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喬遇
香料供應商格林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格林生物)撤單兩年后再度遞交創業板上市申請,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由財通證券變更為長江證券。
據招股書披露,格林生物是寶潔(P&G)及全球前五大香料公司奇華頓(Givaudan)、芬美意(Firmen)、國際香精香料公司(IFF)、德之馨(Symrise)的供應商之一。前述全球五大香料公司多為Dior、寶格麗、香奈兒等大牌香水供應商,因此,格林生物算得上是大牌香水的間接供應商。
格林生物主營業務為生物源香料和全合成香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形成了松節油、柏木油和全合成香料三個產品系列。報告期(2020年至2022年)公司業績一度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結合前次招股書披露業績發現,公司收入、凈利潤也曾出現大幅下滑。不僅如此,兩版招股書中格林生物的毛利率均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格林生物的議價能力幾何?
本次IPO,格林生物募投資金及擬投入項目發生較大變化。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兩次IPO報告期公司已連續現金分紅1.69億元,此次IPO卻擬募1.06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抽中現場檢查后撤單,大股東“提前撤退”
格林生物算不上申報上市的新面孔,公司曾在2020年12月第一次遞交創業板上市申請書,但卻在受理不到兩個月“匆忙”撤回。
據了解,中國證券業協會在2021年1月31日組織了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名單第二十八次抽簽儀式,而抽查名單中剛好有格林生物的名字。
或是對保薦機構工作不太“滿意”,撤回創業板上市申請后,時隔兩年再度遞表時格林生物的保薦機構已由財通證券變更為長江證券。
不過,還未等格林生物上市,公司多位大股東就“提前撤退”。
據招股書披露,山東海科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山東海科)原系格林生物報告期初(2020年)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3.40%,僅次于實控人陸文聰36.11%的持股比例。格林生物于2018年1月引入新股東山東海科,彼時格林生物及股東陸文聰、陳東霞、陳家德、胡建良、高峰、洪感明、葉劍飛、陳偉琴、方銘、徐平、葉國平簽訂了《格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協議》。
在該協議中,山東海科與陸文聰、陳東霞、陳家德三名創始人約定了回售權等涉及對賭性質的條款安排,然而,山東海科卻在上市前夕(2022年2月)將其所持公司股份全部轉讓給福州啟光和福建啟創,實現退出。
除此之外,2010年均分別持有格林生物8.33%的股東杭州靈峰賽伯樂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賽伯樂)、杭州錢江中小企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錢江創投)也都選擇退出。其中賽伯樂于2018年10月通過股權轉讓實現全部退出。
另2010年持有公司2.50%股份的杭州恒富通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恒富通)也于2018年10月通過股權轉讓實現全部退出。
本次發行前,格林生物共有16名股東,11名為自然人股東控股股東,其中8名自然人股東同時也在公司任職。陸文聰直接持有公司36.11%的股份,系格林生物董事長,同時也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顯示,陸文聰系1942年11月生人,1968年12月畢業于原杭州大學化學系,高級工程師職稱,今年已81歲。
增收不增利,議價能力幾何?
