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上周,銀河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稱,史平武擔任銀河基金總經理,任職日期為6月7日。
資料顯示,史平武歷任中國農業銀行山西省分行直屬國貿支行副行長、太原市分行副行長,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助理副總裁、金融機構部負責人,農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中建投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總經理、黨委委員、黨委副書記,2023年5月起加入銀河基金。
銀河基金上一任總經理于東升,于2022年12月因個人原因離任,暫由董事長宋衛剛代任總經理一職。值得一提的是,于東升于2022年3月14日才上任總經理一職,僅僅不到九個月的時間就宣告離職。
據悉,新上任的史平武是公司第9任總經理,銀河基金成立20年,已經更換了9任總經理。2015年以來,總經理變動更為頻繁,不到8年時間,經歷了6任總經理變更。

尤象都曾擔任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部負責人,劉立達在被選舉進入銀河基金董事之前,也曾就職于中國銀河金融控股。于東升在加入銀河基金前,曾在匯添富基金、申萬菱信基金、華寶基金、諾安基金等擔任高管,史平武則是從中建投租賃離職后,加入了銀河基金。
從履歷來看,銀河基金高管任命有股東派遣、內部調遣和社會招聘三類形式。最近的兩位總經理都是通過外部市場化招聘的方式任命。
銀河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按照市場化機制和好人舉手制度設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
截至目前,銀河基金共有5位股東,第一股東為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50%,其余四大股東分別是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首都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均持股12.5%。
在上周五,證監會對中油資本有限責任公司擬以3.23億元的價格購買中石油集團持有的銀河基金12.50%的股權作出了反饋, 若此次交易完成后,中油資本替代中石油成為銀河基金的股東之一。
這家老牌基金公司近年來發展極為不順,不僅8年換了6任總經理,近兩年,銀河基金多位資深老將也選擇出走。
2021年,錢睿南、樓華鋒、余科苗、陳伯禎4名基金經理離職,其中錢睿南入職興業基金,目前任公司副總,樓華鋒也加入了興業基金;2022年,老將王海華、神玉飛離職,神玉飛加入了貝萊德基金;2023年以來,老將韓晶和張揚離職。
銀河基金作為老牌公募,公司也曾有過高光時刻。2002年公司剛成立時,管理規模占市場2.38%,成立三年內,規模占比升至3%左右,最高達到3.34%。
自2005年開始,規模占比縮水至2%以下,此后便是一路直下,最新管理規模占比僅有0.39%。

截至目前,銀河基金旗下在管基金總規模1039.88億元。其中,非貨幣型基金規模773.64億元,股票型基金規模32.97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337.17億元,債券型基金規模401.21億元,FOF規模2.29億元,指數型基金規模40.07億元。
雖然從管理規模的絕對值看,20年來公司也有著顯著的提升,2020年起就進入“千億俱樂部”,但隨著行業近年來飛速的發展,從業內排名和規模占比等數據看,公司的退步肉眼可見。
界面新聞記者進一步研究發現,隨著資深基金經理相繼離職,曾經公司業績和規模相對能打的混合型基金,自2020以來規模一直在縮減。2020年和2021年混合基的規模分別是386.21億元和394.96億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最新規模降至337.17億元,縮減約50億。
銀河基金新發的產品“水花”不大,旗下多只產品“基命”垂危。
2016年至2019年,公司新發產品數量分別為8只、8只、11只、9只;2020年至2022年,新發產品數量分別為3只、6只、5只。銀河基金近三年新發產品數量明顯下降,且市場募集規模沒有能夠為銀河基金總規模“增色”。
與此同時,自2021年以來,銀河基金共有9只基金清盤,今年清盤的就有3只。其中,銀河恒益成立7個月就清盤,“基命”極短。

此外,銀河基金旗下還有近10只產品規模在5000萬元邊緣徘徊,或同樣面臨清盤的命運。
此番,銀河基金面臨的不只是公司經營層面的困境,還有市場波動疊加行業“冷靜期”。“新帥”上任之后,會有怎樣的表現,界面新聞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