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6月7日,東吳基金發布《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宣布公司總經理變更事項。公告稱,李素明于6月6日新任公司總經理并兼任財務負責人。
據悉,李素明曾歷任重慶國際信托、西南證券、紅塔證券,擁有豐富的資管經驗。李素明于2021年離任紅塔證券總裁,此后一直沒有任職消息。此番新任命,引發市場關注。
東吳基金成立于2004年,15年來共經歷過四任總經理,分別是徐建平、任少華、王炯和鄧暉。
李素明上任前,總經理職位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軍代任,上一任總經理鄧暉于2022年12月離任。
鄧暉原任長江證券總裁,2019年11月,選擇從券商跨界到公募。東吳基金在鄧暉任職3年期間,管理規模和產品線有一定增長,但是明顯出現掉隊。數據顯示,2020年東吳基金公募管理總規模為154.69億元,較2019年底小幅縮水。截至2022年鄧暉離任,公司公募管理規模達到242.41億元。管理基金數量達34只,增加了8只。而公司的規模排名由2019年的第80名掉到了2022年的97名。

2019年東吳基金凈利潤為-9532.21萬元,處于極度虧損狀態。2020年凈利潤轉正,2021年凈利潤達1694.96萬元,同比增長高達99.33%。
"老將"鄧暉離任,東吳基金還面臨著當下小型基金共同面臨的困局。自鄧暉離任后,截至今年上半年,東吳基金今年并沒有發新基金,管理規模較2022年底242.41億元出現下降,當前規模為228.41億元。然而,同為券商系公募基金,在東吳基金之后成立的安信基金和平安基金規模已超千億。
此外,東吳基金旗下產品業績欠佳,權益類產品收益不甚理想。
東吳基金旗下共有34只產品(僅篩選初始基金),除去3只成立不足一年,近一年31只中僅有11只取得正收益,其余20只收益為負,皆為主動權益類基金。東吳旗下權益類產品總共23只,幾近“全軍覆沒”,甚至有跌破40%的,東吳新經濟A收益率為-40.85%,東吳安享量化A收益率為-29.88%,東吳配置優化A收益率為-29.20%,虧損超過25%。
3只正收益產品中,目前表現最亮眼的是東吳移動互聯A,近一年收益類17.03%,近半年收益率38.59%。該基金一季度增持了TMT板塊,跟上了行情,因此短期收益顯著,后市業績還待觀察。
東吳基金再陷入困局,“新帥”李素明與鄧暉一樣,也是由券商跨界公募。當下公募基金“馬太效應”明顯,行業在前幾年突飛猛進后已經回到冷靜期,對老將李素明來講,是機遇也是挑戰。
界面新聞記者對此采訪了東吳基金,公司人員稱,以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