從兩次遞交招股書的報告期業績表現看,2017年至2019年,格林生物營業收入分別為4.21億元、5.15億元和5.6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058.22萬元、4182.06萬元和7167.80萬元。
2020年至2022年(報告期),格林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40億元、5.94億元和6.3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442.96萬元、4074.14萬元和6813.69萬元。
單從報告期看,格林生物業績穩步向上,但若聯系起來可以看到,2020年公司收入同比下滑4.76%,凈利潤同比下滑10.11%。雖然2021年收入有所恢復,但增收不增利,公司凈利潤不升反降,較2020年再次下滑36.77%。但由于2019年、2020年并未在同一報告期內,而是剛好分別在兩份招股書中,因此格林生物并未對此進行解釋。


業務上,格林生物的主營業務為生物源香料和全合成香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生物源香料包括松節油系列和柏木油系列,2020年,公司松節油系列收入從2019年的2.04億元下滑至1.94億元;全合成香料收入也同比下滑8.05%,是造成該年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相較于收入,格林生物的凈利潤波動較大。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22年公司期間費用并未出現大幅波動,因此公司凈利潤波動與毛利波動關聯性較大。
2017年至2019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5.14%、23.82%和28.52%,整體呈小幅增長趨勢,2020年開始下滑至26.46%,2021年大幅下滑至20.18%,截至2022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23.97%,有所回升但仍難及2019年。
具體來看,格林生物柏木油系列產品2019年毛利率為22.90%,2020年下滑至19.12%。根據公司首次遞交的招股書,2020年1-6月格林生物的柏木油系列毛利率為21.08%,下滑程度還不明顯。
公司表示:2020年1-6月柏木油系列產品主要原材料杉木烯、粗醚價格下降,平均銷售成本下降3.44%,但平均銷售單價卻下滑5.67%,高于平均銷售成本降福,系受到市場供需及協商議價等因素影響。
2021年,柏木油系列產品毛利率再次大幅下滑6.65個百分點至12.47%。據悉,在柏木油系列產品平均單位成本上漲3.73%的情況下,銷售均價反而下滑4.15%。格林生物稱,公司當年柏木油外銷美元定價與上年基本相當,又因2021年人民幣兌美元整體升值,因此產品均價出現下滑。
但在柏木油系列單位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公司也并未上調柏木油系列外銷美元定價。
首次披露招股書顯示,格林生物與主要客戶采用簽訂框架協議定價的方式,約定未來半年或一年產品價格,到期后將根據成本變動情況與客戶重新協商簽訂協議,因而銷售成本與銷售價格聯動性較弱。但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遞交的招股書未對此進行說明。
此外,格林生物此次選擇的同行業可比公司也與前次有所不同。2020年12月遞交的招股書中,格林生物在對比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時選擇的是愛普股份(603020.SH)、科思股份(300856.SZ)、華業香料(300886.SZ)、亞香股份(創業板在審)四家,四家同行業可比公司2017年至2019年毛利率平均值為29.05%、29.89%和33.96%,遠超格林生物25.06%、23.59%和28.43%的毛利率。
本次遞交招股書新增了萬香科技(創業板終止審核)、新化股份(603867.SH)、和新和成(002001.SZ)三家,新增后2020年至2022年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分別為32.25%、26.87%和30.28%,同樣遠超格林生物對應26.60%、20.37%和24.41%的毛利率。
募投項目變動,上市前夕連續分紅
本次上市,格林生物的募投項目也發生了變動。募集資金從前次的3.35億元增加至3.75億元,募投項目從年產5182噸高級香料改造升級及新增年產3500噸高級香料項目、企業研究院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變更為年產6800噸高級香料項目、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對于第一大募投項目的變動,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已對現有年產5182噸香料產能進行改造升級,并新增年產3500噸高級香料精餾產能,同時公司子公司金塘生物在投資建設年產6800噸高級香料產能,隨著該項目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銷售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日常營運資金需求也將隨之提升。
對于企業研究院項目變更為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公司未進行解釋。據兩次披露的招股書對比,企業研究院項目擬新建一個研發試驗車間,用于考察新產品及工藝非成熟產品規模放大后的反應規律、產品穩定性,為新產品產業化做準備。
然而,此次遞交的招股書中卻對“研發試驗車間”只字未提,研發中心下所設研發一部、研發二部和實驗室與第一次遞交招股書也完全一致。
而變更后的募投項目——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則擬在格林生物現有廠區地塊上新增智能供電系統、智能變頻控制冷凍機、冷水機、智能電力儲能系統等節能設備,通過工藝技術、設備智能化,進行產品生產智能化提升建設、循環水塔建設、加氫設備改造、其他設備技改等提升改進,同時引入信息化提升(安全、設備)系統等“智能工廠”項目。
此外,兩次上市公司均提到擬使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但兩次上市前公司均進行大額現金分紅。首次IPO時,公司2018年、2019年連續現金分紅5000萬元、3000萬元;本次IPO,公司于2021年、2022年再次連續現金分紅900萬元、8000萬元。