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獨角金融 高遠山
時隔半年之久,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銀河基金”)終于迎來新帥!
2022年12月時,銀河基金原總經理于東升因個人原因離職,此后總經理之位一直由董事長宋衛剛代任。
6月8日,銀河基金發布了高管變更公告,由史平武出任該公司總經理職位。目前,銀河基金官網董監高人員公示也已進行了更新。
史平武于2023年5月加入銀河基金,歷任中國農業銀行太原市分行副行長、農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中建投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等職。
在高管及基金經理頻繁變動下,公司資產規模下降,基金業績虧損,困局在哪,如何求變,史平武加盟后能給銀河基金帶來哪些新的氣象?
1、8年連換10名高管
獨角金融梳理,6年來,銀河基金的高管層面,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等職位均出現了變動。
僅總經理一職,從2015年至今,銀河基金就已更換6次。
2015年8月,尤象都因個人原因辭去銀河基金總經理一職,具體原因不明。
2016年2月,銀河基金總經理一職被劉立達接管。2017年12月,總經理職務由劉立達變更為范永武,而劉立達2017年12月轉任公司董事長。
2019年5月,范永武又因個人原因離職,任職時間不到兩年,此后由劉立達代任總經理。直到2020年4月,高見才履新總經理。2021年8月13日,一紙毫無征兆的免職通知,將銀河基金總經理高見推下了銀河基金總經理一職,這一天距他2020年4月正式上任尚不足1年半。
公開信息顯示,高見曾先后在華夏基金、大成基金、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大連萬達(上海)金融集團等公司從事投資、管理等方面工作。
2021年9月,高見離職后劉立達再次代任總經理。2022年3月15日,劉立達因“工作變動”離任董事長一職。同年5月12日,公司黨委書記宋衛剛正式出任董事長職務。
早在2021年8月,“財聯社”曾拿到的一份舉報信內容顯示,銀河基金董事長劉立達被銀河資本前任總經理云雀實名舉報,稱其“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導致公司經營嚴重受損。
與此同時,于東升在2022年3月14日由副職轉正,成為公司總經理。于東升來自諾安基金,從其加入諾安到2021年4月成為諾安基金原副總經理,也僅有半年的時間。2022年1月27日,于東升因個人原因離職,轉任銀河基金副總經理。
誰也沒想到的是,他擔任總經理一職不足9個月就于2022年12月辭職,此后由董事長宋衛剛代任總經理,直至史平武上任。總經理變更的同時,副總經理的人選也頻繁更替。2021年3月13日,銀河基金發布公告稱,錢睿南因個人原因辭任副總經理一職。
錢睿南離職前,一直是該基金公司的“王牌”,其中管理的銀河現代服務主題和銀河穩健混合兩只基金,均取得不錯的長線收益回報,尤其是銀河穩健混合實現284.89%的最佳回報。
2021年7月1日,錢睿南成為興業基金的副總經理。同樣是副總經理的位置,而興業基金總規模雖大于銀河基金,但前者的權益基金發展規模落后于銀河基金。至于其為何要放棄老東家,目前不得而知。
在錢睿南離職的四個月前,銀河基金另外一名副總經理王慶仁離職。離開銀河基金的時間,距離他入職只過去了7個月。王慶仁先后在華西證券、東海證券、東海基金、東海國際金融控股、工銀瑞信資管公司等機構從事投資、管理工作。
2021年7月6日,銀河基金發布高管變更公告,稱副總經理、首席信息官陳勇于7月6日離任,股東將另有任用。
圖片來源:銀河基金公告
高層人事變動,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也會演變成一種不安定的因素。在高管變動之外,銀河基金還面臨了老將出走問題。
2、年內兩位老將離任
今年來,銀河基金有2名老將離任。
3月24日,老將韓晶一口氣卸任了管理的4只基金,并宣布離職。韓晶2008年6月加入銀河基金,如果從2010年韓晶擔任基金經理算起,已經擔任基金經理長達13年,在離職前曾任職固收部總監。
從業績上看,韓晶擔任基金經理的13年時間,管理時間最長的基金是銀河收益混合,管理8年多時間,取得150%的累計收益。
除韓晶外,還有從業超15年張楊也出現清倉式離任。
3月31日時,張楊離任前總計管理9只基金,包括:銀河銀泰混合、銀河智造混合、銀河核心優勢混合、銀河主題策略混合、銀河成長優選一年持有混合、銀河新動能混合等。
