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618百度重溫電商夢,這是老毛病又犯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618百度重溫電商夢,這是老毛病又犯了?

當一家企業總是在存量市場里被動的找機會,也就失去了從零開始創造機會的野心和恒心。

攝影: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付笛

監制|闌夕

618前,百度官宣了電商新品牌“百度優選”,希望通過AI能力重操舊業。之所以說電商業務是百度的“舊業”,是因為百度自2007年以來就在電商業務上反復橫跳。這很難不讓人起疑——百度優選究竟能不能跳出“重啟、關停、再重啟”的輪回?

百度在新業務上的搖擺不定,遠不止電商業務一個。從社交、音樂、游戲,到本地生活、直播,幾乎所有熱門賽道,百度都曾以浮光掠影的姿態一閃而過,然后與用戶相忘于江湖。或者說,百度似乎習慣了,把新業務作為應對外部挑戰時的“應激式創新”,導致在后續運營中缺乏戰略定力草草收場。

如果不解決這個根源問題,百度可能永遠無法“再造百度”。

01、電商沒“快錢”,百度沒耐心

查理·芒格曾對投資阿里巴巴進行過一次復盤,他說“ 一想到阿里巴巴,我就被他們在中國互聯網上的地位迷住了,可我沒有意識到還有一個該死的零售業。”

的確,在“該死的零售業”你會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大而不倒,成本優勢、場景遷移、服務能力...有太多變量能夠改變市場格局。但零售行業的巨大商業前景,對于長期主義者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誘惑。

為了把某項能力打磨到極致,市場參與者需要經歷漫長的陣痛期。比如早年亞馬遜花費大量資源和時間成本,激進的用在科技物流建設上。期間不惜交出一份份難看的財報,苦口婆心的勸投資人“目光放長遠”。

相比之下,百度最早在電商業務上的探索,就顯得有些“小家子氣”。2007年,百度從搜索數據中發現有30%的用戶購物前會“百度一下”。為了避免這些搜索請求繼續為他人做嫁衣,百度成立電商事業部入局電商。

不曾想,一年后“有骨氣”的淘寶宣布完全屏蔽百度,而背靠百度大搜,揚言“要在三年內打敗淘寶”的百度有啊平臺卻高開低走。截止2010年,“有啊”交易額僅1.25億元,市場份額只有0.11%,根本無法與與市占率75.16%的淘寶相提并論。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百度最初電商其實是一個想當然的防御動作——企業先入為主的認為,商品搜索流量本就屬于百度。

不否認,百度作為PC時代的最強入口,是絕大多數用戶的上網“第一站”。這個慣性動作為百度貢獻了可觀的廣告收入,但它的價值和影響力到此也就戛然而止。

對于習慣了在人人網社交、暴風看劇、淘寶購物的消費者,百度無法動搖或引導他們,改變在當時根深蒂固的決策鏈。淘寶正是深知這一點,才會在屏蔽百度這件事上做的如此決絕。

只可惜幾年后百度才恍然大悟,開始放下不切實際的幻想轉向“中間頁戰略”。當然這就后話,姑且按下不表。

說回百度電商,在“有啊”失利后后,百度曾嘗借團購業務將“有啊”轉型為新品牌“愛樂活”,又與日本電子商務巨頭樂天聯合打造了“樂酷天”網上商城,最后都不了了之。

2013年后,百度相繼推出脫胎于“愛樂活”的百度逛街、時尚類B2C商城“百度Mall”、定位于返現購物平臺的百度VIP、借勢直播電商的直營電商平臺“度小店”,同樣沒能掀起水花。期間唯一的閃光點,是號稱“不惜一切代價拿下O2O”,最后賣身的百度糯米。

別看百度翻來覆去的試錯,但是這些探索始終停留在合作運營、流量轉化層面,鮮有圍繞供應鏈、物流、商家扶持方面的動作。

眼下的百度優選,還是沒能走出“舒適區”。

目前百度優選的貨架場景,是以低客單價商品為主。在站內搜索諸如飛天茅臺、蘋果手機等全網爆品,結果頁多指向京東電商平臺。直播電商方面開播商家已經不少,但在內容和形式上和其它平臺并無太大差異。百度副總裁、百度電商總經理平曉黎接受采訪時表示,百度優選將繼續以百度App為陣地,在商品方面則主張一手與其它電商平臺合作,一手發展入駐商家。

