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戴晶晶
湖南預警應峰度夏期間,全省電力供應存在一定缺口。
6月7日,國家能源局湖南監管辦公室(下稱湖南能監辦)發布的《關于做好迎峰度夏期間湖南電力供應保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指出,今年湖南省迎峰度夏可能出現夏秋連旱,外電不確定性大,預計全省電力供應存在一定缺口。
為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湖南能監辦要求電力企業、電網公司和電力調度機構等主體千方百計提高電力供應能力、發揮市場機制促進電力保供,以及加強信息報送和披露。
《通知》提及,火電企業要做好機組長時間高負荷運行準備,按時保質完成機組檢修,做好電煤采購和儲運,優化配煤摻燒,配合做好電煤中長協簽訂履約監管。
2022年,湖南近九成的本省發電量來自于火力和水力,占比分別為61.4%和27.3%。根據湖南水利廳數據,今年1-5月,湖南全省降雨564毫米,較多年同期偏少11.6%。
這影響了當地的水力發電量。今年1-4月,湖南發電量527.8億千瓦時,同比降3.8%。其中,火力發電量355.2億千瓦時,同比增14.8%,占比67.2%;水力發電量99.7億千瓦時,同比降44.5%。
自去年7月以來,湖南省降雨持續偏少,洞庭湖長時間處于低枯水位,到近期才有所改善。據《湖南日報》6月6日報道,當日,洞庭湖城陵磯(七里山站)實測水位24.55米,結束了長達305天的低枯水位狀態。
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夏季(6月-8月)部分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湖北大部、湖南北部、重慶東部、四川東北部等地降水偏少二成至五成,可能出現區域性氣象干旱。
湖南能監辦要求,電力調度機構加強來水預報,密切關注水庫來水情況,持續深化電水聯調,力爭度夏前蓄滿“一庫水”,最大限度保證水電發電能力。
湖南對外購電的依賴度也較高。
去年,湖南省電力消費量為2236億千瓦時,發電量1659億千瓦時。以此粗略計算,約有四分之一的電來源于外購。
據《人民日報》報道,由于去年來水極枯、三峽來水顯著減少,湖南省全年外購電力11次創新高,電量9次創新高。度夏、度冬最大外購電力分別達1026萬千瓦、1139萬千瓦,同比分別增加71%、40.3%,分別占當日最大負荷25.4%、34.6%。
上述《通知》也提出,要積極爭取外購電,通過多通道實現多省份購電,力爭完成度夏期間晚高峰外購電力1000萬千瓦目標。
湖南省主要通過祁韶特高壓直流、 鄂湘聯絡線等接收外來電力。前者為國內“西電東送”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起甘肅祁連換流站,東至湖南韶山換流站,額定輸電容量800萬千瓦。據新華社報道,去年祁韶特高壓直流全年輸送電量284億千瓦時。
據《湖南日報》報道,去年10月下旬,湖北荊門-湖南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投運,提升湖南供電能力約280萬千瓦。
此外,江西南昌-湖南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已于2021年12月投運,為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工程的配套工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南昌-長沙輸送的電,送端為雅礱江中游水電基地和四川電網,即依賴于四川的水電。今年,四川降水依舊不佳,向外送電將存在壓力。
去年10月,湖南省發改委印發的《湖南省電力支撐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及,要積極推動雅江直流四川送端盡快具備800萬千瓦滿功率送電能力,確保按50%送電能力分電湖南。
《通知》提出,電網企業要配合政府部門做好跨省區電力中長期協議簽訂,充分發揮電力中長期交易 “壓艙石”作用,靈活開展月內增購交易;有效利用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華中省間備用輔助服務交易和應急調度等機制,進一步提升外電保供能力。
《通知》還強調,要優化新型儲能運行方式,充分發揮新型儲能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保供作用。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63萬千瓦,排名全國第四;新增裝機規模50萬千瓦,也排名全國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