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醫藥個股的隨機大跌仍在繼續,6月12日,益佰制藥盤中跌停。
消息面上,益佰制藥在6月10日公告,收到上交所下發的《關于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其中對公司的商譽減值、銷售費用、業績表現、存貨、負債等問題做出了補充信披的要求。
按照上交所的要求,益佰制藥應于10個交易日內書面回復并履行信披義務,同時按要求對定期報告作相應修訂和披露。
針對股價波動和收到監管工作函事項,6月12日,益佰制藥在回復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公司治理未出現重大變化;關于監管工作函中的相關問題,具體可關注公司后續披露的回復函中相關內容。
截至6月12日收盤,益佰制藥報收5.28元/股,跌9.9%,當前市值僅40億元出頭。
益佰制藥是A股上市中成藥企。該公司董事長竇啟玲還曾和另一家上市藥企景峰醫藥董事長葉湘武是兩口子。業績面上,益佰制藥自2018年之中就整體低迷,2020年之后還出現了兩年的持續下跌。
2022年,因為商譽減值問題,益佰制藥的業績出現虧損。其于期內實現營收27.35億元,同比下降18.26%;實現歸母凈利潤-4.26億元,同比下降274.94%。這一業績情況顯然引發了監管的關注。
針對商譽減值問題,上交所表示,報告期末,公司對子公司海南長安國際制藥有限公司(指長安制藥)、德陽腫瘤醫院有限責任公司(指德陽腫瘤醫院)合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37億元。其中,對長安制藥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34億元,對德陽腫瘤醫院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3億元。
上交所要求益佰制藥補充披露前述子公司近三年主要經營數據,并對比收購時的預測值,說明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同時,結合醫藥行業政策、相關子公司運營情況,分別說明長安制藥、德陽腫瘤醫院報告期計提大額商譽減值的具體原因及相關減值跡象的出現時點,說明前期減值計提是否充分等。
為了促進業績發展,益佰制藥在早年做了一些收購擴張。當前被提問的長安制藥是益佰制藥于2014年收購的,另一家德陽腫瘤醫院則于2021年被收購。同時,這兩家被收購的公司也代表了益佰制藥曾經對“醫藥+醫院”模式的嘗試。具體而言,長安制藥的主要產品為注射用洛鉑,是抗腫瘤領域藥物。德陽腫瘤醫院則是腫瘤特色醫院。當時,上市藥企“癡迷”于買醫院,試圖建立產業閉環,但這一模式鮮有成功案例。
對于益佰制藥而言,2022年的特殊性在于,公司的重要產品在這一年經歷了集采。具體而言,2021年,來自長安制藥的注射用洛鉑(10mg)被納入廣東聯盟集采范圍,涉及11個省。2022年3月,該產品中選,中選價格359.1928元/支,降幅18%。在產品降價的同時,該產品在2022年的銷售量還跌到了120萬支。在2020年,注射用洛鉑的銷售量接近200萬支。
同時,在2022年,益佰制藥的注射用洛鉑、艾迪注射液、銀杏達莫注射液、葆宮止血顆粒、復方斑蝥膠囊銷量全線下滑。其中,艾迪注射液也是抗腫瘤用藥,是益佰制藥的大品種,屬于中藥注射液。期內,這一產品的銷售量跌至3000萬支之下。作為對比,艾迪注射液在2020年的銷量還在4300萬支之上。此前,益佰制藥在2022年的業績預告中提示,公司業績受到醫保控費以及疫情等因素影響。不過,行業環境上,國家近年在持續監管對于中藥注射液的使用。
因此,在上交所關于業績的提問中,其也要求益佰制藥補充披露產品毛利率下滑較大的原因,結合行業政策、公司發展戰略、產品競爭力、可比公司情況等,說明公司產品毛利率是否存在繼續下滑的風險并進行相應的風險提示。
除了商譽和業績問題,益佰制藥的銷售費用也受到了關注。在銷售費用方面,上交所表示,公司于2022年產生銷售費用11.96億元,銷售費用率為43.72%,處于中藥行業較高水平。銷售費用的主要構成為學術推廣、營銷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發生金額8.33億元,占比為69.65%。眾所周知,藥企銷售費用畸高現象一直飽受詬病,其背后往往與回扣、提成、不當返利等問題有關。
當前,上交所要求益佰制藥補充披露銷售費用前五大支付對象,補充學術推廣、營銷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主要核算內容明細情況,要求說明銷售費用支付對象中是否涉及公司經銷商、關聯方或其他利益相關方,公司是否存在為他方墊付資金、承擔費用等變相利益輸送情況,是否存在通過銷售費用將款項間接支付給經銷商從而實現銷售回款的情形。
此外,上交所對于益佰制藥的存貨、貨幣資金及負債也做了提問,主要針對的是財務數據的合理性。
上交所提出,報告期內,益佰制藥主要產品產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注射用洛鉑產量下滑71.59%,銷量下滑30.94%;艾迪注射液產量下滑53.88%,銷量下滑28.1%。請公司說明在主要產品產銷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原材料大幅度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要求補充披露存貨庫齡結構及保質期,并結合價格變化、在手訂單、主要產品銷售及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說明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充分。
在貨幣資金及負債方面,上交所表示,請公司進一步說明在賬面擁有較多貨幣資金的同時維持較多負債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說明公司貨幣資金的安全性,是否存在與關聯方共管賬戶、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資金占用的情形。
從歷史經營情況來看,益佰制藥近些年收到的監管問詢實則不少,其中也涉及一些“公款私用”。例如,2019年6月,益佰制藥收到貴州證監局下發的《關于對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和《關于對竇啟玲等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經查,益佰制藥存在通過與第三方簽訂虛假工程合同或協議,套取公司資金3294.87萬元。其中,套取募集資金1749.07萬元,套取自有資金1545.8萬元。上述資金被安排用于購買家具、家裝用品等,收貨地址為公司實控人竇啟玲在北京和貴陽的住所。通過上述虛假工程合同或協議,公司2013年虛增固定資產270.93萬元、虛增在建工程1510.49萬元,2014年虛增在建工程1513.45萬元,導致公司2013年至2018年相關信息披露文件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