說白了,百度優選走得還是流量變現的老路,現階段并沒有打算深耕供應鏈,對于如何串聯起貨架電商、直播電商、短視頻帶貨等消費場景,如何面對行業的“百億補貼”大戰,如何避免平臺商家與外部合作伙伴“左右互搏”等問題,缺乏建設性思考。

作為亮點出現的AI能力,則選擇以“輔助決策”作為應用場景。用平曉黎的話說,“百度 APP 能夠通過自身的信息豐富度和 AIGC 能力,可以幫用戶把這 3 個產品在全網最核心的數據提煉總結出來,降低了以前用戶哪怕看評測內容也要看幾十個,一刷 2 個小時的時間成本。”

而這進一步說明,百度對于電商行業的理解過于膚淺:直播電商能夠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直播電商為用戶帶來了“云逛街”的新體驗。換言之,直播電商用戶看幾十個評測內容、刷2個小時直播間,是一種主動的消費和娛樂。但是百度優選,將其誤判為“時間成本”。

至于AI賣點提煉等功能,更像是在開倒車。要知道,在直播電商的發展中,用戶已經習慣把賣點提煉交給心儀主播自由發揮,而不需要冷冰冰的AI來作為“詳情頁復讀機”。這與當年做“有啊”搶奪商品搜索流量的自以為是,如出一轍。

上述跡象表明,百度優選對于電商行業的價值理解,已經與真實的電商行業存在“代差”。如果百度優選后續沒有新思考和長期投入的決心,那么這種早已被百度自己反復證偽過的“切香腸、賺快錢”戰術注定重蹈覆轍。

2、一年一夢,一夢一碎的“應激式創新”

百度的搜索基本盤決定了,它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躺著賺錢。副作用則是,百度很難,也沒有必要去“自我革命”。直到外部出現可能危及自身的新趨勢、新熱點時,才會產生危機感被動應戰。

這一點,可以從百度最為人詬病的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上找到共鳴:百度的拳頭產品,在產品功能、畫風、都帶著濃重的“PC互聯網味”,哪怕一些產品已經不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使用習慣,也沒有動力去主動改變。還有前幾年的辣眼睛PPT事件,也反映出這種戰略上的懈怠。

所以當商品搜索場景逐漸被淘寶分流,本地生活搜索場景被美團分流,應用搜索被App商店、微信小程序分流,百度才后知后覺的一拍大腿——原來這些生意本該屬于我。而每次發現自己“受到冒犯”后,百度總會慣例式的發起一輪“應激式創新”。

MP3時代,因為缺乏成熟產品承接激增的音樂搜索量,百度收購千千靜聽進而成立百度音樂。

2007年,原本打定主意“不做游戲”的百度見識到了游戲行業的巨大潛力,開始通過聯運、合作打造百度游戲。

2013年,對移動互聯網敏感度不足的百度,以19億美元的天價收購91助手“強行上車”。

同年,缺席“百團大戰”的百度控股了糯米網,并在一年后內部孵化百度外賣,試圖在本地生活賽道分一杯羹。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一年百度還投資過某手機品牌打造百度手機,甚至引得一些員工購買嘗鮮。

不過,百度對于“摸著友商過河”這件事著實不擅長,導致這些“應激式創新”多數折戟沉沙。2015年,百度宣布啟動“航母計劃”,將百度外賣、百度視頻、91桌面、百度糯米、百度音樂等十余個項目對外部投資者開放。現如今,其中大部分項目已經淡出公眾視野。

雖然一路追隨一路受挫,但百度的應激式創新卻成了揮之不去的魔咒。

幾乎每年百度都會從市場熱點中找到一些姍姍來遲的“靈感”:比如2016年百度貼吧上線貼吧娛樂頻道,發布理財產品娛樂盈意欲布局泛娛樂產業;2020年百度36億美元收購YY國內業務,發力直播;還有2021年的元宇宙產品“希壤”等。