張楊2008年加入銀河基金,曾擔任銀河基金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股票投資部總監等職務。加入銀河基金前,曾在東方證券擔任4年資深策略分析師。
天天基金網顯示,張楊任職期間最佳回報率為193.28%,這只產品是2021年10月份成立的銀河銀泰混合。
圖源:天天基金網
張楊離職前,銀河基金旗下產品發布了年報,而張楊管理的基金業績或許并未能讓投資者滿意,其中銀河銀泰混合2022年浮虧3.22億,而2021年賺了1.11億元。
從今年收益率看,銀河銀泰混合表現同樣不理想,截至6月8日,今年以來該基金收益率為-8.68%,低于同類平均的-4.04%,在3484只同類產品中排名第2486位。
張楊管理的另外一只產品銀河行業優選混合,2022年浮虧3.4億元,這也是張楊在2022年管理的基金中虧損額度最高的一只。
總的來看,張楊管理的9只基金產品在2022年全部虧損,合計虧損12.65億元。在張楊離職后,產品由石磊、袁曦、祝建輝、施文琪、方偉等基金經理管理。
據《北京商報》報道,近期,銀河基金也開啟大規模社招,從人力資源、客戶服務、品牌營銷策劃等行政崗到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研究部總監等各崗位均涉及,擬招聘多達50人。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當前,銀河基金旗下僅有164名員工。
從招聘要求來看,銀河基金要求應聘相關基金經理崗的人選需符合碩士及以上學歷,金融、財務等相關專業等要求。具體來看,對于固收+基金經理和利率債基金經理,銀河基金要求要有2年以上相關業績證明;對于貨幣基金經理則要求不低于2年的貨幣市場基金或固收類資管計劃管理工作經驗,歷史管理規模不低于50億元。
對于權益基金經理,要求的門檻相比其他基金經理的要求則更高一些,包括5年以上投資研究相關經驗,其中2年以上投資管理經驗且投資業績表現優良,投資業績可查驗或有公開數據。
一口氣招好幾位基金經理,是銀河基金的人才隊伍亟需補充新鮮血液嗎?梳理發現,除了今年離任的兩位基金經理外,2022年王海華、神玉飛兩位在公司任職超8年的“老將”離職,而2021年則有陳伯禎、樓華鋒、余科苗、錢睿南4人離職。
3、新官上任,銀河基金有哪些問題待解?
作為老牌基金公司,銀河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是按照市場化機制批準成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其第一大股東為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持股比例50%。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銀河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千億,達1040億元,相較于2022年一季度末下降了38億元。公司產品類型以債券型基金產品規模為主,達401億元,其次為混合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規模分別為337億元、266億元,股票型基金規模僅32億元。
21歲的銀河基金,完全稱得上是公募基金行業的“前輩”。但和與其同時期成立的招商基金、易方達基金等老牌基金公司相比,銀河基金的發展相對稍顯遜色。從規模看,銀河基金與招商基金、易方達基金的資產規模相差兩倍、五倍的程度。
千億的管理規模,在20余萬億的公募市場中已不再突出,銀河基金也被外界認為發展稍顯落后。
業績方面,銀河基金債券型產品和混合型產品近1年來的表現均低于同類平均水平。天天基金網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銀河基金債券型產品平均收益率1.8%,低于同類平均的2.34%;混合型產品平均收益率-8.81%,低于同類平均的-7.35%。
早些年間,銀河基金還犯了幾次低級錯誤。
2016年年末,銀河基金發布招聘信息時,在崗位主要需求中要求“熟悉風控參數設置,公募基金2年以上經驗”,隨后的括號里卻備注“目前負責風控參數設置和復核的人員均沒有經驗,且公司沒有人能對這塊全盤掌控……建議專人專崗”。顯然,在發布招聘前,這是人事部門事先忘記將這部分內容刪除。
2017年年底,銀河基金旗下新產品銀河量化穩進剛剛宣布成立后,又緊急更正其基金合同生效公告里寫錯的基金代碼。
成立21年,管理的資產規模邁過千億大關,成為“腰部基金公司”,在公募行業馬太效應越演越烈的競爭態勢下,穩定和培養基金人才隊伍或許是銀河基金當前的重點。總經理史平武上任,又將給銀河基金帶來哪些轉機與變化呢?你又是否買過銀河基金產品?收益如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