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或將成為首個落實輔助生殖進醫保的省份。據遼寧省遼陽市醫保局網站消息,《關于調整遼寧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醫療服務項目目錄的通知》(遼醫?!?023〕33號,簡稱《通知》)顯示,該省明確將有關輔助生殖的醫療服務項目納入生育保險支付。
2023年6月1日,遼陽市醫保局和遼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轉發了《通知》,自7月1日起實施。
其中提出,本次調整215項醫療服務項目的醫保類別,包括將“中醫辨證論治(急診病人)”等2條醫療服務項目新增為醫保甲類;將“專家門診診察費(主任醫師)”等198條醫療服務項目新增為醫保乙類,其中“卵泡刺激素(LH)排卵預測(金標法)”等18條醫療服務項目新增為限生育保險支付。
此前在5月17日,遼寧省醫療保障局在回復網友關于“遼寧省何時將試管嬰兒項目納入醫?!钡淖稍儠r透露,遼寧省已印發通知,將胚胎培養、胚胎移植術等18項輔助生殖項目納入生育保險目錄,擬于7月1日起全省執行。
《通知》要求,醫療服務項目醫保類別分為甲、乙、丙三類,甲類醫療服務項目全額納入醫?;鹬Ц斗秶?,按照有關規定支付費用;乙類醫療服務項目設定個人先行自付比例,由參保人員先行自付一定比例費用后,由統籌基金按有關規定支付費用;丙類醫療服務項目,統籌基金不予支付。統一全省乙類醫療服務項目個人先行自付比例為10%。生育保險支付醫?;鹂芍Ц兜尼t療服務項目費用時,不區分甲、乙類,均按照甲類支付。
將輔助生殖全面納入醫保是近年來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202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希肯國際文化藝術(集團)公司董事長安庭向界面新聞介紹,他將提交《關于“將輔助生殖醫療全面納入社保”的建議》,其中指出,由國家財政部門聯合社保部門牽頭頂層設計,盡快在我國全面整體將輔助生殖的所有內容納入醫保報銷范疇。
安庭介紹,近年來,我國每年人類輔助生殖各項技術類別總周期數超過100萬,出生嬰兒數超過30萬。輔助生殖技術,幫助大量不孕癥群體達成了生育愿望的主要途徑之一。
“輔助生殖技術高昂的治療費用是許多家庭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對于有需求的患者來說,降低治療費用,經濟壓力可以進一步減輕,治療的積極性會有所提高,其生育意愿與行動將得到充分保障?!卑餐ケ硎?。
2022年7月,國家17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要指導地方綜合考慮醫保(含生育保險)基金可承受能力、相關技術規范性等因素,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基金支付范圍。
全國各地也對支持輔助生殖技術做出不同嘗試。2021年,上海、河北、河南、天津、貴州、安徽、陜西、山西等12個省市都發布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2021-2025年)》(簡稱《規劃》)。各省市在《規劃》中表示,要增加人類輔助生殖服務機構的數量。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2年2月21日報道,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衛健委、市人力社保局印發《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其中對體外受精胚胎培養等53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進行了統一定價。在規范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同時,將門診治療中常見的宮腔內人工授精術、體外受精胚胎培養、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涉及人群廣、診療必需、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
北京該項政策原定于2022年3月26日落地,但在3月30日,北京市醫保局回復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相關問題時表示,根據醫療保障待遇清單相關規定,按照國家醫保局要求,北京市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工作暫緩執行。
關于將輔助生殖項目納入醫保,2022年5月,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該局正在指導地方綜合考慮基金可承受能力、相關技術規范性等因素,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納入基金支付范圍。2023年5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施子海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就這一問題表示,國家醫保局已下發文件,指導地方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規定納入醫?;鹬Ц斗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