其實百度不完全是一家隨波逐流的企業。2013年起,百度就開始布局自動駕駛領域,雖然自動駕駛的回報周期遠遠超出了預估,但百度仍然堅持著技術投入,并把戰線拉長至造車和Robotaxi領域。另一邊,穩扎穩打的智能云業務在AI的加持下開始盈利。

與應激式創新的產物不同,自動駕駛和智能云與百度自身特質的聯系更加緊密,又有行業景氣度作為支撐。只是這些2B業務有其獨立的發展節奏,存在較長的靜默期。

一邊是已經陷入瓶頸的基本盤,一邊是第二增長點遠水救不了近火,難以獨立造血。困在其中又手握強勁現金流的百度,難免會受到外部新賽道、新物種的擾動,希望從中分一杯羹。這種思維模式決定了,百度總是以追隨者的姿態入局新業務。結果,要么因為低估了業務難度和資源投入量級半路踩剎車,要么只能重金收購“過氣標的”補全短板。

可以說,百度的應激式創新從來沒有戰略層面的考量,有的只是戰術層面的試水。這個“老毛病”導致百度對新業務的成長性缺乏深刻認知,經常被迫撿起“斷頭路”:比如前腳賣掉百度音樂,百度游戲,后腳投資網易云音樂,自建團隊重啟游戲業務;三番五次的布局電商業務;還有時隔多年又要拎起來的手機業務,莫不如是。

曹操用“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對袁紹定性。而百度應激式創新的壞習慣,也對市場產生了不良預期。以至于,百度一臉認真的官宣造車、元宇宙產品、文言一心時,股價表現總是遜于同類概念股。似乎市場已經認定,百度不具備發展新業務的潛力。

李彥宏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機會多了其實也是負擔”。現在來看,這句話不幸言中了百度。當一家企業總是在存量市場里被動的找機會,也就失去了從零開始創造機會的野心和恒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百度

6.4k
  • 百度召開信息安全溝通會,呼吁成立“反開盒”聯盟
  • 恒生科技指數跌超2%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618百度重溫電商夢,這是老毛病又犯了?

當一家企業總是在存量市場里被動的找機會,也就失去了從零開始創造機會的野心和恒心。

攝影: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付笛

監制|闌夕

618前,百度官宣了電商新品牌“百度優選”,希望通過AI能力重操舊業。之所以說電商業務是百度的“舊業”,是因為百度自2007年以來就在電商業務上反復橫跳。這很難不讓人起疑——百度優選究竟能不能跳出“重啟、關停、再重啟”的輪回?

百度在新業務上的搖擺不定,遠不止電商業務一個。從社交、音樂、游戲,到本地生活、直播,幾乎所有熱門賽道,百度都曾以浮光掠影的姿態一閃而過,然后與用戶相忘于江湖。或者說,百度似乎習慣了,把新業務作為應對外部挑戰時的“應激式創新”,導致在后續運營中缺乏戰略定力草草收場。

如果不解決這個根源問題,百度可能永遠無法“再造百度”。

01、電商沒“快錢”,百度沒耐心

查理·芒格曾對投資阿里巴巴進行過一次復盤,他說“ 一想到阿里巴巴,我就被他們在中國互聯網上的地位迷住了,可我沒有意識到還有一個該死的零售業。”

的確,在“該死的零售業”你會發現,根本沒有所謂的大而不倒,成本優勢、場景遷移、服務能力...有太多變量能夠改變市場格局。但零售行業的巨大商業前景,對于長期主義者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誘惑。

為了把某項能力打磨到極致,市場參與者需要經歷漫長的陣痛期。比如早年亞馬遜花費大量資源和時間成本,激進的用在科技物流建設上。期間不惜交出一份份難看的財報,苦口婆心的勸投資人“目光放長遠”。

相比之下,百度最早在電商業務上的探索,就顯得有些“小家子氣”。2007年,百度從搜索數據中發現有30%的用戶購物前會“百度一下”。為了避免這些搜索請求繼續為他人做嫁衣,百度成立電商事業部入局電商。

不曾想,一年后“有骨氣”的淘寶宣布完全屏蔽百度,而背靠百度大搜,揚言“要在三年內打敗淘寶”的百度有啊平臺卻高開低走。截止2010年,“有啊”交易額僅1.25億元,市場份額只有0.11%,根本無法與與市占率75.16%的淘寶相提并論。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百度最初電商其實是一個想當然的防御動作——企業先入為主的認為,商品搜索流量本就屬于百度。

