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6月11日,以“走向碳中和之路”為主題的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下稱上海碳中和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
展覽涵蓋能源轉型、節能增效、循環經濟、實踐探索、低碳服務、低碳交通六大領域,規模達10萬平方米,邀請到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家展商。為期四天的展會,預計將有超過10萬人次觀眾前來參觀。

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7.1館的博覽會序廳,展示有一面印有碳中和技術圖譜的背景板,涵蓋低碳能源生產供應、能源消費低碳轉型、排放管理配套支撐等五大技術類別,其中又可細分為光伏發電、綠色建筑、碳監測觀測等專業技術。
主辦方透露,已收集到來自展商的超過1000項碳中和技術,將在上海碳中和博覽會集中亮相。

今年4月宣布在上海新建儲能超級工廠的特斯拉,也亮相此次上海碳中和博覽會,并展示了包括儲能產品Megapack和Powerwall、太陽能屋頂Solar Roof、充電樁Cybervault在內的低碳技術。
Megapack為特斯拉2019年推出的第三代固定式儲能產品。每臺Megapack機組可儲存超過3 MWh的能源,能滿足3600戶家庭一小時的用電需求,相當于一款功能強大的巨型電池。
特斯拉在上海新建的儲能超級工廠將主要生產Megapack,初期規劃年產1萬臺,相當于約40 GWh的儲能規模。該工廠計劃今年三季度開工,2024年二季度開始生產。

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則展示了包括電加熱蒸汽裂解爐在內的低碳技術。
蒸汽裂解裝置將碳氫化合物分解成烯烴和芳烴,需要將爐內溫度升至約850攝氏度,目前主要通過燃燒化石燃料實現加熱。
因此,蒸汽裂解裝置成為了化工行業能源最為密集的工藝流程之一,也是巴斯夫碳排放最高的生產環節。該公司每年用于蒸汽裂解裝置的二氧化碳排放超過300萬噸。
電加熱蒸汽裂解則通過電力驅動加熱過程,有望實現至少90%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去年9月,巴斯夫在德國總部路德維希港開始建設全球首座大型電加熱蒸汽裂解爐示范裝置,項目計劃在今年投產。

此次上海碳中和博覽會上,申能集團展出了申能安徽平山電廠二期項目的1350 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是目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能耗最低的火力發電項目。
該項目去年4月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額定工況供電煤耗249.31克/千瓦時,刷新了世界紀錄。相比于國內同期建設的機組,其供電煤耗進一步下降約15克,全年可節約煤炭10.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