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新能源汽車的淘汰賽已經拉開序幕。
6月8日,比亞迪召開2022年股東大會,公司董事長王傳福表示,汽車行業已經進入到了淘汰賽階段,行業的窗口期也只有三至五年。
對于行業,早在小米造車時王傳福就有過判斷。如今看來,他的觀點都在被逐個驗證。對于行業企業如何才能制勝,他認為要具備三種能力:
第一,核心技術;
第二,精準的戰略方向;
第三,快速的決策機制。
根據統計顯示,2022年比亞迪累計銷量達到1868543輛,同比增長152.5%,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銷量的冠軍,成為的絕對的第一梯隊,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產品的毛利率較特斯拉低,凈利潤差距比較明顯。
但是,相比于其他造車新勢力,比亞迪顯然已經駛入“安全”區域。2023年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簡直一言難盡,除了理想逆襲并且穩居新勢力第一,小鵬和蔚來汽車都隱隱有掉隊的趨勢。
而早在幾年前,這兩家都曾輪流坐過造車是勢力交付龍頭的位置。6月1日,造車新勢力交出5月份的成績單,成績單顯示,理想汽車以28277輛的交付成績位居造車新勢力第一,同比增長146%,而小鵬以及蔚來汽車則以7506輛、6155輛位居第六、第七位,對比之下差距明顯。
值得注意是,交付量前八家的新能源車企,除了蔚來以及小鵬同比是下降的,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相比于小鵬同價位之間激烈的競爭,蔚來銷量的降低則更有研究意義,因為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端”車型,蔚來的對標則是傳統油車中的“BBA”。
此前,在2022年的財報會議上,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曾表示,蔚來汽車2023年的銷量目標是在2022年的基礎上實現翻倍,這就意味著蔚來2023年的目標銷量將超過24萬輛,平均每月交付量要超過2萬輛才行。
從當下蔚來的交付數據來看,2023年要實現這一目標難度較大。對于蔚來汽車銷量的下滑,蔚來汽車方面則表示,產品迭代的原因。那么原因是否真的如蔚來汽車說的那樣?
6月9日晚,蔚來汽車發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一季度蔚來營收約106.8億元,同比增長7.7%,低于市場預期的116.3億元;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約48.04億元,較2022年第一季度增虧163.2%。
值得注意的是,蔚來的毛利率僅為1.52%,而去年同期則為14.6%。眾所周知,毛利率對于一家車企而言尤為重要,毛利率如此之低,也說明了蔚來汽車當下處境相當不樂觀。對于毛利率的問題,蔚來汽車CFO曲玉表示,隨著第二代平臺新車型開啟交付,毛利率有望于第三季度恢復到兩位數,并在第四季度超過15%這一水平。不過侃見財經認為,至于毛利率何時恢復到15%以上,還有待考證。
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蔚來的現金儲備為378億元。而按照蔚來每年超百億的虧損額,其實蔚來汽車的處境并不樂觀。
李斌則認為,今年市場的外部干擾因素比去年少了許多,蔚來在新車交付質量、節奏上將更平穩,有信心實現下半年平均月銷超過2萬輛的目標。
侃見財經認為,新能源市場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已經完全進入淘汰賽,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兩個指標尤為重要:
第一,銷量;
第二,毛利率。
如王傳福所說,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窗口期只有三五年時間,規模化是未來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已經全面告別高增長的黃金時代,競爭尤為的激烈,淘汰賽也在加速進行,對于蔚來汽車來說,盡管在車輛銷售的價格上和許多同行差異化明顯,但這并不代表蔚來汽車就絕對安全。
此前,李斌曾多次表示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實現盈虧平衡。但在本次財報會議上,李斌坦言,從目前情況來看,盈虧的平衡的時間還要后移,預計不超過一年。
綜合而言,侃見財經認為,對于蔚來汽車而言,努力提升銷量才是關鍵,如果未來兩個季度蔚來銷量還不能實現較大的增長,那么蔚來汽車的風險都會變大,屆時不僅蔚來汽車在資本市場可能承壓,其銷量也可能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這點,蔚來汽車應該尤為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