不否認,百度作為PC時代的最強入口,是絕大多數用戶的上網“第一站”。這個慣性動作為百度貢獻了可觀的廣告收入,但它的價值和影響力到此也就戛然而止。

對于習慣了在人人網社交、暴風看劇、淘寶購物的消費者,百度無法動搖或引導他們,改變在當時根深蒂固的決策鏈。淘寶正是深知這一點,才會在屏蔽百度這件事上做的如此決絕。

只可惜幾年后百度才恍然大悟,開始放下不切實際的幻想轉向“中間頁戰略”。當然這就后話,姑且按下不表。

說回百度電商,在“有啊”失利后后,百度曾嘗借團購業務將“有啊”轉型為新品牌“愛樂活”,又與日本電子商務巨頭樂天聯合打造了“樂酷天”網上商城,最后都不了了之。

2013年后,百度相繼推出脫胎于“愛樂活”的百度逛街、時尚類B2C商城“百度Mall”、定位于返現購物平臺的百度VIP、借勢直播電商的直營電商平臺“度小店”,同樣沒能掀起水花。期間唯一的閃光點,是號稱“不惜一切代價拿下O2O”,最后賣身的百度糯米。

別看百度翻來覆去的試錯,但是這些探索始終停留在合作運營、流量轉化層面,鮮有圍繞供應鏈、物流、商家扶持方面的動作。

眼下的百度優選,還是沒能走出“舒適區”。

目前百度優選的貨架場景,是以低客單價商品為主。在站內搜索諸如飛天茅臺、蘋果手機等全網爆品,結果頁多指向京東電商平臺。直播電商方面開播商家已經不少,但在內容和形式上和其它平臺并無太大差異。百度副總裁、百度電商總經理平曉黎接受采訪時表示,百度優選將繼續以百度App為陣地,在商品方面則主張一手與其它電商平臺合作,一手發展入駐商家。

說白了,百度優選走得還是流量變現的老路,現階段并沒有打算深耕供應鏈,對于如何串聯起貨架電商、直播電商、短視頻帶貨等消費場景,如何面對行業的“百億補貼”大戰,如何避免平臺商家與外部合作伙伴“左右互搏”等問題,缺乏建設性思考。

作為亮點出現的AI能力,則選擇以“輔助決策”作為應用場景。用平曉黎的話說,“百度 APP 能夠通過自身的信息豐富度和 AIGC 能力,可以幫用戶把這 3 個產品在全網最核心的數據提煉總結出來,降低了以前用戶哪怕看評測內容也要看幾十個,一刷 2 個小時的時間成本。”

而這進一步說明,百度對于電商行業的理解過于膚淺:直播電商能夠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直播電商為用戶帶來了“云逛街”的新體驗。換言之,直播電商用戶看幾十個評測內容、刷2個小時直播間,是一種主動的消費和娛樂。但是百度優選,將其誤判為“時間成本”。

至于AI賣點提煉等功能,更像是在開倒車。要知道,在直播電商的發展中,用戶已經習慣把賣點提煉交給心儀主播自由發揮,而不需要冷冰冰的AI來作為“詳情頁復讀機”。這與當年做“有啊”搶奪商品搜索流量的自以為是,如出一轍。

上述跡象表明,百度優選對于電商行業的價值理解,已經與真實的電商行業存在“代差”。如果百度優選后續沒有新思考和長期投入的決心,那么這種早已被百度自己反復證偽過的“切香腸、賺快錢”戰術注定重蹈覆轍。

2、一年一夢,一夢一碎的“應激式創新”

百度的搜索基本盤決定了,它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躺著賺錢。副作用則是,百度很難,也沒有必要去“自我革命”。直到外部出現可能危及自身的新趨勢、新熱點時,才會產生危機感被動應戰。

這一點,可以從百度最為人詬病的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上找到共鳴:百度的拳頭產品,在產品功能、畫風、都帶著濃重的“PC互聯網味”,哪怕一些產品已經不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使用習慣,也沒有動力去主動改變。還有前幾年的辣眼睛PPT事件,也反映出這種戰略上的懈怠。

