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貿易數據顯示,美國4月出口降幅創新冠疫情以來的最大水平,而進口有所回升,這導致當月貿易逆差達到半年來的最高水平,逆差增幅則為8年最高。
4月總出口下降3.6%,至2490億美元,為2020年4月以來的最大降幅。與此同時,進口增長1.5%,至3236億美元。這導致貿易逆差較3月增加140億美元,增幅為23%,至746億美元。其中,經通脹因素調整后的商品貿易逆差飆升16.5%,至958億美元。
具體來看,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繼續擴大,較3月增加16億美元,至242億美元。在其他主要貿易伙伴中,美國對歐盟、墨西哥、越南的商品貿易逆差分別為173億美元、130億美元、85億美元。
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出口下降表明世界經濟正在放緩,但其進口上升反映出美國的消費者需求仍保持彈性。
美國的貿易條件正在惡化,美元走強和海外需求放緩預計繼續抑制其出口。而經濟學家們預計,除非接下來進口增長的形勢出現逆轉,否則外貿將拖累美國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而鑒于美國國內需求持續強勁,進口逆轉的難度很大。
凱投宏觀首席北美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在一份報告中說,最新的貿易數據將使美國第二季度GDP減少約2.5個百分點。紐約金融市場研究公司FWDBONDS的首席經濟學家Christopher Rupkey認為它將拉低約1個百分點。高盛則據此將第二季度GDP預估數據下調了0.5個百分點。
在今年之前,外貿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對美國的GDP起到拉動作用,今年第一季度的影響轉為中性。美國PNC金融服務集團的高級經濟學家Abbey Omodunbi表示,第二季度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將變為“適度拉低”。
4月美國出口下降3.6%,為三年來最大降幅。下降的品類范圍相對較廣,工業、原材料和消費品出口均下行。包括石油在內的工業用品和材料出口為2021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消費品出口也大幅下降。不過,服務出口增加了2億美元,達到創紀錄的819億美元,主要是受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的提振。
分析人士表示,全球需求放緩是出口下降的原因之一。另外,未來幾個月,美國的出口將面臨更多方面的抑制壓力。最近幾周,美元兌美國主要貿易伙伴貨幣的匯率有所回升,這種趨勢會削弱美國商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影響將在未來幾個月顯現。
紐約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分析師Matthew Martin表示,美元波動對貿易逆差的影響是滯后的,自4月中旬以來貿易加權美元指數就走強,這將進一步對出口構成下行壓力,對進口構成上行壓力。
另外,美國西海岸港口的勞資爭端也帶來負面影響,可能影響未來幾個月的貿易數據。自去年7月以來,從加州到華盛頓州,各個港口有超過2.2萬名碼頭工人一直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作,勞資雙方就新合同的談判一直在進行,時不時的罷工困擾著美國最大的進口樞紐。
6月6日,美國制造商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Jay Timmons呼吁總統拜登介入,“制造商懇請白宮召集談判各方,重新開放美國西海岸的航運門戶。”
在進口方面,增幅最大的是汽車、零部件和手機等消費品,推動消費品進口激增18億美元。這反映了美國對外國相關生產商的依賴程度在加大,同時也意味著,美國的消費市場強勁。另外,工業用品和材料進口也有所增加。
不過,石油進口則降至2021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食品進口也下降至2021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服務進口下降4億美元,至604億美元,主要受運輸和旅游業的拖累。
自去年秋季以來,美國外貿的整體趨勢是進口從創紀錄的高位大幅下降。自一年前達到3480億美元的峰值后,進口一直保持下落水平。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國人購買的商品相對減少,而在服務上的支出增加。另外,美國經濟放緩也抑制了需求。
直到4月的最新數據顯示進口下降趨勢被逆轉。不過,美國財經媒體《市場觀察》認為,考慮到高通脹和利率上升抑制了對消費品的需求,單月進口增加不太可能影響進口整體下降這個主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