北溪管道的主要股東。
按計劃,烏克蘭士兵組成的特別行動小組將在2022年6月5日到17日的北約波羅的海軍演之后對北溪管道發動襲擊。但由于不明原因,該計劃被“暫時擱置”。
雖然報告中稱襲擊計劃被擱置,但該計劃的內容與德國當局在調查中的發現有諸多相似之處。
按照烏克蘭軍方的方案,襲擊小組將由六名烏克蘭特種部隊士兵組成。小組成員用假身份租船前往襲擊地點,再使用潛水器潛至北溪管道布設處實施破壞。德國調查中發現的襲擊小組也是六人,使用假護照租船前往襲擊點。
不同處在于烏克蘭軍方的襲擊計劃中只涉及“北溪1號”管道,沒有提到“北溪2號”。襲擊小組的出發地選在了另一個地點,不是“仙女座”游艇出發的德國北部港市羅斯托克。
消息人士透露,除了分享給美國,該情報還分享給了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有官員猜測,正是由于多個國家都獲得了相關情報,烏克蘭軍方才對計劃進行了調整。
三名美國官員接受CNN采訪時也證實,美國確實在爆炸案前三個月收到了烏克蘭軍方準備襲擊北溪管道的情報。但美國政府官方拒絕對相關報道置評。
澤連斯基上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再次否認烏克蘭政府參與北溪爆炸事件。他強調,如果指責烏克蘭軍隊制造了爆炸案,“請拿出證據”。
目前距離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已去了9個月,事件真相依然撲朔迷離。
今年初,美國資深調查記者、普利策獎獲得者赫什發文指責美國政府為北溪爆炸案真兇,總統拜登則親自下令襲擊北溪管道。美國政府堅決否認赫什的指控,隨后美國官員通過媒體拋出了“親烏克蘭團體”制造襲擊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