所以當商品搜索場景逐漸被淘寶分流,本地生活搜索場景被美團分流,應用搜索被App商店、微信小程序分流,百度才后知后覺的一拍大腿——原來這些生意本該屬于我。而每次發現自己“受到冒犯”后,百度總會慣例式的發起一輪“應激式創新”。

MP3時代,因為缺乏成熟產品承接激增的音樂搜索量,百度收購千千靜聽進而成立百度音樂。

2007年,原本打定主意“不做游戲”的百度見識到了游戲行業的巨大潛力,開始通過聯運、合作打造百度游戲。

2013年,對移動互聯網敏感度不足的百度,以19億美元的天價收購91助手“強行上車”。

同年,缺席“百團大戰”的百度控股了糯米網,并在一年后內部孵化百度外賣,試圖在本地生活賽道分一杯羹。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一年百度還投資過某手機品牌打造百度手機,甚至引得一些員工購買嘗鮮。

不過,百度對于“摸著友商過河”這件事著實不擅長,導致這些“應激式創新”多數折戟沉沙。2015年,百度宣布啟動“航母計劃”,將百度外賣、百度視頻、91桌面、百度糯米、百度音樂等十余個項目對外部投資者開放。現如今,其中大部分項目已經淡出公眾視野。

雖然一路追隨一路受挫,但百度的應激式創新卻成了揮之不去的魔咒。

幾乎每年百度都會從市場熱點中找到一些姍姍來遲的“靈感”:比如2016年百度貼吧上線貼吧娛樂頻道,發布理財產品娛樂盈意欲布局泛娛樂產業;2020年百度36億美元收購YY國內業務,發力直播;還有2021年的元宇宙產品“希壤”等。

其實百度不完全是一家隨波逐流的企業。2013年起,百度就開始布局自動駕駛領域,雖然自動駕駛的回報周期遠遠超出了預估,但百度仍然堅持著技術投入,并把戰線拉長至造車和Robotaxi領域。另一邊,穩扎穩打的智能云業務在AI的加持下開始盈利。

與應激式創新的產物不同,自動駕駛和智能云與百度自身特質的聯系更加緊密,又有行業景氣度作為支撐。只是這些2B業務有其獨立的發展節奏,存在較長的靜默期。

一邊是已經陷入瓶頸的基本盤,一邊是第二增長點遠水救不了近火,難以獨立造血。困在其中又手握強勁現金流的百度,難免會受到外部新賽道、新物種的擾動,希望從中分一杯羹。這種思維模式決定了,百度總是以追隨者的姿態入局新業務。結果,要么因為低估了業務難度和資源投入量級半路踩剎車,要么只能重金收購“過氣標的”補全短板。

可以說,百度的應激式創新從來沒有戰略層面的考量,有的只是戰術層面的試水。這個“老毛病”導致百度對新業務的成長性缺乏深刻認知,經常被迫撿起“斷頭路”:比如前腳賣掉百度音樂,百度游戲,后腳投資網易云音樂,自建團隊重啟游戲業務;三番五次的布局電商業務;還有時隔多年又要拎起來的手機業務,莫不如是。

曹操用“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對袁紹定性。而百度應激式創新的壞習慣,也對市場產生了不良預期。以至于,百度一臉認真的官宣造車、元宇宙產品、文言一心時,股價表現總是遜于同類概念股。似乎市場已經認定,百度不具備發展新業務的潛力。

李彥宏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機會多了其實也是負擔”。現在來看,這句話不幸言中了百度。當一家企業總是在存量市場里被動的找機會,也就失去了從零開始創造機會的野心和恒心。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宁县| 沂南县| 穆棱市| 平武县| 湖南省| 苍溪县| 招远市| 郓城县| 十堰市| 海安县| 白城市| 富裕县| 满洲里市| 理塘县| 保山市| 工布江达县| 大埔县| 湘阴县| 珲春市| 张家港市| 天峨县| 星子县| 鄂伦春自治旗| 高安市| 满洲里市| 汉中市| 衡阳市| 句容市| 石家庄市| 枝江市| 沧源| 南丹县| 喀什市| 防城港市| 通州市| 阿图什市| 鹤岗市| 登封市| 河间市| 福泉市| 泗阳县|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